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宁夏,不管哪个媒体,向来都是以只言片语带过宁南地区,甚至闭口不提宁南地区,从来只在宁夏平原周围着墨,那你们为什么不把标题改成“宁夏平原及其周围地区”呢,你们的意思是宁南地区不属于宁夏吗?
不管从地理还是人文,宁南都与宁北差异巨大,但从来各有千秋,甚至在某些方面宁南地区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要厚此薄彼呢?因为我们穷吗?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六盘山不管在地理上还是历史人文上,从来不输于“踏破贺兰山阙”中的贺兰山。尔等所谓“袖珍宁夏,其实‘大有乾坤’”,为什么只写贺兰山不提六盘山?
“东函谷,南崤武,西散关,北萧关”,这是长安门户的固原。西夏侵略,固原首当其冲,党项人杀我先民、掠我牲畜,我的先民以血肉铸关,死伤无数。“萧关逢候骑,都户在燕然”,“多今未部曲尽,白首过萧关”,宁南哪里输于所谓“西夏兴庆府”?
宁南地区设郡设县远比宁北早,出土文物远比宁北多。四大名川“河、江、汉水、湫渊”,秦王投《诅楚文》于朝那渊,此渊就在彭阳;针灸鼻祖皇甫谧家就在彭阳古城;“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榜上有名,考古学家总结为五个最西北:最西北的西周早期封国都邑城址、最西北的西周早期诸侯级墓葬、最西北的甲骨文发现地、最西北的原始瓷器出土地、最西北的铸铜作坊遗址,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城。你们若在宁夏各地的博物馆转一转,肯定会惊奇地发现,彭阳博物馆和固原博物馆远优于宁夏博物馆。尔等所谓“宁夏自古文化多厚重”,为什么对以上种种闭口不提呢?
既然是“宁夏远不止五宝”,你们何以体现远不止五宝呢?宁南地区作为宁夏的组成部分,其中的地理特产难道不算人民的宝贝吗。
且不论什么地理、什么文化、什么历史、什么特产,就单说你们写下的这句话:“宁夏土地的天然供给,已然让宁夏人衣食无忧、尽享天伦!”我就想问问宁南真的富裕了吗,真的“尽享天伦”了吗?
宁南的农民没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的黄河水,只有十年九旱,只能眼巴巴望着地里那枯黄的玉米。
宁南的农民没有享受过“宁夏平原、塞上江南”的田连阡陌、风调雨顺,宁南的农民只有东边一点地、西边一点田,在散乱的土地里过着零碎的日子,哪怕是一阵寒流都足以让粮食作物颗粒无收。
每当我沿着福银高速回家时,无不艳羡路旁平原的广袤无垠,那么多的土地竟能一片连着一片,这种起来得多方便,地这么广、这么平也就算了,还有黄河水来灌溉,宁南地区的农民只能看老天爷眼色。是宁南农民不想富裕吗?是他们不想“尽享天伦”吗?恐怕非也。
你们说:“多少年来,由于土地贫瘠,环境恶劣。‘三西’地区(甘肃河西、定西和宁夏西海固),民众生存极为困难。特别是西海固,风、沙、烈日、苦水、闭塞、酷暑严寒,统治着这一片广阔的不毛之地,1972年联合国粮食开发署将其定义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所以呢?西海固富裕了吗?
你们文章里大书特书的、所谓的“天赐富贵”,西海固没有见过,从来没有“接住”过,西海固从来只有“天选荒地”,而且贫瘠伴随着劳苦大众的一生,从来没有实现“逆天改命”。
在我看来,宁南就是穷,你们关注也好、不关注也罢,且不论其他自媒体在科普宣传宁夏时有意无意规避宁南,你们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岂能如此草率地说“宁夏,这泼天富贵接住了!”,又岂能把宁南置之不理,既然如此为何不把标题改成宁北或银川?
噫!每每看到宁夏旅游攻略只是银川旅游攻略,宁夏科普只是银川平原科普时,何尝不倍感凄凉,如此也就罢了,“小刀划屁股”——今日倒是开了我这个没有接住“泼天富贵”的山狼的眼了。
(文字/晓阳泽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