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名词解释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是指经济蛋糕的大小,而平等则是指如何分割这块蛋糕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的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家和家庭在物品与服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社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某个经济活动小群体)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服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循环流量图: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生产要素:企业用劳动、土地和资本(建筑物和机器)这些投入品来生产物品和服务。这些投入品被称为生产要素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让做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的学科
实证表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规范表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反向因果关系
绝对优势:一个生产者用比另一个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进口品:在国外生产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出口品:在国内生产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市场: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减少的两种物品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
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与需求量
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
供求定理: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弹性: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其某种决定因素的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人们如何相互影响
原理五: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服务的能力
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