过两天就要高考了,小琳妈妈焦虑不已,这几天也吃不好,睡不香。问她为什么会这样,她说:“孩子从小在我身边长大,从来没有单独出门过,她性格又内向,交际能力也不行,这次去县城考试,中午她知道去哪吃饭吗?吃饱饭要去哪里休息呢?”看着小琳妈妈一脸担心的样子,真是替她感到悲哀。孩子从小娇生惯养,热了怕她烫着,冷了怕她凉着。小琳从小就不用做一丁点家务活,回到家里只管学习,写作业。其它一切事务都是妈妈安排好的。从小到大,小琳几乎没有单独出去过,平时去哪里都是坐爸爸的车去的,一家人行动,她只负责吃就行了。
每天放学一回家,小琳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作业,妈妈还甚是得意,在亲戚朋友面前直夸女儿听话、懂事,从来不用她操心学习上的事。殊不知,这种育儿思想,看似是父母对儿女的关心,实则是让儿女以后的人生之路更加艰难。我相信,这种育儿思想的父母大有人在,孩子以前在父母身边,有父母的庇护还感觉不到什么,现在孩子慢慢地长大了,要独自去面对社会了,想着现在的社会这么复杂,做父母的才感觉心慌了。但这时候是不是有点晚了?孩子的翅膀没有经过飞翔的锻炼,没有经历风雨的洗礼,突然面对这汹涌的社会,真是会手足无措,欲哭无泪的。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是家庭的镜子:如同滴水可以映太阳一样,孩子的身上反映着父母的品德。学校和家长的任务,是赋予每个孩子以幸福。幸福是多方面的:它既在于人的才能得到发挥,热衷于劳动并在其中成为创造者;也在于能欣赏周围世界的美,并为他人创造美;还在于爱别人并被别人爱,把孩子培育成真正的人。教师们只有和家长同心协力,才能赋予孩子们以巨大的、人的幸福。父母对孩子的培养不敢放手,过于包办,孩子从小得不到锻炼,独立生活能力、与同伴沟通交流的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孩子面对这个社会,心理上会产生胆怯、孤独、自卑的心理,这必将影响孩子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帕夫雷什中学从学龄前期的儿童就开始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孩子们在劳动中培养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品质,每周都要去森林里旅行,观察大自然中动植物的变化,每个家庭都跟学校紧密配合,按照学校的要求在培养孩子方面做好辅助工作。
一个没有自己的思想的孩子是不会有什么大的成就的,因为他们无法创新、不敢反驳,而新事物的发生就是需要不断的创新。如果家长只知道让孩子一味地读书,按部就班地去做,那么这样的孩子只会失去他的思考判断力。社会上需要的人才,不但要高成绩,而且还需要各方面都优秀的人才。知识最后还是要为实践所铺垫的。中国家长要从焦虑成绩迁移到焦虑能力上去,孩子从小各种能力的培养才是王道,是雄鹰最终是要飞上蓝天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