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了朋友,中午我们去万达吃鱼,百岁山的鱼汤确实很好喝。席间,我们闲聊,因为最近我们有几批货要出到台湾,那边做一些后道加工,然后再出到美国。
聊着聊着,我们的关注点就放到了台湾。聊到台湾的局势,那里的经济,工业,人文,消费水平工资水平等等。我说,台湾跟大陆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台湾民众对大陆有很多偏见和误解,无论民主党还是国民党掌权,都没有与大陆处理好关系。朋友说,国民党当选的话,关系会好些,至少成人九二共识。不过去年开始,台湾自由行被取消,现在我们去台湾也都没那么方便了。去年香港的动乱,给台湾的影响也比较大,因为香港是一国两制政策的典范。如此看来,祖国统一大业,任重道远。
朋友在台资工厂做了20多年了,对台湾人文还是比较了解的。我们谈到台湾人做事勤奋,很务实,讲究诚信,关系不比我们国内酒桌上这么复杂。
后来,他给我讲了几个台湾人的故事。
台资工厂在大陆被吞噬
林老板是台湾人,10年前来到大陆,在江苏投资办了小汽配工厂。厂房设备,一切准备就绪,大约投资了800万。公司正常经营后,林总将所有的生意交给他的小舅子陈某打理,自己回台湾去了,很少来工厂,只是偶尔关注一下财务报表。
这小舅子陈某也是台湾人,欣然接受了林总的委任,来到大陆管理工厂。陈某脑子很灵活,上手很快,第一年工厂就盈利了,年底,林总看了财务报表,对陈某赞赏有加,从此更放心地将这边工厂的事务全权交给陈某打理。
这样平静地过了几年。有一天,陈某跟林总反馈,这几年市场行情不好,公司一直亏损,目前公司资产已经损失得差不多了,难以为继,看来只能转手廉价卖给别人了。林总这才仔细地翻阅公司几年的财务报表,每年都有100多万的亏损,很难以置信,小小一个工厂,怎么至于亏损这么多。但是他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大陆去调研或寻找盘活工厂之策。最后就委托陈某把工厂卖掉处理。陈某将工厂以200来万的价格卖掉了。
你猜,工厂卖给谁了?陈某暗箱操作,以极低的价格自己买下这个工厂。
工厂何以每年亏空?原来是陈某远离台湾,离开家人,来到江苏的工厂。很快他就在这边又找了个女人,过起了家外有家的生活。然后按排这个女人去工厂做了财务,本来心术就不正,再经高人指点,狼狈为奸做假账,几年之内做空了公司,所有的钱都进了自己的腰包。林总,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做了冤大头,白白亏了上千万。
这事出在大陆,然是台湾人所为,可见台湾人的品格也有卑劣至此的。
还有另一个故事。
台湾有家,大陆有家
20年前,他们台资企业都是资本雄厚的。在大陆的台资企业,他们不喜欢聘用大陆的人来管理企业,即使大陆人的工资待遇可以低很多,能力也不比台湾人差。可是他们根深蒂固地认为,大陆人不可靠,诚信度不高。所以他们宁肯花大价钱请台湾那边的人过来管理。
这个台资企业是做电子技术行业的,工厂在大陆南方。他们的中高层全部是台湾人。在那个年代,给我们大陆员工发的每个月生活费是300-400元,但是公司给这些台湾过来的人员每个人发放的生活费却是1500元,另外工资也是相当高的水平。
这批过来的台湾人,生活是相当好,公司给的待遇足够他们天天下馆子,晚上再出去找找乐子。一段时间之后,这批人基本在本地都找到了相好的女人。天高皇帝远,台湾的老婆也是不会知道的。这些男人们起初也都是抱着玩玩的心理,打发在异国他乡的寂寞时光。
可是他们中有一个人赵氏和那个女人却正儿八经地过起了家庭生活,并且生了一个儿子。台湾有家,大陆有家,起初他感觉很享受很刺激。之后,两边的家庭重担,两边的压力,让赵氏苦不堪言,然,悔之晚矣。
两边隐瞒,两边哄骗,这样的日子过了几年,赵氏实在撑不住了,无力去解决,活得生不如死。他只能硬着头皮,把两边的家庭人员全部召集到一起:台湾的父母,台湾的妻子和三个女儿,大陆的妻子和儿子。所有的事情全部坦白。最后说:现在就这么个情况,错是我的错,但是我也实在没办法了,你们看怎么办吧?.......最后的最后,这个男人,在台湾的家中,失去了妻子和女儿们的尊重;逐渐地,他在大陆的家里也变得不再那么受欢迎。毕竟,人言可畏,毕竟,社会的道德准绳,在那里。
他大倒苦水:我本来也没想再成立家庭的,只是逢场作戏玩玩而已。都怪老妈,非要我再给他们生个孙子。孙子有了,我的正常生活,也到头了......
这些年大家都说台湾的文化,台湾人的素养比大陆好。可是呢,也不见得,人品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