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都是工作狂、80后拒绝加班、90后拒绝上班,00后说:80后的老人真老土……
如何能让几代人没有代沟地、愉快地聊天?聊聊各自的童年?
翻来想去,也只有中国老动画片,才能填平几代人之间的深沟。
小学僧解读中国老动画第九期要聊的这位前辈,曾经缔造了动画电影“中国学派”,拍摄了世界上首部水墨动画片,让中国的“小蝌蚪”震惊动画界!《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我们的童年,都有他画的色彩!
他就是上海美影厂首任厂长——特伟
据说,特伟曾在美影厂立下不成文的规定:
“一不模仿别人,二不重复自己”。
也是这位前辈,
让中国的几代人有了能共同回忆的童年。
大卫·罗是谁?那个曾用漫画讽刺得希特勒各种抓狂、经常“恶搞”丘吉尔、第一位因为漫画成就而获得英王室加封爵士的新西兰伟大的漫画家。
在开创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水墨动画之前,对国际时事漫画感兴趣、二十多岁的特伟受到侄子盛家伦的启发,学习模仿大卫·罗的风格。
很快,特伟就有了“中国的大卫·罗”的名号。然而这个名号并没有让他感到兴奋,用特伟自己的话讲:“变成负担、苦恼,跳不出模仿的坑”。纵观特伟创作的一生,这个“模仿的名号”是他日后力主创立具有中国自己文化色彩动画片的重要动因。
1915年在上海弄堂里出生的特伟,从小便喜欢画画,但因家境贫困,只念到初二便回家了。邻居大哥介绍他到广告社当学徒。没几个月,特伟便从学徒升职为绘图员,工资也从七块五涨到了三十块。
遗憾的是,因为他总在上班的时候偷画漫画,后来就被老板以自由散漫的理由辞退。
在那个诞生了叶浅予《王先生和小陈》、张乐平《三毛流浪记》漫画的年代,特伟也希望能够像他们一样靠画漫画出人头地。
现实很残酷,起初给报社投稿,画几张退几张,后来终于有一张发表了——像豆腐干大小。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特伟参加上海漫画抗敌协会,先后在南京、桂林、香港等地举行抗日漫画展览,用画笔打鬼子。也正是这个时候,特伟在重庆出版了两本自己的漫画集。
建国初,特伟被文化部派往东北,在长春电影制片厂负责组建美术组。1950年,在特伟的建议下,美术组迁往了当年万氏兄弟创作《铁扇公主》等中国早期动画片、艺术人才储备更深厚的上海。
1957年,后来在国际动画舞台上大放异彩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诞生,特伟成为第一任厂长。
曾于1956年获得第七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奖、中国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被当时的评委误认为是前苏联作品。这让当时主持上美厂工作的特伟,对举国上下皆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模式顿失好感。
经历过“中国的大卫·罗”苦恼的特伟,不希望刚起步的中国动画又成为“中国的苏联谁谁谁”。
《骄傲的将军》,成为摆脱前苏联模式的一个机会。1955年,特伟和他的同事为拍摄《骄傲的将军》,用一年的时间,赴河北、山东等地实地探访并搜集古建筑、雕刻及书画等素材资料……
特伟指导《骄傲的将军》人物形象也正是这样的努力,让这部作品呈现出于现在看来,有各种深藏不露的传统文化,鸟兽鱼虫背后的文化隐喻,教科书般的中国风画面,制作考究的古代建筑、唱念做打的京剧艺术……属于中国文化色彩的内容。
“完全中国题材,从造型到表演,到整个动画的风格,都可以搞的完全是中国民族的东西。这一点,在大家的脑子里扎了根。”
——原上美厂导演钱运达
后来特伟带着《骄傲的将军》去捷克播放,看过这个片子的捷克同行,对正在那里学习的钱运达说:“你用不着学了,你们片子搞的这么好,你可以回去了。”
“边喝、边聊、边抽烟,像神仙一样。”这是特伟对当时上美厂“头脑风暴”——神仙会的描述,中国动画史上巅峰之作——水墨动画的最初设想,便是从这里“脑暴”产生的。
传统动画制作技术以线条结构为主,单线平涂在透明薄片的正面勾线、反面上色,然后按电影胶片24格逐格拍摄。而中国的水墨画要在吸水性很强的宣纸上。不靠线条,通过墨色的浓淡虚实来表现对象。如果将水墨与动画结合,就需要突破原有的绘制工艺,没有轮廓线,自然渲染。
“常规做法都是单线平涂,之前的迪士尼都是这么做的。”
——特伟
很多人都不看好水墨动画能够成功,特伟带着他的同事进行最初的实验:“在一条胶片上,搞了一个青蛙跳水的动作”。1960年,由特伟导演,中国动画史上第一部、带有实验性质的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诞生。
