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熊妈打卡·阅读理解】

【熊妈打卡·阅读理解】

作者: 熊妈侯蕾 | 来源:发表于2018-11-21 22:52 被阅读20次

【阅读理解课·第1.3讲课后实践】

这是2018年11月21日“崔律精时力之阅读理解课”系列第1.3讲的课后实践。

<实践事项>

再次修改昨日对《少有人》片段的重述(写在下面第5点)。

<实践日志(记录)>

1.我在本讲中的收获:

【熊妈打卡·阅读理解】

1.几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一个是在打卡回顾中崔律提到的一个例子:最高法院的法官做判决出现争议时,会通过朗读合同原文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细节。我一直相信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虽然现在我少有多次的重复阅读的经历,但依然对此深信不疑。这背后的原理应该是量变积累引发质变的过。就像语音写作写到3万字以上的时候,会出现一些原先你根本就没有想过的灵感,他也不会在写第一个1万字、第二个1万字的时候出现,有一些内容就是要等到量积累得足够之后,才会愿意浮现在我们的眼前。

反复去朗读原文,能更容易的看到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实意图,从这一点上讲文字是很奇妙的,它能够清晰的容纳我们背后留下的感受和想要表达的观点,但想要get到另一个人通过文字表达的这些内容,却需要一个反复去理解和识观察细节的过程,这个过程通过朗读会更容易实现出来。

现在我的朗读经验大多数来自给孩子读故事,经常会出现词组的两个字的读翻了、丢了一个字、加了一个字的情况。这说明我们脑海里面有一些固定的程式,它会影响我们理解别人的东西。

结合到今天讲到的阅读理解的第二个技巧,中立客观的原则:获取、理解信息的完整性也是倾听的首要条件,我们要完整的理解内容,首先要去倾听作者通过文字表达出来的意图,也就是说要一字不差的把原文的内容读出来。甚至需要读两遍三遍甚至更多,才能够抛下自己原有的那些已经进入程序记忆的条条框框,让有机会看到作者原本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

2.抓到关键词以后表达自己理解的内容要有层次感。看到崔律表达的倾听的三个层次以后,我忽然发觉,即使同样是层次的表达,不同的层次设置方法也会带来完全不同的效果。我在第一天重述《少有人走的路》原文时,也尝试划分自己的层次,但是跟这种清晰的123层聆听的划分方式还是会有很大不同。原文中并没有明确的提到第一层聆听,也就是耳朵作为器官功能的作用,但是这个内容是隐含在有选择的倾听和真正的倾听含义之外的。崔律能够从中提炼出耳朵的器官功能,这一个一层聆听的点,是因为她透过文字的表面读懂了作者隐含在语言表达背后没有说出来的话,这就是我们在教练技术中常说的三层聆听啊——听到别人没有说出口的言外之意隐含条件。

2.今日实践与修改中的亮点:

今天我和葫芦爸爸在讨论倾听这部分的时候,出现了一些分歧,他认为这种重述越简单越好,这个片段说到的倾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关怀大于一切。

这是一种观点和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的是不同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判断,他想表达的是他对于这个片段的理解和高度概括,在这个过程中传递了他对倾听已有的理解是比较深入的,所以能够通过这个片段的描述跟自己以往的感受进行链接,并且高度提炼。

我跟他的不同点在于,我认为重塑不仅仅是给自己总结片段的内容,让自己便于理解,还包含通过我的翻译让更多的人了解片段的内容,理解作者的原意,这样一个使命。我们不并不能肯定其他人也有跟我们一样的对倾听的背景信息的足够了解,所以当他们看到关怀大于一切这一句话时,并不能自动还原出关于倾听要求的,基于爱,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对方身上,促进彼此共同成长和自我完善,这一系列原文中提到,但被我们概括在简短的话语中的意思。

在看到同一个内容时,不同的人因为背景信息的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理解,比如我在实践的过程中专门把老公叫过来,把这个片段的内容分享给他,他首先想到的就是站在说话人的角度去做区分,有一些人说话是为了倾诉,而有一些人说话是为了教育别人命令别人,后者就不能要求别人以爱的出发点去倾听,因为当这些人在教育出于教育来说话的时候,听者必然带有防御的心态,不可能放下自己的观点,心甘情愿的回应说教者。

好像过于限于倾听这个话题本身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自己体会到的亮点在于听到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个话题有不同的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拓宽思路,即使我在听完以后依然觉得自己原先的思路是对的,也可以找到更多的发散点去延伸自己对偏远内容的理解,比如说和葫芦爸爸以及老公的讨论,就让我对于这个片段的内容,它适用的范围,它的前提条件有了更全面的理解——这就是交流讨论带来的好处是一个人抱着脑袋在那里想,想不出来的。

3.我的疑问(周六答疑) :

4.其他想说的话(如有):

5.我第3版的重述(可选):“我读了一个书中片段,我来给你讲讲:

虽然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用到倾听这个词,但是在用这个词的时候,表达的含义却有两种不同的情形。

一种倾听,听到的是对方说话的字面意思。此时我们内心有非常清晰的自己的观点和目标,听对方的字面意思只是为了找到和自己内心目标契合的部分,让自己能够更好的掌握对话的主动权,这个时候我们的关注点全部都在自身。这样的倾听是一种有限的倾听,他是为了满足自己而去向对方获取信息,是一个索取的过程。

而真正的倾听是要放下自己内心的观点和目的,把关注点全部放在对方的身上,尝试体会对方的感受。作为一个脑海中时刻充斥着各种念头的活生生的人,让我们放下自己的观点是非常艰难的,因此要保持一段时间,把关注点从自己放到他人,会相当耗费精力,因此也不是很容易就可以做到。

因为不容易,所以做到需要的条件就会比较高,这就是我们足够爱对方,并且有意愿和对方共同成长,彼此完善自我。

抱持着这样的目的,我们愿意付出努力经历这个艰难的耗费精力的过程,实现真正的倾听。而一方的努力也会被另一方看到,当感受到这种倾听时,对方会更加信任,敞开愿意说出更多内心真实的感受。这是双方彼此成就共同提升的过程,也是我们付出努力付出爱所得到的回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熊妈打卡·阅读理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oh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