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庸之道不是“和稀泥”,中庸之道是看待事物和解决矛盾的大智慧,本文介绍了中庸之道的基本思想,梳理了使用中庸之道解决矛盾的基本策略,最后结合项目管理实践,运用中庸之道分析了项目管理常见矛盾的应对策略。阅读本文需要有一定的国学基础和项目管理的基础。
【正文】
中庸之道是儒家推崇的“至德”,并不是所谓的“和事佬”和“和稀泥”。怎样才能达成中庸的“至德”呢?做到“忠和恕”,离中庸也就不远了,所谓“忠(中心)”就是自己的心,所谓“恕(如心)”就是别人的心,概括成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方法论的角度讲,中庸是为人处事,解决问题的方法,小人用它则是和稀泥,君子用它则是济世救民。因为小人本质上是在谋私利而不是本着解决问题的心思去使用中庸之道,心是歪的,自然把大智慧用在了邪道上。
接下来笔者根据自己学习的心得来总结一下,尽量减少引经据典,但不可避免,读者如果想要深入考究可以参考本文的“参考文献”。
一、中庸之道的基本思想
1、什么是“中”,什么是“庸”
朱熹的解释非常直接,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平常”。另外“庸”也有“用”的意思[6],在《礼记•中庸》里,很多地方解释成“用”是非常合理的。注意所谓“常道”也是“恒道”的意思,正是因为其普通平常,才容易被人忽略,才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正是因为它无处不在所以才显得平常,正所谓“日用而不知[3]”。
当然“中庸”二字也可以理解为儒家为阐发自己的思想而创造一个专用名字,这样就就能与其他家所提的“道”有所区格。
总起来中庸之道有三层基本含义:
1)中是天下大本。所有的道都是从这里发端的,确定了中,自然就会有两端,因为这都是相对的概念。中间是标准,低于标准的是坏,高于标准的是好。
2)解决问题时,把握两端,用中间解决问题才是常道。“过犹不及、不要走极端”这些都已经化作成语,从文化层面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个人。如果走向极端则只能守住一个,而中间却有无数种选择。
3)“中和”不可分开用,要动态地看问题。所谓不偏不倚并不是几何等分的正中间,而是达到“和”的状态的正中间。所以《中庸》上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是一种动态的和谐,此时此地和谐的事物,彼时彼地就未必和谐。要动态看问题,当然需要了解事物的两个矛盾的方面,然后才能把握其演化的规律。所以不了解“和”的状态是什么,也就无法真正做到“执两用中”,简单机械的做法就是“乡愿”、“和事佬”、“和稀泥”。如果天地间万物都达到“中和”状态,所有的一切都会被安排的妥妥地。
另外庞朴[7]总结的中庸之道三重含义是:执两用中,用中为常道,中和可常行。供读者自己研读。笔者认为古人的全部意图实难考究,后人把经典拿出进行解释,除了从先贤那里获取智慧和启发外,另一个意图就是借助古人的言辞,表达今人的思想。
2、“中庸”是一种实用的哲学
国学大师冯友兰认为,中国的哲学家(其实这个词并不太合适)并不是为了思辨而思辨,而是通过参悟天地之道,寻求经世济民之理,所以无论是老子、孔子、墨子还是韩非子,他们都会把理论最终落实到治国安民上,中国历代圣贤都会忧国忧民。国学思想高度和深度是不用说的,但相交那些纯思辨的“哲学”是更加 “接地气”。
图1 道的层次[9]
要更加深入的理解中庸之道,需要对国学中的“道”略作解释。再国学文献中“道”这个词用的非常多,所以中国人最擅长跟人讲“道理”。“道”的本意是“人所行的路”,引申为“事之所由或客观规律”,但是道已经成为国学思想中的一个专有哲学名词,在诸子百家的理论中,它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但归结起来,这些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如图1 所示。
第一层是至道。这是超越一切现实的存在,甚至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它,因为所有说出来的只是它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它,所以《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一个整体,所以道生一,物理学上的超空间理论似乎可以作为这种“道”的一个现代解释。
第二层是天道。天和地是道生出来的,所以一生二。天地之道,已经进入我们所能理解的世界了,一阴一阳谓之道,这个道就是天道,也就是天地的运行规律。
第三层是人道。世间万物都是天地生出来的,当然人也是天地所生,但人与其他事物又不同,人是联系天地的一极,圣人可以做到通天彻地。所谓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也就是多的意思。
儒家思想更多的是关注人道,所以理解中庸之道应该更多地是从人和社会这个层面来理解。当然人道并不是脱离于天道而独立存在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以人道法于天道,人道不应违背天道。朱熹也说:“道,本于天,而备于我”。
1)世界观:人道胜于物理
世界观就是人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说的具体一点就是世界是怎么来的,它是怎么运转的。世界是由天地所生,万物就是天地阴阳相互作用的结果,人也是天之所命,所以《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那么这里的“性”到底是什么呢?所谓性可以理解谓事物的必然方向,在系统论中,凡系统皆有目的性,系统是普遍的存在。物有物性,物之性既是物理,科学是研究物理的。凡生物都有求生、好生、重(zhong)生、谋生的倾向。人既是动物又是人,作为动物有兽性的一面,作为人有人性的一面,人本身就是一个“中庸”的存在。而儒家要重视是那个作为人的真正的“理性之人性[10]”。所谓修身养性,修的是兽性,养的是人性。所谓“率性之谓道”,就是要把人性修炼到圆满无缺的境界,那就得道了!
