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作家文学梦
王安石很经典的一首诗,饱含人生至理,心累时读读,会豁达很多

王安石很经典的一首诗,饱含人生至理,心累时读读,会豁达很多

作者: 慢慢趣说 | 来源:发表于2020-06-11 16:25 被阅读0次

    几天前,一部《清平乐》的热播又再一次点燃了国人心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热情,让人们再一次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尤其是,当那些总是出现在书本中的历史人物,身着宽衣长袖,飘逸含蓄地出现在镜头中时,很多观众的心跳仿佛要停止一样,瞬间凝固了。

    这种心情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一言以概之,“惊艳”!难怪,英国史学家汤恩比曾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中,王安石无疑是最另类的一个。为了改革,他以一身之力对抗整个世界,不惜与朋友亲人决裂。

    然而,他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孤独一生,无人理解。到宋哲宗继位时,他的新法几乎被全面废除。风云变幻,宦海沉浮,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在金陵,王安石度过了一生中最安稳最宁静的岁月,也写下了不少享誉文坛的诗作。

    比如,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这首《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这是王安石众多诗作中很经典的一首诗,饱含人生至理,心累时读读,会豁达很多。它秉承了宋人爱用典故的传统,然而却十分精妙。读者即使不知道典故的内容,也并不妨碍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作题目中的“湖阴先生”叫杨德逢,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时的邻居和朋友。

    整首诗熔写景与写人于一炉,借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赞扬了湖阴先生勤俭、雅洁以及热爱自然山水的高洁品性和情趣。然而,在这些看似写景的语言中,却包含了很多人生至理,值得读者们反复品读。尤其是在心烦气躁的时候读读,心情会开朗很多。

    诗作首联“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是写庭院的景致。庭院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而“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这两句诗从字面上很好理解,然而透过字面,人们还有了更多的领悟:“茅檐”一词,说明湖阴先生所住的居所很简陋,与“净”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世俗眼中,一个人物质贫穷,生活必然也会过得一塌糊涂。而一个人为生计所迫,过得心力交瘁时,更是无法顾及周遭居住环境的整洁干净。于是,“贫穷”、“不顺”、“辛苦”便总是会与脏、乱、差联系在一起。然而,王安石这两句诗却告诉人们:就算你现在过得很糟糕,你也应该努力保持干净整洁的良好生活习惯。

    至少,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会让自己看上去不那么糟糕,心情也会舒畅很多。然而,当人们受生活所迫,感到心累时,仅仅保持生活环境的干净整洁,还远远不够。此时,努力保持内心的“干净整洁”才是走出目前困境最重要的因素。而这一点,就是诗作后两联所要表达的深意。

    诗作后一联“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是整首诗流传千古的名句,写湖阴先生所住环境的自然之美。这一联将山水拟人化,写小溪弯弯曲曲,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山峦重叠奔放,远远地就将一片绿色送到人们的眼前。“绕”和“护”,既写出了流水的曲折,又写出了流水的温柔多情,就像母亲护着孩子一样。

    而一个“送”字,更是言简意深。一开门,山峦就“送”到人的眼前,仿佛扑向庭院而来。这不仅说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湖阴先生家的对面,伸手可及,还说明山色很深,让人一开门就被它吸引了过去。这句描写,新鲜而生动,具有极强的画面感,堪称经典。

    不过,细细品味之下,我们更能够感受到湖阴先生对自然山水的热爱。诗作第二联,表面是写自然山水如此有情,其实是写主人十分爱好自然山水。正因为如此,自然山水也对主人产生爱恋,呵护着主人耕种的田地,为主人送来秀丽的风光。真是人美、景美、情美!

    湖阴先生人品高洁、极富生活情趣。他所居的地方为“茅檐”,可以说简陋不堪。然而,他不仅“长扫”,还让庭院“花木成畦”。由此可见他是一个清净脱俗,朴实勤劳的人;这样的人,不畏世俗名利所累,徜徉于山水之间,欣赏自然的美,所以便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

    其实,当一个人身处困境,感到无比心累时,更加需要注重外在和内在的“干净整洁”。试想:一个身心疲惫的人,如果整日生活在一个脏乱不堪的环境中,又如何能早日走出困境?一个被世俗名利捆绑的心灵,装满了各种肮脏的阴谋算计,又如何能领略到自然山水的美丽多情?

    (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安石很经典的一首诗,饱含人生至理,心累时读读,会豁达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fc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