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上班这点事儿
换新工作,如何快速跟70、80、90后融为一片

换新工作,如何快速跟70、80、90后融为一片

作者: 三哥tata | 来源:发表于2018-04-04 13:21 被阅读0次

“职场混,情商比智商似乎更珍贵。”同事感慨,疲于应对各种人际关系,心好累。

今日结合最近读书《自品牌》,来聊聊媒体圈的“与人相处”之道。这可能是新陈代谢速度最快的一个圈子,有来自不同时代的人,60、70后坐居最顶端,75、80后是中坚,90、95后占绝大多数。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独特的文化、沟通风格、价值观、需求及目标。

第一步、分门别类,我们从认识不同时代族群的特征开始

60、70后这个群体有绝对的实力和资本,要么在单位或者公司位居权职,要么是那种混迹等待退休者,这一群体,讲政治、重规矩,把办公室当家,偶尔还要“话一话当年”,觉得晚辈不努力工作,就是不务正业,恨不得每个人都可以像他们一样,对单位死心塌地,对工作肝脑涂地。

我所在的部门领导,就是个不折不扣的嗜工作如命族,上班来得比谁都早,下班走得比谁都晚,感觉他老人家在家待的时间每天可能不足7个小时,这7个小时也许还只是睡觉时间。有时候周末收到领导喊我们去办公室讨论工作,我的内心真是崩溃的,真想拒绝加班。微博上说:“别不好意思拒绝别人,反正那些好意思为难你的人都不是什么好人。”我还没得这吐槽的豹子胆,崩溃归崩溃,脚步还是要跟着领导坚定地走。

75后也逐渐走上职场中层或者高层管理,他们需要等待60、70后逐渐退休,才能有晋升的可能。当然,75后中间的一部分人在职场上已混得风生水起,还有一部分在升职道路上遇到阻碍,他们都在寻找能够替他们站台的60、70后。

顺风顺水的75后成熟、睿智,有活力,在他们眼中:“工作是幸福的,我们所做的工作,多少人想做,做不上?那个谁,后悔了吧,辞职了又能怎么样?这么点苦都吃不得,这点委屈都受不了,还能做什么事业……还是某某某优秀……”暂无晋升可能的70后则是人前人后一个模样,人前低眉顺眼,私下里则看谁都不太顺眼,倍觉得明明自己能力有,却没受重要,只好怨“苍天”瞎了眼。

80后中的大部分人,比70后思想要OPEN一点,要自由、要挣脱束缚、要诗和远方,本也是反叛传统价值观、精力充沛积极活跃的一群人,但随着年纪递进、经验增加,再加上来自家庭、单位、社会等方面影响,开始变得老套、保守和安于现状。

媒体圈的80后尤甚,属于汉堡包中间的那一层,受双面夹击最严重的一群,一方面要在领导面前表现好,争取方案创意得到PASS;另一方面又要跟同事处好关系,个个都是人精,无论是智慧还是心胸,还是真胸……只能尽己所能,不恐惧、不后退、不丢饭碗。

90、95后已经在职场崭露头角,有的已经成为某个领域的骨干力量,还有的则处于实习阶段或者初级职位。他们这一批人中的大多数,思维活跃,具有进取精神、充满干劲,希望被认可、被关注,但也似乎比任何一个时代的族群更希望一劳永逸。

如果说媒体圈的80后逐渐被价值驱动,那么90后可能绝大多数是受兴趣驱动。这是一个时尚、艺术、设计、娱乐、公益、慈善事业将会全面爆发的时代,90后选择生活方式,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并且以之定义自我身份,再通过消费和创造进行二次表达。他们渴望与伦敦和巴黎的设计师在国际巅峰的舞台上同台竞技,孜孜不倦地再全球范围内寻找最契合的价值观与合作伙伴。80后可以忍受嬉皮笑脸与权力中心保持联系,而90后则是可能通过自身喜好确定要不要“鸟你”,愿意“鸟你”,你说的一切都是真理;不愿意“鸟你”,你所做的一切“我TM才不CARE”。

以上是对不同时代族群的一个基本概括,职场上我们不可能找得到完全一致的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但是找到和自己拥有类似世界观、哪怕是不同年代的人一起工作,还是会让我们职场之路相对容易一些

