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遭园林梦

作者: L晚晴 | 来源:发表于2022-04-04 23:54 被阅读0次

园林是文化的缩影。

园林处处可见诗词雅句。它是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分不开的,就连某个你观察不到的小角落都有文化的浓缩。

比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这个名字很妙。“轩”和“亭”都是用来观景的,但轩比亭要大,而“与谁同坐轩”好在它说明了这个“轩”很小,小到只能容纳一人。

想象一下,一个人,一处景。宁静得让人有种“洗净浮华”的恍惚感。

这么个轩名,也是有它的出处的。苏东坡在政治失意时追问“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这一看,貌似这座的轩还留有一点骄傲,自负。与明月,清风等同想坐的清高。

有些园林,是设计苔的。

不仅设计苔,还得养苔。有些地方会拉一条警告线让你只能远远的观赏苔。

有些地方(就比如日本东都的西苔寺,又称“苔寺”)一天只能让二十个人进去。因为人的体温会影响苔的生长。

这其实也存在着一些文化。

李白在《长干行》中提到“苔深不能扫”,说的是女子思恋远行的丈夫,丈夫因为离开的时间太久,走过的地方都长出了青苔。这个时候,苔就是一抹记忆,是一种在生命遗憾中的很奇特的感伤。这里与“幽”还不大相同。“幽”是一种孤独而神秘的感觉。不是长在山谷里的兰花就叫“空谷幽兰”,而一条知道了方向的路也不叫“曲径通幽”了。

园林中有太多太多文化的缩影。它是将文化与现实打通的一条隧道。有少许人能走一天走不出座小园林。可能是因为他们真的懂这园,明了这些文化。

这么看来,我以前逛的看的走的都不叫园林了,顶多称的上是风景吧。更多的不过是找些许乐子,如果不懂这些,或许我还会继续笑话什么“与谁同坐轩”,为什么要看“苔”。可能这里在课堂上都讲过,可我以为那就是虚拟的,没什么意思的。

但为什么有人能把它们具象化在园林中呢?那就是文化,土生土长在这些地方的人。(比如江南的一个划船女子,计程车师傅)他们可以开口就带一两句诗词。

这些都需要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现在大多数像我如此的读书人大抵是体会不到的。

都说园林是种缅怀记忆的方式,果不其然。

有空再走走园林吧。

相关文章

  • 走一遭园林梦

    园林是文化的缩影。 园林处处可见诗词雅句。它是和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分不开的,就连某个你观察不到的小角落都有文化的...

  • 商周国人悠久的园林梦,在书上得以复刻

    商周国人悠久的园林梦,在书上得以复刻 栖于园林,居以安然,这是商周国人悠久的园林梦。和世界其他的民族不同,中国人的...

  • 星语说梦

    星语说梦(一) 今天不太顺,昨天夜里就有预兆了,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1,我梦见园林,园林里有亭子,园林门是个圆形的...

  • 苏州园林

    久闻苏州园林的美,八月中旬,得闲到此一游,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寒山寺、虎丘公园遍走一遭,饱览了园...

  • 《七绝、游文殊院有感》

    深秋黄叶款款飘,凝是叶帘随风摇,晨钟暮鼓青丝变,惊醒梦人走一遭!

  • 我听见你的飞翔

    初春的风吹开园林。 不知这样的比喻是否恰到好处呢? 在我看来,你就是来自初春的风,带着她灵动的智慧,吹开我梦的园林...

  • 江南古镇朱家角

    珠落玉盘戏游蛟 溪绕园林梦卧桥 路景迷人长驻脚 留足依恋珠溪路 念念勿忘朱家角 江南古镇有新招 彩笔绘制园林道 景...

  • 生活

    惟情来世走一遭, 孤身游荡天地间, 红尘滚滚迷诱惑, 不忘初心持本心; 尘缘往事何时了, 梦亦真时真亦梦, 功名利...

  • 学习《晋祠》

    前言:中国园林可分为四类:皇家园林、私宅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皇家园林”主要在北方,“私宅园林”多数在南方,...

  • 想起曾经年少梦(七绝.平水韵)

    黄昏风雨进园林, 小径飘樱入我心, 想起曾经年少梦, 蓦然萧索谱琴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走一遭园林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ih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