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阅读《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这周工作实在太多,以致都不能好好看书,好好学读书笔记,周末还要加班,真希望能早点把那些东西都做完,好交差。
阅读笔记二:
今天看到了71%,刚好看完第五章“向未知的无限逼近 修炼思维,成为真正的利器”。这部分是说如何锻炼思维能力的。开篇第一句话“只要最后能够作用于现实的学习,才是唯一有效的学习”,深得我心。
我的理解
-
过滤信息的四个途径
这个时代,我们获得的信息不是不够,而是太多,如何才能有效过滤无价值信息,作者给出了他个人的建议:- 精选可信赖的信息源
- 不追逐当下流行或过热的信息
- 重事实信息,轻观点和评论
- 定期闭关,屏蔽外界纷扰
仔细分析,会发现这几个建议对于这个碎片化阅读和学习的年代特别适用,转化一下就是关注有价值的公众号和APP,事出反常必有妖,分清事实和观点,定期远离手机。简单,但有效。
-
简洁
这与之前说的归纳不同,适度的简洁能够增加内涵,我们对过滤后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纯,然后通过文字或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简洁的含义。因此,文章或者讲话稿都是要进行修改整理的,笔记侠RTG课程学习法的T就是整理,将课程演讲者多余的语气词和重复的语句删掉,简而言之就是不需要的东西就删掉,能一句话说清楚就不要用两句。
寻找简洁的常用模式:- 基于深入了解的删减
- 基于深入了解的浓缩
- 基于深入了解的模式化
当简洁的思维跟原有的知识拼接在一起时,往往会看到以往没见过的风景。
-
产生灵感
灵感的产生一般而言都是分为发散和收敛两个阶段的,但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们常常只能做到发散(天马行空),或只能做到收敛(固有思维),或者两者同时进行(思维混乱)。那正确的步骤或方法应该是怎样呢?书中提到詹姆斯·韦伯·扬的理论:- 尽可能搜集原始资料
- 重复咀嚼原始资料,构思初始创意
- 中止(不是终止)有意识的思考,启动潜意识思考
- 随时准备迎接灵光乍现的时刻
- 加以改造、完善,使之切实可用
是不是跟大家想的一样,其实我们经常开会时说的“大家畅所欲言”就是发散的过程,“我们总结一下有用的几条”就是收敛,找到可以落地的观点,这就是灵感的流程化处理。
如果收敛后的观点还是很多,怎么办?参照第二章“选择”里的方法进行筛选。
-
图形化思考
去年开始,我就对思维导图非常感兴趣,虽然还在入门,但已经帮助我很多整理思维和提高记忆力。图形化其实是一种很自我的表现形式,也没有定则,理论上自己看懂就行,不过如果需要跟他人分享的话,则需要将内容表达得更直观,并减少可能引起误会的词语。 -
乔哈里视窗
乔哈里视窗是我们常说的沟通视窗,以我知道或不知道,他人知道或不知道为横纵坐标,划分为四个象限,用于分析信息的透明性,减少交流盲区。书中更进一步,将乔哈里视窗拓展到更广阔的决策策略,特别是对开放性的问题,往往有特别的效果。- 抽象出尽可能完整问题的维度
- 对每一个维度通过取反、细分,找到更多的表现值,构成维度矩阵
- 给矩阵每个维度打分
不过缺点也很明显,就是工作量大啊。除了这个方法,凭直觉也不是不错的方法。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