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杨绛先生:钱钟书眼里“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钱钟书眼里“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作者: BJ杨柳青青 | 来源:发表于2023-03-27 17:27 被阅读0次

    最近在读杨绛先生的书和名言,越来越喜欢与敬仰她。

    杨绛先生,本名杨季康,是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以及外国文学研究家。她是文学大家钱钟书的夫人,也是民国最后一位被称尊称为“先生”的女性。

    这样一位可敬的百岁老人,她与钱钟书的爱情婚姻故事也是广为人知的佳话。这一对让世人羡慕的夫妻,携手走过几十年,一直恩恩爱爱,为世人夫妻相处之典范。

    他们的婚姻被认为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的佳话之一,他们的爱情故事也启示了许多人。

    她,是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我见了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没想过要娶别的女人。“这是钱钟书对杨绛先生的感语。

    我们现实婚姻生活中又能有多少人能得到另一半如此高度的称赞呢?

    杨绛:最贤的妻

    1932年,22岁的杨绛在清华园偶然碰见了钱钟书。杨绛本来是东吴大学的学生,因东吴大学停课,杨绛来到清华借读,并遇见了她一生的温柔。

    在清华大学,这是钱钟书和杨绛第一次见面,偶然相遇,彼此竟相互难忘,好像姻缘前定。

    后来钱钟书写信给杨绛,约她在工字厅客厅相会。见面后,钱钟书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也紧接着说:“我也没有男朋友。”

    两人相互欣赏,从此书信往返,林间漫步,荷塘小憩,开始了他们长达六十余年的爱情生活。

    两人于1935年结婚,一直恩爱共度63年婚姻生活,直到钱钟书于1998年去世。

    他们的爱,那么深沉,却又那么朴实,初见乍欢,久处不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钱钟书和杨绛分别前往英国和美国深造。然而,即使远隔重洋,两人的爱情仍然没有减弱,相反,他们通过书信和电话等方式,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杨绛和钱钟书,从清华到英国、法国,他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这段时期,他们的信件和日记也成为后人研究二人感情历程的重要资料。

    他们彼此尊重、相互理解支持。

    钱钟书经常称赞杨绛是他的灵魂伴侣,而杨绛也赞美钱钟书是她的精神导师。

    他们有时候也吵架,杨绛问钱钟书:”为什么每次吵架你都让着我?有时候我反思是我的错。”

    钱钟书微笑着说:”因为你是我的,就算吵赢了,又能怎样?赢了道理,输了感情,丢了你,我就输了人生的全部,两个人的世界总要有一个闹着,一个笑着,一个吵着,一个哄着。”

    这就是真爱的模样。这对模范伉俪很好地向我们诠释了:家是讲情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情比理更重要。

    杨绛比钱钟书出名要早,但是杨绛从来没有因此而觉得比钱钟书有名。相反,为了支持丈夫写作长篇小说《围城》,杨绛心甘情愿地揽下了所有的家务活,全心全意成为背后的女人,默默付出。

    在那些默默陪伴的日子里,杨绛辞掉了女佣,烧饭砍柴,什么琐事都做,而且做得非常认真。节约开支,竭力维持家庭生活。

    而钱钟书对杨绛也是如此,恩爱有加。一向不善于照顾自己的钱钟书,每早必帮杨绛做好早餐。

    即使在杨绛面前,钱钟书像个生活不能自理的孩子,但他依旧努力用自己的方式体贴她,爱护她。

    钱钟书曾用一句话,形容他与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真正好的爱情,便是如此,彼此一见钟情,步入婚姻之后,久处仍然如初见时的怦然心动。

    在杨绛和钱钟书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共同面对了很多挑战和困难,但他们的爱情和婚姻却始终如一,没有被任何事情所动摇。他们从恋爱到婚姻,都做到了相敬如宾。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钱钟书先生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杨绛则被安排在上海的一个工厂里做体力劳动。她在极其困难的生活环境中坚持写作,并设法让自己的家人得以生存下来。

    他们互相扶持,一起度过了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艰难岁月,也一起见证了新时代的到来。

    即便在留学时,他们有了孩子,也没有让生活变得一团乱麻。相反,他们一边读书,一边照顾孩子,用心经营婚姻和家庭,反而过得更加幸福了。

    杨绛一生,竭尽全力保全了钱钟书的那份纯真,而钱钟书一生,满心都仅有杨绛一人。

    他们的爱情,从始至终保持着干净和纯粹,这才是爱情里最好的样子。

    他们的爱情故事,不仅仅是一段传奇,更是一段永恒的经典。

    在杨绛先生的自传体小说《四十年》中,她也深情地描写了她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这段爱情的真挚和美好。

