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绍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1980)《论不服从》作者,原籍德国法兰克福,1932年弗洛姆赴美,随后定居美国,并且改入美国籍。他既是弗洛伊德的学生,又是马克思的信徒。以现代学术分科的眼光,弗洛姆可以同时被说成是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社会学家、社会哲学家、伦理学家甚至宗教思想家。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作品简介
一个有信仰的君子如何说“不” 《爱的艺术》作者艾里希·弗洛姆经典作品。人类究竟是否有未来,文明究竟是否会终结,端赖我们是否秉持怀疑的能力、批判的能力和不服从的能力。——艾里希·弗洛姆。在《论不服从》这本文集中,艾里希•弗洛姆清楚说明了“服从”和“不服从”究竟意味什么:服从人性和人道社会的目标,不服从各种偶像和政治的意识形态。他的论述至今仍有相关意义:反对盲从因袭,对司空见惯的“陋识”部分持批判的立场。弗洛姆的洞见结合了社会和政治现象所获得的心理学,促使他在一段时期内支持美国社会党,投身和平运动,呼吁采取裁军步骤。在这些活动中,他对各类人云亦云的“常识”以及官方的政治话语实践了他的不服从态度,他所服从的是心智健全的思考方式,与阿尔伯特•施韦泽、伯特兰•罗素等先知哲人们秉持的理念一脉相承。
作品序言
在本文集中,艾里希.弗洛姆清楚说明了“服从”和“不服从”究竟意味什么?服从人性和人道社会的目标,不服从各种偶像。他的论述至今仍有相关意义。反对盲从因袭,对司空见惯的“陋识”部分持批判的立场,依然应该是我们的主要宗旨。结合社会和政治现象所获得的心理学的洞见,促使弗洛姆在一段时期内支持美国社会党,投身和平运动,呼吁采取裁军步骤。在这些活动中,他对各类人云亦云的“常识”以及官方的政治话语实践了他的不服从态度,他所服从的是心智健全的思考方式,与阿尔贝特·施韦泽、伯特兰·罗素等先知哲人们秉持的理念一脉相承。本文集中所有的文字均曾在书和期刊中发表过。我们首次将这些文字汇编成册;艾里希.弗洛姆对和平和人类生存的殷忧和热忱跃然纸上。在此我谨向襄助本书出版的所有人士致谢。
核心内容
《论不服从》这本书的中文版总共139页大约10万字左右。小编会用大约5000字转述书中精髓,再用1000字解读总结给各位亲!下面小编将为亲转述这本《论不服从》。这是一本社科类经典,有人认为这本书是部哲学著作,小编认为这是本心理学著作。至于定位是否准确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生在世,总是有很多奔忙和烦恼,工作也总有许多波折,我们总是焦虑不安。
我们有时候踌躇不决和迷茫,今后的路该怎么走,一边又忍受着无数人对我们的指手画脚。碰到这样的事情我们更多的人表现出无所适从,常常软弱,这些烦恼在在本书作者的眼里都是现代病。在
《论不服从》书中作者深入的剖析了人类的这些现代病,同时他还阐述了以下等等问题。生活当中,我们把服从和不服从,作为人与人交往的基本的心态,什么是我们应该服从的?什么都是我们不应该服从的呢?在人类的发展历程当中服从和不服从意味着什么?在现代社会,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消费和财富,我们怎样才不会成为一个只有靠消费才能填满自我的空虚和焦虑的人?我们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完整和健康的人?
《论不服从》这本书从是在弗洛姆辞世一年之后出版的,是弗洛姆多篇重要论文的集合,其中的最著名的一篇是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下面跟随小编的引领,一起翻书走近这位心理学大师的内心世界去了解这本书最有价值的内容。小编将本书内容划分了三个部分展开解读,第一个部分是什么是应该服从的?什么是不服从的?第二部分是现代人如何对待消费和财富?第三部分是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
第一、什么是应该服从的?什么事我应该不服从的?