因为是第一部,所以创作时,在诸如“小蝌蚪水中是怎么游的”等一系列细节均存在很大争论,这其中还存在“走老路模仿”的问题。“在没有参考的前提下,很多东西都需要自己去补充。但有时补着补着,就把迪士尼的东西补进去了,这个我很反对”,特伟说。
墨与彩的浓淡,产生了由近及远、阴阳向背、情感变化和动态之美。
长须、长臂、身躯透明的虾伯伯,这是玉洁透明、淡泊名利的品格和胸怀。
还有金玉满堂的金鱼、龟寿延年的乌龟、一甲当朝的螃蟹……
特伟指导的《小蝌蚪找妈妈》,一举斩获了包含第一届中国“百花奖”最佳美术片奖、第四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在内的六项国内外大奖。
一部真正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作品的诞生,离不开前辈们的努力与坚持。钱运达说:“特伟导演的片子,永远不说应该怎么做,他只是启发你,他脑子里都想好了,但他不说,让你自己去摸索,拍《牧笛》,有人一个镜头画了六遍、七遍,画得都哭了。结果第二天接着画。”
特伟指导的中国动画史上第二部水墨动画《牧笛》,不仅在技法上逐渐成熟,还邀请到著名画家李可染——画了十余幅《牧牛图》供剧组参考。该片也一举获得1963年丹麦欧登塞童话电影节金质奖。
《牧笛》里这头憨憨的水牛,像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牧童在水中吹着笛子,水牛也抬起头,似乎也在跟着歌唱,享受其中。
水牛很顽皮,忽而和水中的小鱼嬉戏,忽而被牧童泼水到脸上催促前行……闭着双目晃掉头上的水,然后睁开一只眼,水牛又扮起了鬼脸儿。
高兴的时候,水牛被牧童抱着各种亲昵。当然它也有不怎么高兴,好像发脾气的样子——四蹄抓地、脑袋向斜后方垂下、肩部高高隆起,十分不情愿。
和蝴蝶打闹的水牛,前腿向前扑越,肌肉的线条,腾跃的动感——特别是它飞跃水溪的腾空,将水牛的力量之美极尽展现。
几部水墨动画的创作积淀,终将迎来爆发。1988年,特伟导演作品《山水情》,以音韵、山水、自然和人物,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人文精神完美演绎。这部作品被公认为是“水墨动画至今无人超越的典范”。
特伟与《山水情》主创团队特伟团队为了将水墨山水中的虚实、远近、动静,和画面背后的见与不见、无声与有声等内容,于动画中有准确和诗意的表达,在人物和场景设定上,请到著名国画大师吴山明和卓鹤君亲自设计。
白衣胜雪的老琴师抱琴立于渡口,渔家少年撑一叶扁舟,渡老琴师过河。行船中,少年的木叶之声让老琴师若有所思:声里有澹澹水波,有少年志气。船到岸边微微一震,老琴师才从这声音中醒来。
因病在少年水畔茅屋借住的老琴师,拿去琴衣,悠悠一曲。少年撑船归来,为琴韵所吸引,老琴师一指一法,授之以琴。
少年学琴、历尽寒暑。秋,红叶飘落,中秋明月;
冬,茅屋飘雪,雾锁寒江;
春,冰雪消融,春笋破土;
夏,莲荷盛开,蛙声鸣鸣。
岸边垂柳,少年席地抚琴,音韵渺渺,有小成,引知音前来。知音为谁?水中游鱼,烟波畔、垂杆回首的钓叟老琴师。
天上的雏鹰终有一日会离开母鹰,展翅翱翔;学艺有成的弟子,也会有一日离开师父,独自成长。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老琴师携少年,行舟千里。江上,浪涛激流、两侧层峦叠翠,有万丈危崖。山中,拾级而上,苍苍幽谷,有灵猿嬉戏其间。
师徒相别,琴师授琴以衣钵。少年登高,抚琴送别恩师。师恩往往,历历谱在琴音。音韵无形,水墨有形。
纵有乌云墨雨、云雾弥漫、大浪滔天,也挡不住少年琴声的力量——可破云、可穿雨。风平浪静,只见一帆远去。
特伟有一张照片,戴着属于那个时代的黑框眼镜,笑容可掬,猛一看还有几分马三立的味道。面由心生,他一定是个爱玩、幽默的老顽童,这是通过照片能读出的。
大家小时候都玩过的弹球(也称打弹子),青年时代的特伟也精通此道——每次都能赢。通过玩弹球,为他的另一项爱好看电影挣回了票钱。“我的最高纪录,曾经一个月去电影院看了29部片子”,特伟说。
被国际动画学会(ASIFA)授予“终身成就奖”的中国动画第一人特伟,退休后依然离不开动画。不仅没事的时候画上两笔,还创办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工作室,继续指导年轻的动画后辈。
“我总是没把老字放在心里面……我不当这个片子的执行导演,也许我可以当个顾问,哪怕是不挂名也行。”
2010年2月4日,95岁的特伟走了。和他创作的《山水情》里的白衣琴师一样,乘帆远去。
大师远去,精神永存,
他们让中国动画走上世界之巅,
也给了我们的童年美好的色彩。
也希望,
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中国后世的电影动画人,
真正从传统中找到力量,
不要成为不肖子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