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张大爷家的小卖部里来了一位穿着打扮时髦的“大客户”。他点名要张大爷店里最名贵的烟酒,并且还说的有模有样。
等到结账的时候,张大爷犯了难。因为像农村的这种小卖部,不像城市里有那种比较先进的收款设备,再加上张大爷年纪大了,一时对于这么多钱怎么支付也不太会有什么办法。张大爷有些犯难,觉得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此时,买东西的人倒是自告奋勇,当时便拿出一个所谓的“收款机”来,上面还清楚的显示出来刚才买的烟酒的数额,并且当他输入这些数字,也带有读音功能,当张大爷故意听到这些,觉得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好像钱已经是收到了,于是便放心的让这个人把自己店里面的烟酒都拿走了。
结果,等到晚上结账,张大爷这才回过闷来。原来,那个人拿出来的不过就是一个所谓的带语言播报功能的设备,当时这个人在上面输入任意数字,但是并不是实际上的钱款,嫌疑人就是利用农村人对于支付设备并不熟悉这一特点,频频作案。
还有一种方式,也是比较隐蔽,比较不容易让人觉察。今年六十多岁的李大爷也是独自经营着一家小卖部,日子过得还算可以。不过就在几天前,小卖部里面来了几个人,想要买东西。当时由于对方说要用手机支付,而李大爷恰恰不太会使用,对方还主动提出帮助李大爷操作一下的申请。当时也就是几分钟,当时也只有几分钟,因此谁也没有产生怀疑。
直到几个月后,李大爷才渐渐绝出来事情有些不对劲。自己的手机上时不时的就会收到一些莫名的消费提醒,虽然说金额不是太多,但是确定不是自己花的,而自己也从来没有在网上买东西的习惯。当他把这些账单叠加起来,竟然已经达到五千多元。
事后,李大爷将所有怀疑的人都排查了一遍,最后终于找到了可疑的人。就是几个帮李大爷弄过手机的人,他们借着帮李大爷弄手机的功夫,名义上是在“支付”,实际上修改套用了李大爷手机上支付密码,这样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他们便刷走了李大爷手机里面的五千多元,为了不被他发现,每次的金额都不是很大,然而天网恢恢,他们所做的一切,终究难逃惩罚。
这些小偷的伎俩看上去都不是特别高明,他们也只是针对于那种防范意识不高,识别能力有限的老年人作案。因此,只要我们的宣传足够到位,相信这种情况的骗术,到哪里都会无处遁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