本书作者认为,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想要维持心智的健全,就必须和其他的生物在一个共同体当中去生活,与他们发生关联。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每个人在社会当中都要和其他人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让一个人恐惧的是和同伴彻底隔绝,被同伴而完全排斥,相比被排斥的恐惧,人们更容易去承受对死亡的恐惧,这也就是说,被排斥比死亡还让人感到不安。
弗洛姆曾在另外小编解读过的两本书《逃避自由》《爱的艺术》,阐述了人对孤独感的逃避,就跟本书上文说的人渴望和他人发生关联,其实意思是差不多的。作者认为,对孤独感的逃避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和精神需求的前提,他分析一切问题都是以这个观点为出发点,可以说理解了这一点也就理解了大师弗洛姆的理论基础。一个人在和其他人发生关联的过程当中,通常会产生两类常见的关系:一类人害怕被排斥、被隔绝,他们倾向于跟从别人的意见。另一类人倾向于利用第一类人的恐惧心理,去支配第一类人,让第一类人从属于他。
(1)第一类人:从属者,从属者会为了维持一段关系,无条件的放弃自我独立性。
(2)第二类人:支配者,支配者会侵占从属者的独立性。
我们当今社会又有多少人曾经或者现在就处在这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当中?应该说这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关系里的双方都失去了各自的完整和自由。随着时间的推移,貌式互为依靠的状态也就成了互为制约的枷锁,在这种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当中,自由和独立是不存在。一段感情关系里,如果只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双方就没有办法互相提供真实的认同感,这种情感的结局往往就是两败俱伤别无出路。
【案例】在希腊神话里,普罗米修斯从太阳神阿波罗手里盗走了火种,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尽管他因此受到了宙斯的处罚,但是他依然自豪的宣称,我能被铁链锁在悬崖上,也绝不做诸神驯服的仆人!我们认为,就是因为普罗米修斯的这种不服从,人类历史才得以书写。
举例普罗米修斯的故事并不是说不服从就值得我们一味的赞扬,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服从而不知道不服从,那他就是一个奴隶,但是如果一个人只知道不服从而不知道服从,那他就是个刁民。我们常说的“穷山恶水出刁民”是什么意思也都知晓,刁民的不服从行为是出自怨恨和愤怒,而不是出自信念和原则。
敲黑板了!我们应该服从什么?应该不服从什么?首先,小编这里引用书中解析的服从概念,服从有两种:
(1)非自主性的服从
非自主性服从指的是对他人,对机构和权力的服从,它是一种屈服行为。非自主指的是人放弃意志或者判断的一种权利,让外部的人物来替代自己执行或者判断。
(2)自主性的服从
自主性的服从是对自身理性和信念的服从,这是一种肯定自身的行为,如果你的信念和你的判断是发自内心的,那你就是这样的人,你遵从这样的信念和判断来过你自己的生活,这就是真实的你做出的选择。
自主性服从和非自主性服从,对比之下有着天壤之别。清晰了两种服从的概念我们该怎么区分两者哪些自主性服从?哪些是屈服?作者弗洛姆认为,区分两者的方法是,你要鉴别你所服从的权威,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
【案例】师生关系和奴隶主与奴隶的关系,表面看两者都是建立在一方接受另一方的指令的基础之上,但是显然这两种服从那是不一样的,师生之间的利益在理性的状况之下,那是完全一致的,老师可以从学生的进步当中得到满足,相反学生的失败也是老师的失败。反观奴隶主和奴隶的关系,他们的目的显然是不一致的,奴隶主是希望尽可能从奴隶身上去盘剥,获得越多越满足。而奴隶却是要尽可能的去保护自己的诉求,希望能得到最低限度的幸福。
对比就可得出结论:奴隶和奴隶主之间是对抗的关系,一方有利的时候,另一方必定是利益受损的,因此要判断接受命令的一方究竟是自主性服从还是屈服,那就要看发号施令一方的权威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现在我们应该能明确的知道弗洛姆所倡导的不服从,实际上是对非理性权威的不服从。在现实生活当中,很多人会倾向于服从权威,让权威替自己做选择,无论这个权威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因为他们觉得这样自己就能获得一些安全感,就能变得强大起来。
【案例】德国纳粹高官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审的时候,他供认了自己杀害犹太人的全部罪行,但是却依然毫无愧意的为自己进行无罪辩护,很明显,如果历史再次重演,再次发生战争,还会出现同样的情景,阿道夫•艾希曼依然会犯下同样的罪行。对他而言,那些被杀害的男女老少都只是一串数字,他选择服从上级,但是却背叛了他的理性。
相比之下,不服从非理性的权威,不但需要你具备鉴别权威的能力,还要求你必须要有一点勇气,他甚至要求你能够忍受孤独,忍受误解。我们还可以把对于权威的判断拓展到其他的方面。比如说,我们父母的指令未必都是理性的权威,这些指令可能包括你大学应该读什么专业,你的兴趣爱好应该是什么?你的伴侣应该怎么选等等。
控制欲强的父母对子女的干涉会更具体,只有当一个人成长为完全成熟的独立个体,拥有自我思考和感受能力的时候,才具备真正的勇气和能力来辨别什么是理性的权威,什么是非理性的权威。不服从的能力有多重要呢?弗洛姆认为,重要,并且非常重要!人类究竟是否有未来,文明是否会终结,都依赖于我们能否秉持怀疑和批判和更服从的能力。
当一个人做到既不从属于他人,也不支配他人以后,这个人难道就是健全就是独立的人吗?弗洛姆认为,并不是这样的。当今世上的大部分人还没有充分的完成出生的过程,就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怎样才算是完整的出生过程?弗洛姆认为,就是独立进入主动和创造的状态。本书指出,一个人要重新找到安身立命的根基,才算充分的完成了出生的过程。究竟是什么阻碍了大部分人完成所谓的出生过程?在下文的第二部分将找到答案。
第二、现代人如何对待消费和财富?
