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

作者: 扬扬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3-12-19 23:06 被阅读0次

1952年的1月到6月,林徽因以《我们的首都》为总题目,写了11篇文章,向人们介绍中山堂、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故宫三大殿、北海公园、天坛、颐和园、天宁寺塔、北京近郊的三座金刚宝座塔、鼓楼、钟楼和什刹海、雍和宫、故宫等,这是一系列科普性质的文章,她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启蒙。

在1949年的3月,林徽因被清华大学聘为建筑系一级教授。1949年的5月,梁思成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林徽因被任命为委员会委员。在1949年的9月,林徽因和清华大学的10位教授接受了设计国徽的任务,我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徽是林徽因设计的。在1949年的9月30号,林徽因设计了人民英雄纪念碑。

梁从诫先生在文章中说:“母亲的一生中有一些神采飞扬的时刻,但总的来说艰辛多于顺利,她那过人的才华施展的机会十分短暂,从而使她的成就和能力好像不相称。”那个原因当然不在于林徽因自己。

在现代中国的文化界里面,林徽因也许可以算上多多少少带有一些文艺复兴色彩的人。她把多方面的知识和才能——文艺的和科学的,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的,东方的跟西方的,古代的跟现代的——全部打通,这个就是跨界。而且她的跨界不是在表面上取悦大家,而是在很多领域里面都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她是一个专业的人,梁从诫先生特意提到一点,美国的学者费正清夫妇1979年来到中国访问,曾经专门跟他见过一面,就对他说:“你的母亲的英文,常常让我们这些以英语为母语的人都感到羡慕。”她有一本厚厚的书——《图像中国建筑史》,这本书现在是这个专业里面必读的书。前沿的部分,其实一大半都是林徽因的手笔,但署了梁思成的名字。五十年代初的时候,林徽因还试图用英文为汉武帝写一个传,已经开了头,但这后来是她一生中没有能够完成的一件事。

总之,林徽因这样一个人的出现,可以算是现代中国文化界的一种现象。梁思成和林徽因都是代表人物,他们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古文好,洋文也好,又古又洋。所谓的修养,就是既能争论魏晋风度,又会鉴赏抽象立体。

相关文章

  • 一代才女———林徽因

    一代才女林徽因,也许关于林徽因的故事最早知道的就是林徽因与徐志摩的故事。林徽因可以说是徐志摩诗集创作的缪斯。1...

  • 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

    对于作家听过萧红,听过林徽因,听过张爱玲,但是还是喜欢林徽因吧! 出身官宦世家的林徽因有着我羡慕以...

  • 读《林徽因》有感

    第一次听到林徽因的名字,是由于徐志摩。知道徐志摩爱林徽因,因没有和林徽因在一起,后来选择了陆小曼。 读完《林徽因》...

  • 林徽因

    最近在看林徽因传记。 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知道林徽因,可又不解她。知道的也多和感情有关,林徽因和徐志摩、林徽因和...

  • 读林徽因的《窗子以外》有感

    读林徽因的 《窗子以外》有感 最近读了林徽因的《窗子以外》和李筱懿写“林徽因”的文章后,感触颇多...

  • 今日只读——徐志摩的《你去,我也走》

    徐志摩一生爱过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但他最爱的是林徽因。 他曾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当年林徽因在香山养...

  • 两位民国才女的家教和爱情

    齐帆齐微课 最近从图书馆借了《林徽因传》在看,林徽因是民国的才女之一,早就看过林徽因传的电子书,也听过林徽因的音频...

  • 摘抄 林徽因《林徽因传》

    有些人渐渐的不联系了, 不是因为淡了,远了, 而是因为没有合适的身份陪伴, 没有合适的理由联系, 没有合适的机会见...

  •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 徐志摩为了林徽因不惜和妻子离婚 梁思成宠了林徽因一生 我依然相信爱情。

  • 林徽因

    三大才子巧周旋, 近代旷古一名媛。 狂蜂浪蝶本多情, 沉鱼落雁却随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林徽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rt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