辩证法叫我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也有学者主张应该一分为三的看问题,例如中庸就是把事物分成两端和中间,这就是一分为三。笔者认为这两种理论并没有矛盾,分出两端,自然就会有中间过渡状态,或中介事物;确定了不偏不倚的中间标准,那么两端也就显现出来了。中间状态是事物存在的常态,把事物分成正反两个方面是为了更好的研究事物的运动变化的规律。
我所得到的启发是:一分为二地分析问题,一分为三地解决问题!关于如何使用中庸之道解决问题,请参考第二节。
2)人生观:做君子,不做小人
图2 君子小人
君子在儒家的著作中是提到非常多的一个概念,关于做到哪些才能称作是君子,如果研究一下论语的话,你会发现孔子在不同的场合对其解释是不同,似乎没有所谓统一的标准。其实这正是符合中庸之道的,不能过,也不能不及,此时过,彼时可能就不及,对某人是不及,对另外一人可能就是过。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假设把小人和君子都做两个极端,那么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于中间阶段,既非小人也非君子。用中庸的分析方法来看,这两端并不是割裂和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做君子有难的一面也有易的一面。假设一个恶人,它开始做善事,我们会觉得这个人进步很大,认为这个人并不是那么坏,心地还是善良的,这就是做君子容易的一面。但是如果原来一个正人君子,突然有一天做了一件恶事,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一定极其虚伪,说不定本身就是一个大恶人,而且开始讨厌他,这就是做君子困难的一面。
通过中庸,小人和君子这两端是贯通的,我们处在中间的人应该往君子一端修炼,不应该往小人一端修炼。当一个人修炼成现实状态的君子,但是时代对君子的要求又发生了变化,那么还需要持续的修炼,所以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就像动乱年代,江湖人士不随便杀人放火就是大侠了,但是现代法制社会,哪一个黑社会人士还敢随便杀人放火。所以君子和小人的社会标准也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变化的。
那么怎样才能修炼成君子呢?简单来说,“行远比自迩(近),登高必自卑(低)”,还是要从当前一点一滴的事情做起。《大学》中指出,君子要知止,所谓“止”可以理解为人生目标或个人的能力范围,知止后才能定(坚定的方向),定之后才能静(不受外界干扰),静后才能安(心安),安之后才能虑(思虑周全),虑之后才能得(有所收获)。并且为君子指出了一条修身和创业的路径,即:诚心正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要的是“诚”,心歪了创得不是业,而是在造孽。
君子应该具备“智、仁、勇”三种德行。好学近乎知(通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虽然好学、力行、知耻还没有达到“智、仁、勇”的状态,但是这是接近“智、仁、勇”的方法。做君子难,因为一不小心犯点错就可能往小人方向转化,所以君子要“慎”,所谓“慎”是不恐惧,也不疏忽的意思。
3)价值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前面讲到“率性之谓道”,世间万物各有各的性,也就是说各有各的道,有大道、有小道,有正道,有邪道。但是所有这些存在,只有“人性”才能做到中和,而动物想干就干,走的是极端,中庸是人的“至德”,是人判断事物好坏的终极标准。
所以如何判断事物是“中和”的状态呢?还是要从人本身出发。对人来讲,有两件天然正义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自己的生存,即己存,第二件事就是大家的生存,即群存。己存又有两种级别的存在:1)初级作为动物性的存在;2)高级作为人性的存在。
真正终极的个人存在的理想状态,我理解就是“仁“,而要做到”仁“就需要”忠“,以真正的人心为”中“。真正的仁,是要在社会关系中才能求得的,不是关起门来修炼的,君子要处理的五种基本社会关系是: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被称为人生的五“达道”,通过这种畅通的大路才能到达“仁”的境界。