我们可能不太理解,完成出生的过程和财富消费有啥关系呢?小编先从作者弗洛姆对现代人的定义解析,首先,提出了消费人(购物狂、剁手党)的概念,这是物质丰富之后,在特定时代下才出现的一个特有名词。简单来说,消费人(购物狂、剁手党)就是一种靠消费而存活的人。这样的人不是为了拥有物质,而是为了消费更多的物质,只有这样做他们才能够弥补内心的空虚、懈怠、疲倦、孤独和焦虑。
这一类人除了朝九晚五的工作(有的其实还不工作)之外,其他的兴趣基本上都是集中在消费上,他们不会放过任何能够消费的东西,从名贵烟酒到电影K歌,从美食到珠宝,从豪车到别墅,甚至还有世界神游和性体验及服务等等,通通都是他们消费的对象,除了消费他们的生活再也没有更多其他的乐趣了。书中作者猜测,如果问他们什么是理想的天堂?要是他们足够诚实,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象,天堂是一个巨型的百货商店,在那里他们每天都能购买到不同的奢侈品,并且还总要比其他人再买的多一点。
弗洛姆认为,大型消费产业在通过媒体广告操纵着这些人的所谓品位(其实是一堆傻逼被销售洗脑了),让越来越多的人对消费贪得无厌,人为制造的消费需求不断的涌现,好像一切都可以拿来被消费。值得我们深思的一点是,我们企业生产出来的物品就像人一样活灵活现,而我们人却像物品一样死气沉沉。美国文学巨匠艾默生就讽刺这种趋势,他说,用具端坐于鞍,鞭挞人类疾行。啥意思?我来解析一下,就是好比人类套上马鞍的马一样,驼着沉重的生存负担,过着单调重复的生活。
那么,当今社会这类消费人(购物狂、剁手党)的出现有什么问题?弗洛姆认为,消费冲动的背后,其实折射了人们内心的空虚,以及对生活的无聊感,这是一种压抑感,一种孤独感。他这种观点已经在临床实验当中得到了世界学术界鉴证和认可,物欲的贪得无厌和疯狂购物只是表象,深层的原因是患者处于精神压抑或者极度的焦虑的状态,这类人觉得自己内心非常的空虚无助,只有通过获取有形之物,才会感到一丝的心安,仿佛依附这些东西以后自己才能变得强大起来。
应该说,消费人总站在幸福的幻觉里,在无意识里陷入无聊和倦怠不能自拔,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人类消费的越多,就越像是一个奴隶,被日益膨胀的需求,束缚住了手脚。这些消费人脑残到会认为刺激和兴奋就是愉悦和幸福,以为物质舒适就是生机活力,他们把满足贪求无度的欲望当成是生活的意义,甚至恬不知耻到把满足这些欲望而奋斗变成了人类的意义和宗教信仰。可笑的是,这样永无止境的消费并没有消除这些人内心的空虚、焦虑以及压抑。
记得,《旧约全书》里有这样一句话告诫芸芸众生,希伯来人最大的罪恶是他们生活在富足之中,却并没有感到快乐!弗洛姆认为,这句话同样可以用来批评现代一大批脑残粉、“伪贵族”,尽管吃喝玩乐和兴奋刺激对人类来说是触手可及的东西,但是现代人的快乐和满足依然是少得可怜,消费人(购物狂、剁手党)如果不改变,就只能在年老色衰的时候变成一个超级消费人。这些人有大把的时间都在消费,但是他们内心却空虚无助,只能消磨时间。
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人类好像有一种特别的天性,我们下很大的工夫去节省每一点时间,可是等把时间节省下来以后,尴尬的问题跟着来了,我们却不知道该干些什么才好,于是我们再开始打发这些时间。我们的娱乐业,表面上是教我们如何去打发时间,其实是在教我们在消费娱乐项目的时候,还相信自己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很有意义的,这就意味着我们将永远陷入消费人的怪圈之中。
消费人如何才能改变自己?