    在杨绛先生看来,爱情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追求,不应该只看重物质和表面上的东西。她和钱钟书的爱情故事中,两人一直保持着深厚的精神契合和心灵沟通,这也是他们的爱情能够经受住时间和距离考验的重要原因之一。

    她认为,爱情的真正价值不是得到对方的爱和物质,而是在这份爱中共同成长、彼此扶持和相互鼓励。

    钱钟书和杨绛,这对文坛伉俪,他们风雨同舟,忠于彼此,真正做到了白头偕老。

    钱锺书去世后,杨绛以全家的名义,将高额稿费和版税全部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据悉,奖学金总额已近2000万元。

    钱钟书离世时,对杨绛说的最后一句话:好好活着。

    这句质朴却又深情的话,支撑了杨绛的往后余生。

    这是世间最好的爱情,也是婚姻里最美的样子。

    杨绛: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一生涵盖了文学、翻译、出版、学术等多个领域,拥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和文化造诣,所以她的成就也十分丰硕。最才的女,实至名归。

    她精通英、法、西班牙三国语言,据传,她自幼对语言有浓厚兴趣,曾经用一年时间学会了英语,并于17岁时开始在家里教授英语。

    她的翻译生涯始于1946年,当时她受聘于国立北平大学英语系,担任翻译教师。后来,她在中央研究院西方语言研究所工作期间,开始从事翻译工作,并翻译了许多西方文学经典作品,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唐吉诃德》等。

    她还曾担任过中央研究院西方语言研究所所长和文艺翻译编辑,为文学翻译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先后翻译了70多万册作品。

    值得敬佩的是,杨先生的西班牙文是年过六十才开始学习的,边自学边翻译。

    看到这里,我唯有深深赞叹。的确,只要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都不会太晚。

    她的翻译水平极佳,朱光潜先生曾称赞说,全中国“散文翻译杨绛最好”。由她翻译的西班牙长篇小说《堂吉柯德》曾被作为国礼送给来访的西班牙贵宾国王、王后。

    她的翻译作品也受到了国际上的赞誉,尤其是她的《红楼梦》英译本在英美等地广受欢迎,被誉为英文读者最好的《红楼梦》译本之一。

    杨绛先生的一生都热爱学习,她认为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是一种生活态度。

    她不断阅读、思考,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精神世界。充分利用每一分钟,只要有闲暇的时候就会阅读、写作、思考。

    杨绛先生从小就喜欢文学,但是直到晚年才开始专门从事写作。

    她的第一部作品是1957年出版的小说《凝眸》。这部作品一经问世,便获得了广泛好评,被誉为“中国新文学运动中的代表之作”。

    她的文学作品质朴深邃,深入人心,她的小说笔触细腻,情感真挚,深入人心。尤其是她的代表作《我们仨》,被誉为中国家庭文学的经典之作,被广大读者所喜。

    之前就看过她的代表作《我们仨》,还写过读后感,对她的文采、人生观、爱情观深表赞叹,印象特别深刻,为我学习的楷模。

    她的文字感情真挚、平淡馨香,从容而又意味深远。作品有剧本、长篇小说、散文、随笔集及译著等。每一篇文章都让人感受到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文学功底。

    杨绛先生的文学作品在国际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她的小说、散文和译作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海外也有着一定的读者群体。其中,她的自传体小说《我们仨》在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也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好评。

    她作为一个文学家、翻译家和学者,作品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兼具文学性和学术性。在国际上受到了认可和欣赏,不仅为世界文学作出了贡献,也为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杨绛先生以近90岁高龄翻译柏拉图《斐多》,96岁创作了《走到人生边上》,103岁为《洗澡》写下续篇《洗澡之后》。她淡泊名利,不好争斗。她性格温和、豁达、乐观。纵然走到了人生的边上,杨绛依然不卑不亢地生活着。

    女儿和丈夫的相继离世给了她巨大的打击,但她依然坚强地走了过来。

    余生里,她一个人在这苍茫尘世踽踽独行,一个人怀念曾经的“我们仨”,一个人整理尘封的记忆,一个人向着沉沉斜阳,坚守最初的信念。

    人生倥偬,拥有过便是幸福。百年的时光铸就了中国文坛的一个佳话,也铸就了浩瀚历史中一段不朽的传奇。

    杨绛先生一辈子成就很多,但我想:她最大的成或许是她一生所追求的幸福和简朴的生活方式,以及她作为一个优雅、自信、聪明而又有思想的女性形象和影响力。

    她的人生和思想成为了很多人的榜样和启示,她的一生也成为了当代中国女性生命力与思想光芒的代表之一。

    致敬杨先生!“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作为女人的我,从杨绛先生身上找到了一辈子努力的方向与前行的力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杨绛先生:钱钟书眼里“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kq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