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丫班上的家委会给孩子们定制了一个书柜,倡议每个孩子带一本书分享阅读。对刚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这是一个很好的决定。不过,看了一些家长晒出的为孩子挑选的课外书,忍不住想叨叨两句。
给孩子选课外书,小心这两个坑简单估测了一下,班上的小朋友们从小开始阅读的并不多。所以,在需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时候,好些家长会纠结该给孩子买什么样的书?从家长群里的讨论、建议和晒的图片来看,家长们的目光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帮助孩子以后写作文的教辅类书籍(个人觉得,这类书并不能划为课外读物);一是选择注音版的童话故事,方便孩子通过拼音认识生字。
事实上,对于刚上小学一年级或者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这两点应该是课外书选择应该避免的两个大坑,对孩子来说弊大于利。
一直以来,咱们的老师和家长都有一个误区:要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就要多看优秀作文、多背好词好句。甚至有些语文老师会把背诵作文书上的好词好句好段落作为一种任务分配给学生。而其结果之一就是孩子的作文变得千篇一律,走向类型化;之二就是头脑里积累了大量好词好句仍然写不出作文;之三是让孩子们讨厌看课外书,或凡写作文必翻手里的作文模版,不主动去观察、思考。
家长和老师都明白多读课外书对孩子的好处,但却走偏了。选择教辅类的课外读物并不能帮助孩子打开想象的翅膀,认识多彩的世界,也不能有效的拓展孩子的思维、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反而,会将孩子们的思维禁锢,形成定式。这样不是与美好的初衷南辕北辙吗?!
一年级的孩子开始学拼音了,因此,有家长们会认为,给孩子选的课外书一定要注音才好。其实并非如此。纵观孩子的语文学习过程,拼音的学习其实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精力,基本上3年级开始就不再强调拼音了。这其实跟我们的汉字文化特点是密切相关的。我们的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所以我们对汉字的学习记忆主要以图形为主。而拼音是后期引入的注音体系,注重通过听和拼读来学习。这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语言系统。在我们学习汉字的过程中,拼音只是一种学习辅助工具而已,并不是学习的目的。
所以,课外书没有注音并不会影响孩子的阅读体验和对内容的理解。反而,对于一年级或者刚开始培养阅读习惯的孩子来说,大篇幅的注音加汉字可能会影响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体验。由此可见,有注音更多是减轻了家长陪读的负担,而并不一定为孩子提供了便利。
那么,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要怎样选择课外读物呢?首先,要结合这一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特点。6-7岁孩子的记忆主要以形象记忆、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开始萌发,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对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画面或动画最感兴趣。因此,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绘本、图画类书籍更适合他们去阅读。
给孩子选课外书,小心这两个坑其次,要尊重孩子的兴趣和选择权。可能有家长觉得,孩子太小,也不会选书,所以就毫不客气的越俎代庖帮孩子选择了课外书。可是往往这样买回来的书孩子根本就不看,深深的打击了家长的积极性,恶性循环,家长就不会再主动给孩子买书看了。
小丫第一次到书店买书是在她3岁多一点。我们告诉了她选书的区域就让她自己去看、去选了。挑了半天,小丫选了几本动物插画的书和一本小马宝丽的涂画书,对我们推荐的图画书坚决不要。虽然当时觉得她选的书性价比不高,但我们还是尊重了她的选择。
有段时间,小丫突然对恐龙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每天只要我讲恐龙的故事,几本厚厚的恐龙百科、漫画被翻来覆去了数月。当时我的内心非常想给她换成另外的绘本故事,但最终放弃。作为家长,我们必须要明白听故事、看书的主体是孩子,当然要以孩子的兴趣为主,更要相信孩子的判断和选择,适当进行引导,而不是强硬灌输。
最后,我们要明确,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是为了增长孩子的见识,开拓孩子的眼界,发展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所以作为家长,不能让自己的思维受到局限,只选择对孩子成绩有用的书,而忽略了更丰富的人文、自然、历史等书籍的阅读体验。
世界那么大,我们不可能都能去看看,但是通过书籍,孩子们的脚步可以走的更远,眼睛可以看到更多。自然界丰富多彩,充满神奇,我们不可能一一去探寻,但是通过书籍,孩子们可以触摸到大自然最真实的存在,认识更多的动植物和日月星辰的奥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