弗洛姆认为,先弄清楚消费人的对立面是什么?这个问题受制于本文篇幅所限,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解释清楚的。简单来说,和消费人对立的主要是人产生兴趣的能力。兴趣这个词我们非常熟悉,但是你可能并不了解词的本意,这里就顺便解析一下这个词本意究竟是什么?兴趣这个词是从拉丁文来的,他的意思是记录某件事里面的状态,也就是说它要求我们能够超越自我,离开自我那个狭隘的包围圈。这个圈子里面有自我的抱负,我引以为荣的财产、知识,有我的家人,有我的一切。
兴趣这个词,要求我们忘掉所有这些和我有关的概念,伸出双手去拥抱一个和我相对的,在我面前的这个世界。无论这个世界是个孩子,或是一朵花,一本书,一个公益梦想,还是任何有益于社会的任何事,兴趣意味着你要积极主动参与,但不是现代社会常见的为一己私利忙忙碌碌,因为这些忙忙碌碌可能是盲目的,没有任何社会价值的。并不是说自己积极主动,就是自己想要做什么事情就随便不受限制的可以随便去做。兴趣还有真假之分,真实的兴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而虚假的兴趣的则是来自你认为自己应该有的感受。
【案例1】假如你是一个文化精英,你们会觉得毕加索的画很出色,是伟大的艺术作品。如果你一点没有这方面的素养,你的好坏概念是被外力不断的灌输得来的,你看毕加索的画的时候,其实你根本没有发自内心的共鸣,这就属于被人为洗脑被灌输的感受。真实的兴趣,是基于你真正的感觉。虚假的兴趣,只是你对一种感觉的想法,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感受。
【案例2】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报名一个业余钢琴班或者舞蹈班,一种可能是因为你的孩子主观想去学习和真心喜欢这个艺术门类,发自本心的愿意去接近它。另一种是家长认为在世俗的观念里面,钢琴和舞蹈是高大上的代名词,别的孩子都在学,家长就自私的强迫自己的孩子也应该去学,这其实并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向往它,喜欢它。即使孩子面对别人违心的说愿意学,其实也是虚假的。实际上,我在很多场合当中体验到的或许都是虚假的感觉,我们总是不断的受到一些文化灌输的暗示。
【案例3】我们的社会在给人们灌输一种观念,这种观念是:无趣是很不体面的,如果说你是一个无趣的人,你就活的很失败,还有可能没有人喜欢你。相反,成功人士都有自己的兴趣,有自己热衷的事物。
当然,我们确实需要建立对这个世界的兴趣,但是我们得在分清楚兴趣的真假以后,才能够建立自己真实的兴趣。换句话说,本书作者所倡导的是你要对自己诚实,你要清楚自己真的对什么感兴趣,去培养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跟风跟别人对什么感兴趣,或者别人说什么好,你就去做什么。
第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健康的人?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解读,在面对消费和财富这件事情上,本书作者眼里的健康状态是这样的:你不仅要认识到贫穷是一件坏事,还要认识到,也可能是一件坏事。众所周知,物质匮乏让人没有办法过上富足的生活,反过来,物质财富和权力一样,又能对人造成腐蚀,过度的财富会破坏一个人原有的分寸感,它制造出一种虚幻和疯狂的感觉,让人以为自己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是可以不受世间的规则制约的,甚至是可以为所欲为的。
在本书中,弗洛姆并不主张无限度的去积累个人的财富,以免对社会和个人造成危害。小编再强调一下这个问题,一个人要怎样才能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在弗洛姆的眼中,一个人想要完成出生的过程成为独立的人,不但要学会和世界发生关系,对世界发生兴趣,还要学会自我独立,对自我生存负责,这也就是说你不隶属于某一个人。我们因为和世界的关联,而对外部世界产生兴趣和爱。很多人社交能力很强,经济能力也不差,但他们不见得就是独立的。
本书给出了一个答案,作者认为在这个完成出生的过程里,我们要远离恐惧、欲望、压迫和暴力。除了远离这些东西,我们还要迎向一些东西,比如积极负责任的参与,关于社会公益和公民权利的决策(选举、制定制度法规等)。将每个人身上的潜力,发挥到最大限度,而且如果我们这么做,我们就能像世界哲学大师罗素说的那样,达到一种理想人生的境界,那就是:当我们走到人生的终点的时候,不会有枉过此生的遗憾,因为我们会比只追求权力的那些人拥有更大的满足,避免被空虚感所折磨,而感受到恒久不变的爱。
罗素还在他的著作《科学展望》里面说:我行将就木的时候,不会有枉过此生之憾,我在暮色当中,见过红色的土地。晨光中,见过晶莹的露珠。霜天中,见过闪耀的冰雪。我嗅到久旱后甘霖气息,我听到过风暴中,大西洋拍打着康沃尔郡花岗岩那种惊涛裂岸的轰鸣。科学有可能将这些以及其他的愉悦赋予原本不曾欣赏到它们的人。果真如此,我们便善用了科学的力量。好,这本书的精髓解读到这里就基本描述完毕,如果你对这本书内容感兴趣,不妨读读全书。我们身处智能时代,它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可能会造福人类,也可能会给人类造成各种各样的困难。不管怎样我们只能接受而无法拒绝,因为我们都一样生活在趋势的大潮中.......下面接入本书总结阶段......