处理社会关系就是对群存尽义务,离不开,信与义。要做到“信和义”,则需要“恕”,也就是要考虑别人的”心“。落实到具体操作方法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样整个人伦关系就和谐了。求仁得仁、舍生取义,都是在以真正从人性的角度来平衡个人生存与群体生存两种利益。此时的牺牲个体成全群体是为了未来的个体的更好生存和发展。那么平时如何修炼呢,其实也有方法,两个字“静”和“敬”。
3、从中庸之道中得到的启示
1)管理的问题的正确答案都是“不一定”。不一定的思想也就是动态的看问题的思想,要因时、因地、因人、因事的分析和解决。在《论语》中记载孔子“四毋”就是中庸之道的体现,即“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2)一分二的分析问题、一分为三的解决问题。知道了两个极端才能知道如何阻止或者如何加速两端的互相转化。正是因为中间有无数中可能,也就是意味着我们可以灵活的解决问题,而不是非此即彼式的极端解决。正反两面不再是对立的,正反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3)能分也意味着有一个整体的存在,所以整体地、系统地看待事物才是中庸的,只看一个方面就是极端了。
4)分阶段解决问题,而不是一次就达到完美状态。正是因为事物的转化需要经历多个中间状态,所以我们要促成事物的转化,应该分阶段进行,而不是一步到位,尤其是复杂的问题。
5)持续改进,不断进取。所谓“中和”的最佳状态,在不同时期,标准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需要不断改进的过程。今天的好的状态,明天就变成了不好的一端,要持续改进,才能达成当下的“中和”。从好变成坏容易、从坏变成好也容易,但是从好变成更好不容易,要不断追求作为“君子”更好德行。君子好学,对待知识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二、中庸之道解决问题的策略
根据中庸之道,庞朴教授在《三生万物》中提出四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其中充满国学的智慧。为了方便说明问题,我们用如图3所示的符号做一个假设,即A和B代表两个极端,C代表“中和”。
图3
1、第一种策略:A 而B
图4 A而B
即立足于A兼顾B,以B来补A的不足。如图4所示。例如: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等。在《论语》中记载了一段子路和孔子的对话,对话的大意是:子路和孔子讨论北方人强还是南方人强。南方人强在隐忍坚毅,相当于“宽”;北方人强在果断勇敢,相当于“栗”。孔子认为他们都不是强,因为南北都偏向了极端,应该“宽而栗”才是真正的强。
2、第二种策略:A而不A’
图5 A而不A’
当前的A还是不错的,但是太过了,如果要变得更“和谐”应该去掉其中不好的部分,也就是A’,如图5所示。这种形式适用于表达劝善规过的内容。例如:和而不同,中而不倚,刚而无虐,简而无傲,直而不倨,曲而不屈。甚至道家智慧中也用到这个范式,例如:大方无隅、大音希声、大器晚成,大辩不言、大廉不谦等。
3、第三种策略:不A不B
图6 不A不B
用去掉A’的方式来校正A的过,还是立足于A,承认A是善的。在不A不B这种模式中,则要求不要立足任何一边,这种模式看起来“最中庸”,也是最客观,获得事实真相最好的方法,如图6所示。例如无偏无颇,无反无侧,无偏无党,不刚不柔,无近无远,无博无浅,无古无今,无始无终等。
4、第四种策略:亦A亦B
图7 亦A亦B
这种方式是“不A不B”的否命题,也是A而B的形式在时间和空间的进一步拓展。如果说“不A不B”有利于表示“中”,着重指明对立双方的互相制约;那么“亦A亦B”的形式,则重在指明对立双方的互相补充,最足以表示中庸的“和”的特色,如图7所示。例如:一张一弛,一宽一猛。这种方式有别于“A而B”以A为主的形式。
这种形式允许在各个具体的时段上,或柔或刚、或左或右。这并没有背离中庸之道,而是灵活的中庸之道,因为它预期着整个发展过程上的亦柔亦刚,亦左亦右。这就是说从时间和过程上看这也是用中。例如《孟子》说“执中无权(权变),犹执一也”。《中庸》也提到“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真正的君子也不会愚忠,《论语》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都是体现了这种灵活性。
5、第五种策略:A转成B
所谓解决问题可以这么来理解,A和B是一对矛盾,他们相互作用得到中间状态C,如果C是和谐的,则不存在要解决的问题!如果C不和谐,则需要解决这种不和谐。一般情况下是选择C1、C2、C3……Cn等其他中间状态来解决问题。
图8 A转成B
前面的四种策略都是在试图维稳,也就是组织两端的转化。极端情况下(如图8所示),如果A是坏,B是好,中间状态Cn无法调和,则需要加速把状态从A转化到B,从而变成另外一个本质不同的新的中庸状态,当然中间会经历一系列的C。
