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用就是硬道理
小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英语语法的现象非常普遍,北京如此,想必其他城市也是如此。
前段时间,带林克去朋友家,无意中看到她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平时英语测试题中的单词拼写部分有这样的试题:……
林克一看就懵了:妈妈,我怎么一点儿也看不懂呢?林克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主格、宾格、所有格,等等。回家的路上,我口头考了林克这些题:
Tell(我们)a story .(答案为 us)
Give (他们) the books .(答案为them)
This is (我的)book.(答案为my)
This book is (我的).(答案为mine)
林克都一一答对了。我对林克说:别管这格那格的,用对就是好格,会用就是硬道理。
我在一份小升初的试题中,甚至还看到了这样的题目:按照要求把单词的不同形式填在线上。China(形容词)_two(序数词)_(注:答案分别是Chinese、Second)
如果我们的小升初试卷会出现类似这样的题目,那么,老师们势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向孩子们灌输无用的语法概念。
教学小学生语法,这是一项没有必要而且很难完成的任务。且不说主、谓、宾等句子成分,就连简简单单的动词、名词都不可能向孩子说清道明,尤其是汉、英在词性分类上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看”(look),在汉语里应该是动词,但在英语里,却可以是动词,也可以是名词(如have a look中的look就是名词),像这样的词,英语里有很多很多(如work、rest、talk、hurry……)。
林克这几天就连续碰到这类问题,比如,一篇阅读文章中同时出现sign(签名)和signature(签名),她问我区别,我说“一个是名词,一个是动词”。林克马上反问道:“都是签名,怎么一个是动词,一个就是名词了呢?”我想,纵使我长了一百张嘴,也无法向她解释清楚这个问题,于是我给她出了两道填空题:
一,Please sign your name here.请在这里签名。
二,Can you put your signature here?你可以在这里签上你的名吗?
林克填对了。为什么能填对呢?因为在生活中,我曾经和她进行过几次这样的对话:
Do I have to sigh your test paper?我得在试卷上签字吗?
Where shall I put my signature. 我该在哪儿签字呢?
如果我也像很多“负责任”的老师那样,对上面两个句子进行如此这般的语法剖析:在please sign your name here中,sign作谓语,所以要用动词形式,在Can you put your signature here 中, signature做谓语动词Put的宾语,做宾语要用名词……那么林克一定会听得云里雾里,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产生更多令我同样无法解答的问题:什么是谓语?为什么谓语要用动词形式?什么是宾语?为什么宾格要用名词?
所以,千万不要给孩子讲解语法规则。语法不是“讲”出来的,而是“用”出来的,不管这词那词,用对就是好词,会用就是硬道理。
我唯一和林克讲过的语法只有可数和不可数名词,以及某些时态问题(时态问题讲不明白,最后放弃了),而且,是以大量的口头练习为主,语法讲解为辅。
比如,对于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孩子能够理解book 、pen、 desk之类可以一个一个地数的东西为可数名词,也不难理解water 、tea、 coffee 、juice等液体形态、不可以直接数的东西为不可数名词,但是像rice米、bread面包、soap肥皂、chocolate巧克力等又不是液体,而且明明是可以一粒一粒、一块一块地数的,怎么是不可数名词呢?
如果列出一堆这些不可数名词,让孩子去背,那么,只能记住一时,记住了也不会使用。我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用它们。
于是,在林克吃米饭、吃面包时,我就对她说a bowl of rice一碗米饭、a piece of bread一片面包;看到肥皂、巧克力,我就说a bar of soap一块肥皂、a bar of chocolate一块巧克力……当林克把这些词组听熟,我对她说:当你要说一件东西的数量时,不是直接加数字,而是前面经常跟着像bowl 、piece 、bar 、cup 、bottle等这类词的,那么,这个词就是不可数名词。这种方法不但让林克记住了 rice、 bread 、soap和chocolate是不可数名词,同时还记住了与这些不可数名词相对应的量词(bowl 、piece、 bar)。
其实,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而我们通常的教法恰好相反一“从理性到感性”,即先教孩子什么是不可数名词这个概念,再罗列一堆这类名词,让孩子逐个记住,同时还要记忆与之相对应的那些量词。这是一项多么枯燥、繁重的记忆工程,而且记住了,不见得就会使用。
因此,语法不是“学得”,而是“习得”,掌握语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背了很多语法规则,一张嘴就要思前想后,那么,规则背得再多,语病还是会层出不穷。反之,哪怕没有任何语法概念,只要说对了句子,就已经检验了一切。所以,不管这法那法,说对就是好法,会用就是硬道理!