第二步、从气味相投或者最被忽视的人入手,建立“打入朋友圈”的交集线

寻找气味相投的对象,这类人一般凭第六感寻找,完全没有缘由解释的相信。对那个初次印象比较的人,放下戒备,与人为善,极有可能成为你的贵人。其实我刚入新部门时,并不受人待见,我要顶替的那个人还没走,同事基本上各有各的固定圈子,并不太愿意接受新人进入。甚至领导都没有想好到底该把我安排到哪个岗位,后来决定让那个我要顶替的同事做我的“师傅”,教我如何工作。

也挺难为那位同事的。刚去的那几天,其实我内心也是崩溃的,虽然是自己向往已久的大楼,但自己有时候也觉得,画面就像《未生》里的张格莱重演,遇到一些困扰和问题,上班如坐针毡。待了几天,机缘巧合,遇到脾性还比较相投的另一同事,也算是每天工作的一点亮色。心情才稍稍变暖起来。

还有一点,如果找不到气味相投的朋友,也许可以去试试那些“边缘化”的同事,比如最被同事不看在眼里的同事,他们内心更需要有人聆听,工作时与他们多沟通交流,也能帮助到你了解整个部门的状况。聊得多了,自然会有各种惊喜。

这是最初印象建立,并不一定会成为你真正的同事朋友。也许与人接触久了,发现有更值得亲近的人,这些都是自己在认真工作中逐渐去体会的。不着急,一切慢慢来。

第三步,还是要主动地向你值得学习的同事、领导请教,虚心一点。

当你发现某人拥有你想要学习的技能与经验时,可以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向他请教,最好的接触方式应该是直接的。例如:“我希望学习有关摄影摄像方面的知识,你能帮我吗?”“你能让我参与公司品牌管理方面的工作吗?”这种求助非常有效。

因为人或多或少有一种愿意受崇拜的心态。新人入职场,嘴巴甜一点,笑容多一点,不必那么尖锐,适当收敛一点,总不是坏事。

如果对方愿意教你,就当时自己走运。如果被拒绝,那也不用气馁,毕竟谁都没有非得帮我们的义务。不过,进入公司内部关系网,还是得寻找一位或者多位精神导师,那种你愿意尊重,愿意跟着学习、愿意帮他承担更多任务的人,即时属于你的精神导师不二人选。

一般来说,导师是公司的高层。他们知道公司的发展方向,知道公司的运作方式,他们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智慧,知道你该去做什么事以及什么时候去做。辅导的过程是你与导师建立关系的过程。当他在辅导你的同时,不要忽视自己能给导师带来的价值,你也应该尽可能多地去帮助你的导师。

辅导关系应该不断延伸,你要常常反馈自己的情况给导师,并努力通过自己的成长和提升让导师的形象变得更高大。如果你让导师失望,也就失去了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

第四步,进入新环境,多听永远比多说要实际、有用得多。

不能光等着别人对你感兴趣,走到你面前向你伸出手,要主动去和别人接触。当我们想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时,通常可以从这样的问题入手:

1.你现在主要负责哪一方面的工作?

2.在哪里上的大学?

3.在这里待了多久?

4.你是怎么进入这个行业的?

从中会得到很多信息,可以作为进一步与对方深入联系的基础。与人建立关系的机会无处不在,从办公室到公司食堂,几乎每天都可以适当拓展一下自己的人际关系网络,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遇到的哪些人会给你的事业带来帮助。

如果可能,甚至还可以给办公室购买一些绿植,如果是大办公室,就给“邻居同事”也选一个盆栽吧,花不了几块钱,植物总是能给人带来好心情。也能融洽与他人的关系。

最后,就是“既来之,则安之。”如果是自己喜欢的领域,是自己喜欢的公司,尽可能地让自己变得勤快一点,偶尔也可以参加下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专业性活动,包括培训课程、行业峰会、创建一个行业公众号、为其他公众号写文章、成为行业论坛的积极分子、寻求公开演讲的机会、举办分享会等等。

芒果在这一点上,比较吸引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学习会。唯一的坏处,就是听完,总觉得自己好落伍,与人差距好大。但是也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家伙。说不定,就成了盆友。

不管怎么样,路是自己选择的,给自己列一个计划,看哪些资源,是可以充分积累的,哪些困难,是可以咬牙克服的。列个工作计划表,一点一点来处理。相信拨云见日的那一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换新工作,如何快速跟70、80、90后融为一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hp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