三、项目核心矛盾的中庸
项目管理和治理的过程就是解决矛盾的过程,变化带来创新,变化也恰恰是制造矛盾的高手,解决变化带来的多样性矛盾是项目存在的理由也是项目管理者的主要工作。
欲知天道察其数,欲知地道物其树,欲知人道从其欲。项目是有人完成的,项目也是为人才启动的,所以人是整个项目的中心,是解决矛盾问题的关键。
2019版的PMP考试大纲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由原来按照五大过程组考试,变成按照“People、Process、Business Environment”三个领域来考,这也可以看出来项目管理愈加重视人在项目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我们深入学习和研究国学思想,正是因为看到国学对于人性的认识水平是远远高于心理学的。因为它是站在哲学的高度来看待人性,它可以成为众多心理学原理的那个“一”, 可以对心理学起到统领和整合的作用。
1、项目的整体与局部的矛盾
项目是一个系统,项目的结果也应该以完整系统的方式交付,项目应该追求系统整体的最优。为了完成整体结果,必须分领域、分阶段完成一个个的局部才能最终实现项目整体目标。
图9 项目整体与局部
从领域的角度项目要完成满足范围、进度、成本、质量等多方面的多个目标,但是这些目标在某一时期往往是互相矛盾的,不同时期局部的重点所在也不同,必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平衡与协调。可以使用“A而B”的策略,即立足整体的A,兼顾局部的B。在处理当前阶段高优先级的局部时可以运用“A而不A’”的策略,即避免过分强调局部而忽略的整体。
2、项目的易变性与确定性的矛盾
如果你问做项目的人他们最痛恨什么,除了钱少活多这些固有问题之外,最令人痛恨的就是需求变更。不要指望事物不要变化,如果世界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从一开始(所谓上帝那)就是不变化了,那么现在根本不可能有人类。正是变化的存在,才产生了这个世界,才产生了你我,项目所创造的价值正是来源于变化。期望项目中不要发生变化,只能是痴人说梦,徒劳无益。
图10 滚动式规划
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承认变化的一端A,但是项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创造一个确定的结果B,如果始终变化不定那么最终的结果也不可能实现。那么平衡二者矛盾的那个“中”是什么呢?答案是项目计划。
项目计划是对未来可能变化的预测,能够预测意味着信息是确定的,项目相关方才能按照一个“确定”的节奏相互配合来完成项目一个个具体的工作,并最终实现目标。
但既然是预测,就会存在失真。失真的程度与所预测的范围和时长成正比。也就是预测的范围越大、时间跨度越长,失真度越高。所以降低失真度的方式是分阶段计划和滚动式计划。并且通过变更控制,持续调整计划,使之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
所以计划就是由变化通向确定性的桥梁,那么它也就是“中”,因为没有这个中介,你甚至都无法判断哪些该变,哪些不该变;哪些是已知,哪些是未知;哪些是正确,哪些是错误。具体对应的策略是“不A不B”,通过计划兼顾变与不变。
3、项目管理的规范与灵活的矛盾
从管理者的角度,他们希望增加对项目的控制,尤其是老板,他是出钱的人,每天看着大家热热闹闹,他想要的东西不知道何时才能拿到,每天大家在干啥他也不清楚,其实老板的内心是恐慌的。但对于团队成员来讲,他们非常讨厌繁文缛节,各种流程,各种报告,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会影响“干活”。
图11规范 V.S. 灵活
传统的重量级管理体系例如ISO、CMMI、6西格玛等等都是特别强调控制,而敏捷则强调灵活,接受和拥抱变化。到底是灵活好呢?还是规范好?对于管理上的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那就是“不一定”。
一个失控的项目肯定不会有好结果,一个刻板毫无弹性的项目,只能逼着大家演戏给老板看。读者在阅读了大量敏捷的书籍之后得出了一个结论,所谓敏捷并不是要大家不要规章制度的“裸奔”,而是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应该灵活到何种程度?应该规范到何种程度?那么如果拿捏这个尺度呢?敏捷找到了一个“中”作为判断的尺度,就是“用户价值”。另外敏捷利用短周期迭代的方式很好的平衡了变于不变之间的矛盾;通过可视化的沟通手短,让管理者时刻能够看到项目的进展;通过快速交付获得客户和管理者反馈。
