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代人的小时候,大都大杂院、低矮窄小平房里长大,那时候还缺少对入住高楼大厦的起码想象。那个时候还没有自来水管入户,卫生间什么的更是不可能,好几十户人家用一个公用水管,家家户户取水都要走好几十米路,靠桶、盆、甚至锅提、端回家。需要洗个被子、衣服啥的,通常好几家人聚集一起,等待着水龙头里的细水长流,急都急得死人的那种。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0beb1e562d28049c.jpeg)
原生家庭变化始于改革开放之后了吧,先旧房改造,把水龙头接到了家里、把天然气管接到了家,一下就感觉方便好多,幸福感也随之而来。再往后大概九十年代中期前后吧,开始了单位集资建房,一年多以后就搬进了多层楼房。水电气自然成为标配,电视光纤线路、电话线路也相继接入家庭,那个时候的幸福感真是爆了棚。记得我的老母亲那时快八十岁了,逢人便说“现在的日子好得不得了,以往根本就不敢想象,一定要好好珍惜八辈子修来的福分。”如今又是二十年、三十年过去了,那时感觉不得了的幸福感,现在早就习以为常。尤其是年轻一代,根本难以想象上辈人过的日子,自以为现在的生活模样,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没啥值得大惊小怪?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7995ff13a2a5197a.jpeg)
来到东北澳以后,我们又住进了平房,几年之后才搬进小二层。这是不是有点昔日回归的感觉?不过这平房、这低楼,却不同于那个时候了。比诸习惯居住的高楼大厦,反倒多了接着地气的特殊感觉,有了地广人稀条件下、才能够拥有的奢侈。其实在满足了对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状况下,住的房屋高低、宽窄、甚至房屋内物件的奢华程度,并不能够持久决定人的幸福感。真正的幸福感还是源于每个人的内心,源于对当下拥有生活的客观理解和认知,来源于知足者常乐的素常心态。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b5992b339c2ae9ff.jpe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