解读总结
每一本书都是一个世界,有人看看大门,有人摸摸门钉,有人推开看了一眼,有人从此遨游此间。我是解读了心理学大师《爱的艺术》之后,专门找了弗洛姆的作品来解读,小编陆续解读了该作者的《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论不服从》等内容,还有一本《精神分析的危机》容小编找到书源一并奉献给热爱心理学的书友们。解读这本《论不服从》后,作者再一次给了我巨大的启发。思想家,可能并不一定做出了巨大的发明或理论,仅仅是用恰当和准确的语言表述,这就已经是非常巨大的价值。
我在此书的阅读凝练过程中,每每惊叹于弗洛姆的语言使用了恰到好处的语言,把我以前难以系统化的想法表达了出来,就好像醍醐灌顶一般解析得清楚之至。
从心理学上来说,人性的发展最应该要求政治的解放。从政治的宽容来看,不服从亦是创新发展的国家襟怀!纵观弗洛姆的作品,不难发现其一直强调的不过是人本身,即以实现人的发展为主要倡导目标。可是,我从小到大,一直有人给我说:要听话。我内心总是想:凭什么听你的?我自己没有脑子么?所以,这本书的题目也是吸引了我的要素之一。
弗洛姆的理论的出发点,是基于几个基本的人性假设,人类整体从自然中独立出来,告别了动物生存的特性,具备了理性和想象力;个体从母亲那独立出来,切断了脐带,并逐渐成为独立的个体。意识到自身的分离与孤立的个体无可避免地感受到自身的无力、渺小。人没有身陷囹圄却被自己囚禁起来。摆脱这种孤立状态即是人的基本需求之一。故而说人有关联的需要。人得到的自由愈多愈成为一个“个人”,他也愈无选择,要么通过自发之爱与积极性的生产劳动与世界相连,要么寻求一种破坏其自由及个体完整性的纽带与社会相连,以求内心安宁。
阅读中途有段时间感觉个人消费领域内容与本书跑题无关,以为是编辑插入的硬伤,后来随着精读纵深,才慢慢理解不断丰富的物质环境,是商家不断培养人对新商品的嗜好,并把这些嗜好引向产业中利润最高的领域。 简而言之,人造产品、机器、国家等等都成为了现代人的膜拜对象。 在这样的现状下,人会是怎样的呢?生活富裕,却感觉不到愉悦;消费越多,就越空虚;拥有更强大的武器却更缺乏保障,越来越信仰宗教,同时还又越来越依赖物质。 爱默生言:用具端坐于鞍,鞭笞人类疾行。
弗洛姆希望的是人通过自身的能动性将自己从这样的现状中解脱出来,使社会走向更理性的道路,恢复人的尊严,以积极地方式实现人的基本需要。使人回到马鞍上。中国当下的现实不过是,我们尽量按照自己的良心和原则来生活,在既定的条件下,看爱看的书,爱装逼的装逼,偶尔再发条朋友圈调侃傻逼一下。放下手机,该干啥还干啥,不过如此而已。
好,这本书的其它精彩文字图片,均在文后的下方,欢迎您来互动阐述您的想法,我把这本书非常实用的细节精华基本为您转述出来见上文,附加了小编个人对这本书所列心理学方面等相关问题的初步理解,您可以点击文本复制粘贴为已所有,为什么我这样慷慨?因为无论你是否署名我的作品它都是我的思想和精神,这是无法改变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有时间后缀您的想法和问题。书后我们有找时间一起切磋学习,共同进步。解读总结到这里全部结束了,就到这里吧,我们下本书再会!