所以不要把敏捷和传统的规范做法对立起来,他们本来都是解决问题的手段而已,例如CMMI2.0版本就大量引入了敏捷的实践,《PMBOK指南》第6版也加入大量的敏捷的内容,2019版考纲中也大幅增加的敏捷的考查内容。敏捷这种对管理规律的重新认识实际上采用的是“亦A亦B”的策略。
4、项目核心领域的内在矛盾
在《PMBOK指南》中涉及到项目管理的十大知识领域,也就是搞好项目管理要解决的十个核心问题,其中整合知识领域已在本节第一段说明过了,现在说明一下其他九个知识领域。
图12 项目管理十大知识领域
1)范围管理的核心矛盾是“取和舍”。也就是管控好要做的和不要做的,立足要做的,去掉不要做的。适用于“A而不A’”的策略。
2)进度管理的核心矛盾是“快和慢”。也就是要平衡好工作进展的快和慢,可以通过一系列的里程碑来控制项目的节奏。适用于“不A不B”的策略。
3)成本管理的核心矛盾是“俭和奢”。也就是处理好成本多少的问题,成本太少进度和质量会受到影响,成本太多项目的利润后受到影响,应该精打细算,恰到好处才行。适用于“不A不B”的策略。
4)质量管理的核心矛盾是“好和坏”。也就是质量高低的问题,质量不能镀金,立足于客户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达到符合要求、适合适用即可。适用于“A而不A’”的策略。
5)资源管理的核心矛盾是“仁和责”。项目是由具体执行工作的团队成员完成的,团队成员的能力和团队整体氛围会对项目绩效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通过“仁”的思想处理好团队成员的关系,通过“责”的分配来明确团队成员的工作担当,这样项目最终的绩效才能会好。适用于“亦A亦B”策略。
6)沟通管理的核心矛盾是“听和说”。沟通主要解决的是信息的处置(包括收集和发送),而要保证沟通的效果,反馈是最重要的手段。作为项目管理者要善于倾听团队成员的反馈,才能掌握项目的运行情况,才知道该采取什么措施来解决项目上的问题,在没有真实信息情况下,做得任何决策都是盲目的。适用于“亦A亦B”的策略,既要说,也要听,二者必须兼顾。
7)风险管理的核心矛盾是“弊和利”。所谓风险管理就是要权衡利弊,抓住机会,规避和减少威胁。一件事是机会还是威胁,并不取决于这件事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的风险态度,威胁可以转化成机会,机会中存在威胁。适用于“亦A亦B”的策略。
8)采购管理的核心矛盾是“买和卖”,虽然我们平时从事项目工作更多的体验是作为乙方,但是项目组很多情况下无法独立完成所有甲方所需要的构件。项目有时也需要从组织外部或项目外部采购产品、服务,那么乙方摇身一变就成了甲方。所以项目从业者既要会卖,也要会买,适用于“亦A亦B”的策略。
9)相关方管理的核心矛盾是“向和背”,影响项目的人或团体,受项目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项目的相关方。他们支持和反对项目的程度可以决定项目的成败,所以项目相关方管理最需要解决的就是“人心向背”的矛盾,对于相关方要遵循“全部识别、尽早参与和重点管理”的原则。由于相关方的多样性,所以矛盾也是多样性的,所以五种中庸的策略都可能用到。
小结
管理是一门专业特点很明显的学科[8],它不应该成为文学、经济学、数学和心理学的附庸。一个武术门派之所以能够成为“门派”,是因为它有着区别于其他门派的对于用力和技法等方面的独特而又系统的理解,一门学科也同样如此。管理固然与文化有关,与数学有关,与心理学有关,但是如果只是把这些知识零零碎碎的拼凑在一起,也不可能得到一门有灵魂的学科。我们通过深入研究包括国学在内的相关学科,追溯管理的本质,寻找管理最底层的认识论和逻辑结构,才能坚定方向,一以贯之,才能以不变之规律,应对变化之现实。
参考文献
[1] 《礼记•中庸》
[2] 《论语》
[3] 《易经•易传》
[4] 《中华文化十二讲》,钱穆,九州出版社
[5]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宋],中华书局
[6] 《说文解字》,许慎(东汉)
[7] 《三生万物》,庞朴,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8] 《太极逻辑》,丁荣贵,中国电力出版社
[9] 《老子之道》,白云先生,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10]《人心与人生》,梁漱溟,上海人民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