林克妈妈提示,一、语法不能靠背、靠学,而是要在使用中自然习得。二、语法概念和语法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说出“合法”的句子。
语法也能“玩”出来
我在“妈妈变小丑”一文中,介绍了女儿通过捉弄妈妈学习英语的情况,从中家长们已经领略了英语语法其实可以玩出来。这里我要对此专门进行介绍。
还是玩那种林克对我发号施令的游戏。我事先教会了林克如何用英语表达她要向我发出的那些指令。林可说:
Laugh.笑!(我假装笑得捂住肚子)/Keep laughing接着笑!Keep laughing for twenty seconds.接着笑20秒钟。Stop laughing. 别笑了。
Give a yawn.打个哈欠。/Give a big yawn.打个大哈欠。(我伸了个大大的懒腰)/Keep yawning.不停地打哈欠。Keep yawning for one minute.打一分钟哈欠。(真够折腾人的!)/Stop yawning.别打哈欠了。
这个小小的游戏,除了练听力、扩展词汇量以外,其实还是在练习一项中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语法:keep 、stop等动词后面的宾语要用动名词,即keep doing something.(继续做某事),Stop doing something.(停止做某事)。还学了“表示一段时间要用介词for”(keep laughing for twenty seconds、 keep yawning for one minute),学了“打哈欠”这个常见生活口语中的“打”要用give,而不是beat或hit。
再比如说,林克对我说:Bring me the tooth brush.把牙刷拿给我。Bring the tooth brush to me.把牙刷拿给我。Pass me the tooth pick.把牙签递给我。Pass the tooth pick to me,把牙签递给我,Hand me the tooth paste,把牙膏递给我,Hand the tooth paste to me,把牙膏给我。
Give me the tooth brush,把牙刷给我,Give the tooth brush to me,把牙刷给我。如果光直接练习说这些句子,林克是不会感兴趣的,但这种句型又是这么常见和重要,于是,我想了个办法。我对林克说:妈妈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你如果让我不停地turn around(转身),我一定会晕头转向,如果再让我使劲儿shake my head摇头,那我就更晕了,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哪里还能区分tooth brush牙刷、tooth pick牙签、tooth paste牙膏呀。
于是,女儿对我说:Turn around,转身。Keep turning around不停地转身。(复习了前面keep doing的句型)
Stop!停止,(这里我让林克必须说Stop turning around.以复习前面的stop doing句型)
Shake your head摇头。Keep shaking your head.接着摇头,(同样复习keep doing句型)Stop!停!(我还是要让林克说Stop shaking your head,以复习前面的stop doing句型)
这时,我装着要晕倒的样子说:我不行了,什么也记不住了。林克赶紧对我发出指令:Pass me the tooth pick. 把牙签递给我。
我假装在牙刷、牙签、牙膏三样东西中犹豫来犹豫去,最后故意拿出牙膏递给她。林克说:请用它剔牙吧(这里我要求林克用英语说Pick your teeth with it),于是我就用牙膏使劲儿地剔牙,当我猛然发现自己的愚蠢时说:What a fool I am. I can't tell a tooth pick from a tooth paste. (我真傻呀!连牙签和牙膏也分不清)。傻妈妈终于又让聪明女儿狠狠地捉弄了一番。
上面这些句子,可以训练一项非常重要的语法内容,即bring /pass /hand /give等动词后面可以跟双宾语,一个指人,一个指物,一个是直接宾语,一个是间接宾语(这里要顺便提一下,很抱歉,多年不接触中学英语语法书的我,已经忘记了到底指人的叫直接宾语还是指物的叫直接宾语,也不想去查语法书。从中可以看出,为什么要让孩子去记那些语法概念或术语呢?只要会用就行就行)
这个双宾语可以用bring /pass /hand /give/ somebody something的句型,也可以用bring/ pass/ hand /give something to somebody的句型。
林克在四年级下学期我让她学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时,上面玩的这项游戏,作用就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了。这些内容,刚好就是第二册第一课要讲的重点语法,只是我在游戏中让林克练习的、可以带双宾语的动词,没有新概念书中列举的那么全、那么系统而已,但林克对这类句型已经有了很好的语感,对于书中的练习,在我没有做任何讲解、没有让她看任何例句的情况下,从第一题一直到第20题,口答完全正确,没有任何磕巴。甚至是,有的动词(像by 、order)后面要用for,而不是to(即buy me a book 、buy a book for me /order me a coffee 、order a coffee for me),林克也能完全答对。
因此,语法可以真正地玩出来!当我们在做上面这些简单的游戏时,我们已经在学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语法了。
比起单纯的学语法,这种将语法知识不知不觉地融入日常口语和游戏中的方式,不但能够激起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原本枯燥抽象的语法理论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同时还解决了语法规则的实际运用问题。
在林克看来,用这种方法学英语就是在玩儿,而又有哪个孩子不喜欢玩儿呢?等我以后有了时间,真想把所有语法项目都变成好玩儿的剧情和游戏,让孩子们在嬉笑玩乐中轻轻松松地拿下语法。
林克妈妈提示:一。对于孩子来说,英语语法理论抽象而枯燥,单纯的讲解语法规律有害无利。二、把语法知识融入日常生活口语以及和孩子做游戏使用的句型中,通过反复听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语法。
Part Time Stop laughing!第十部分,别笑了!
利用晚饭后或做作业的间隙,打开录音,和孩子一边听录音,一边做下面的动作吧。妈妈的动作可以做得夸张一点哦,这样孩子才更有兴趣学。
Laugh大声笑。Keep laughing接着笑,Keep laughing for twenty seconds。接着笑20秒钟,Stop laughing,别笑了。
Cry 哭!keep crying 接着哭!keep crying for half a minute,连着哭半分钟,Stop crying,别哭了。
Sneeze,打喷嚏!Keep sneezing接着打喷嚏。Keep sneezing for one minute.连着打一分钟的喷嚏,Stop sneezing,别打喷嚏了。
Cough咳嗽!Keep coughing 接着咳!keep coughing for half a minute咳半分钟stop coughing,别咳了。
Move your hips,扭屁股,Keep moving your hips。接着扭屁股,Keep moving your hips for half a minute,扭动屁股半分钟,Stop moving,别扭了。
Yawn,打个哈欠,Keep yawning,不停的打哈欠,Keep yawning for one minute,打一分钟哈欠,Stop yawning,别打哈欠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