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这浩瀚的天地中,应该怎样活着呢?顺从父母给的道路,沿期待而上,还是摆脱命运,做自己呢?
《无声告白》似乎给了我答案。
美国——这片鼓吹人人生而平等的土地上,有他们和她们。
他们叫詹姆斯•李,美籍华人,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的外表和周围的人非常不同,觉得自己很显眼,并且因此活得很累、不知所措——尤其在他们内心深处觉得自己属于这个社群,但别人却不这么想的时候。因此他最想融入人群,想依靠白人妻子进入主流社会,他活得很累。
她们叫玛丽琳,女权主义者,母亲是家政课老师,希望他们的生活只有丈夫、厨房和孩子,母亲有种族歧视,不允许女儿嫁给黄种人。然而她最希望与众不同,不顾母亲的劝阻,嫁给詹姆斯,从此断了医生梦,她的生命不能说是自由。
世界上有三种笨鸟,第一种先飞,第二种不飞,第三种下个蛋,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詹姆斯和马玲玲是第三种。
他们下了三个蛋。
内斯是家里的长子,却一直倍受父母的冷落。他是最恨妹妹莉迪亚的,因为她是家中这个宇宙的核心,父母对妹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却连他想吃水煮蛋这样小小的要求都会忘记。他是最爱莉迪亚的,因为他懂莉迪亚的苦衷,他引导她妹妹不要跌进生活的漩涡。正是因为儿时便尝透生命的苦涩,内斯爱上了天文,做着遥不可及的宇宙梦想,要逃离家庭的漩涡,他成功考上了哈佛大学,他的生命是成功的,但是如果他能选择,我相信他更愿意自己的生命是有被爱的温存的。
莉迪亚长得最像母亲,她有蓝色的眼睛。父母最爱她,她也爱父母,但这份爱太沉重,沉重到已经负担不起,沉重到因爱生怨,因怨生恨。五岁的莉迪亚因母亲出走而感到害怕,于是一味顺从、顺从。父亲母亲把成为受欢迎的人,成为独立优秀女性的梦想都强加到女儿身上,而她假装一切都好。生活是酷刑,鞭打着她渴望自由和真实的灵魂,让他喘不过气来,这才有了小说开篇的死亡。
第三个蛋汉娜显然是多余的,因为家里已经有莉迪亚了。她从安静的婴儿成长为善于察言观色的小孩:他喜欢躲在柜子里,还有沙发后面,桌布底下,退出我家人的视野和脑海,从而确保家中的领土划分不会出现丝毫的变动。这个孩子是多么可怜啊,他从未得到爱的滋润,也不被任何人所在意。但是小小的、怯怯地汉娜却是最细心的,她以一个孩子的视角洞穿了一切,他知道一切的真相,但是没人关心他知道些什么。她的生命是悲哀的。
我们发现,无论是玛丽琳的叛逆,还是莉迪亚的顺从都没有造就好的结局。我想,封面上那句“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摆脱,而在于寻找。寻找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要和父母、和兄弟姐妹商量,语言能带给人们理解、包容和前行的动力。自己的梦想是一个大方向,而他人的期待能帮你修正小方向。没有大方向,何来小方向,没有自我,何谈其它呢?
告白无声需用心感受,而生命有声,是释放的自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