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此时已不是为自己一个人活着,所以凡事三思而后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一个冷静的中年人能让世界和谐,能让万物换发生机,这就是中庸里所提的中和。中,就是合适恰当,也是中性、理性。庸,表示常态。中庸,就是将常态化的理性作为有德行的人的标准。
年龄是一种不可更改的客观规律,到了中年,你的生理自然就会进入衰退的状态,所以自然也就没有了年轻时冲劲和亢奋,这就是天命,顺天命就是道,道就是遵守某客观规律,能够做到遵守客观规律行事,就是得道。但很多并没有意识到自身的某些变化,做事还当自己是个20几岁小伙子,这就是不遵守自然规律,也就是无道。所以我们要学习,提高自己的认识,学习的过程就是修道。当你明白了年龄与你生活的关系的时候,你就得道了。
中庸的第一章,就在强调要明事理,要克制。要做到理性,就要学习(修道)。中年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因为特别需要理性和克制,也就是中庸,想要做到中庸就要修道,因而不要认为人到中年这一生就这样了,其实是你放弃了修道,放弃了学习。.一个人如果得道,做事就会更加恰当,判断事物也就更加客观中立。因为清晰地认识到生活艰难是中年人的必然经历,是社会进化的必然结果,此时你就可以释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