作品精选
人需要有一种身份认同感。人是这样一种动物:会说“我”,会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单独的实体。尚未与大自然分离、尚未超越自然的动物则不具备这种意识,它没有身份认同的需求。脱离了自然状态的人,被赋予了理性和想象力的人,便需要形成一个关于自身的概念,需要表达、需要感觉“我即是我”。因为人不是被动地生活,而是主动地生活;因为人已经扯断了与自然一体的原始纽带,得自行作出各种决定,了解自己和邻居是不同的人,必须清醒意识到自己是行为的主体。与前述的关联需求、根基需求、超越需求一样,这种身份认同感的需求亦如此重要和不可或缺,如果一个人不能以某种方式满足这种需求,同样不能维持健全的心智。人类在与母亲、与自然切断“原始联结”过程中,即培养起自己的身份认同感。婴儿尚不能脱离母亲,尚无法说“我”,因而也未显现此项需求。只有当人构想出自己与外部世界是两两独立存在的时候,才具备区分自己与他人的意识;在牙牙学语的过程中,一般人总是最后才学会以“我”这个词来指代自己。
在整个人类种族的发展中,人对独立自我的意识程度取决于其与所在部落的分离程度以及个性化过程的推进程度。原始部落成员可能以一种“我即是我们”的公式来表达其身份认同感,尚不能以“个人”来构想自身,即无法构想自己独立于部落而存在。在中世纪,个人身份的认同即他在封建等级制度里被赋予的社会角色。农民并不是一个恰巧当了农民的人,领主也并非恰巧当了领主。他生来就是一个农民或一个领主,不可变更的社会地位的意识成为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的主要部分。在封建制度瓦解的年代,这种身份归属感发生动摇,人们遂发出“我是谁”之诘问,或更确切的提法是,“我如何才能知道我即是我?”这个问题与勒内·笛卡儿以哲学形式所提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笛卡儿是这样回答对身份的探索的:“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但这一回答将全部分量都压在了“我”作为体验我的思考活动的主体,而没有顾及到“我”在感受和创造行为过程中亦是被体验的客体。
西方文化的发展导向是这样的:创立基础让每个人都能充分体验其个性。人们通过使个人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通过教育其独立思考而非盲从某种权威的压力,寄望其能以这样一种方式感受“我”的存在,即自己本人是其所有能量产生的中心和活跃的主体,并时刻体验到这种状态。但是真正实现了这种关于“我”的崭新体验的人仍在少数。对大多数人而言,个人主义仅是一个冠冕堂皇的门面,它的背后仍隐藏着无法获得身份认同感的失落。
人们不断寻觅并且的确发现了不少真实个人身份认同的替代品。民族、宗教、阶级、职业,这些都能用以填补某种身份认同之需。“我是美国人。”“我是清教徒。”“我是商人。”这类表明身份的套语有助于人们体验身份认同感—— 其所处的原始部落身份已经消失,而一种真实个人身份认同感尚未获得。当今社会这些五花八门的身份使用通常并行不悖。它们在一个非常宽泛的意义上可称作地位型身份认同,若与旧有封建世袭残余混合使用,这种身份认同还要有效得多,一如我们在欧洲诸国见到的情形。在美国,封建的遗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社会流动性又如此深入人心,这类地位型的身份认同则自然积弱一些,而人们将身份认同感越来越多地转移到了对从众的体验上。
就我不愿显得与众不同这种情况,就我希望和其他人一样、并希望其他人也把我看作一个“常人”的情况,我亦感受自己是一个“我”。我是那个“如你所愿”的人—— 就像皮兰德娄(Pirandello)的一出剧目。这种从众与先于个人主义出现的部落认知有异,它是一种全新的群体身份认知。在这里,身份认同感融入一种无可置疑的群体归属感中。其实,这种统一和从众往往不能立刻被辨识出来,它们仍裹着个人主义的光晕,但它们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
作品目录
序言
第1章 价值观、心理学与人类生存之道
第二章 作为心理和道德问题的不服从
第三章 人本主义精神分析之于马克思理论的应用
第四章 先知与祭司
第五章 以人为重
第六章 人本主义的社会主义
第七章 保证最低收入的心理层面分析
第八章 单边裁军问题
第九章 老年的心理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