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微信朋友圈一出来,这个圈子就很有意思了。最初,这个圈子的作用仅仅是晒晒而已。人们把它作为生活的脚注,再加上现在的人,都比较推崇个人价值,于是,朋友圈这个彰显个性的平台就与我们密不可分了。
本来以为它是一个安静的“万人博览会”,哪知道它却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大农场,人们在这里晒着各种五谷杂粮。
第一类,晒美景、美食、美人、美事的。这一类在微信朋友圈最开始的时候多。哪里有个什么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只要自己觉得好,都会分享出来,告知朋友们,这不仅起了推荐广告的作用,也还有凡尔赛的意思,委婉地向别人展示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艺才能。至于别人的羡慕嫉妒,隔着屏幕都可以感受得到,这种心理满足最让人舒适了。
第二类,晒糗事。比如,感冒发烧输个液打个针啥的,还有开车刮蹭打架的,自己的,别人的,能晒的都晒。这类糗事,只是自己生活的调味剂,别人的糗事也把它当做自己生活的调料,把它晒在这里,就像搞自助餐,有按需自取之意。这类晒,只要不把别人的真不幸当乐事,还确实是不错的调味品。
第三类,晒爱心晒良心的。比如哪家的猫狗丢了的话,只要在朋友圈里一招呼,呼啦啦的爱猫人士爱狗人士都会转发,这种方式比自己找有效。猫狗如此,有些老人丢了的,有时更是以火箭般的速度传播出去。这种寻找方式,应该是这个圈子对于生活的实际效用了。
第四类,晒个人情绪的,比如“天空暗了,我把白云丢了。”这样一句无头无尾的话,再配一张美丽飘逸的白云,还真有几分诗情画意。这种情绪要么就是个人感情或者人际纠纷。这种事又不好明说,但又总想说,既怕熟悉的人知道,又怕他们不知道。这种纠结心理怎么办呢,朋友圈里甩出这么一句话来,那些好事者自然会去琢磨,这个圈子就涟漪阵阵了。如果真不想让别人知道的事,要么就屏蔽你不想让他知道的人,要么干脆就不发出去。如果你要说这是你写的诗,那好吧,算我不懂诗。
第五类,晒产品的。这一类,现在圈子里很多。买衣服的,买水果的,买房子的,搞美容的……只要你有东西卖,这个圈子就是免费的广告区。自从这一类“晒”出来之后,微信朋友圈就跳出大农场的范畴,变成了一个自助商场,产品随便看,随便选,有些时候,你多看了一眼某个圈子,这个圈的主人还会主动跳出来和你打招呼,冷不丁把你吓一跳。
各种产品晒,最初就是拍个照片,夸两句产品怎么样,现在的文案也是了不得,让你在逛自助商场的时候,脑袋上被别人种草了都不知道。下面就是一个买衣服的圈子文案:
不要计算一件衣服多少钱,要计算青春还剩多少年,万物都在上涨,唯有青春在下降,你对自己好点又何妨?
这个文案,没有明说喊你买东西,但是,青春的价值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贬再贬,你坐得住吗?唯有衣服可以解此忧。这类广告很多,悄悄地就把你逮住了,而你却浑然不知。厉害呀!朋友圈有江湖味道了。江湖险恶,闯荡需谨。
这个圈子之大,功能之多,它正向深广方面快速发展,不知你在这个圈子里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
如果仅仅是看这个圈子,还是比较轻松的,只要把自己头上的地盘看好,别人来种草的可能性不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