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是古丝绸之路南道要冲、唐蕃古道重镇、茶马古道枢纽,素有“西部旱码头”、“东有温州、西有河州”的美誉。
上次游甘南没进临夏市,这次特意拐进来,没想到碰上了斋月,好多美食无缘享用,那就逛逛景吧。
先去了红园,网上好多人推荐,其实就是个公园,在国拱北旁。国拱北,属伊斯兰教苏菲派噶德忍耶门唤,位于河州城西郊,与大拱北毗邻。
来到临夏才知道这里的清真寺有多少。按图索骥,我找了离住处不远的几个参观了外观。锁麻清真寺,临夏清真城角寺,大西关清真寺,清真老华寺,清真新华寺,清真铁家寺,前河沿清真寺……有的斗拱飞檐;有的彩饰金装,有砖瓦磨合,精工细做的墙面,也有圆顶高柱、墩柱和拱门的阿拉伯风格建筑。这里的清真寺即有伊斯兰文化的传统特色,也融合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风格。
接着去了东公馆。东公馆是民国时期临夏一户大户人家的私宅,始建于1938年,建成于1945年,历时八年,因地处临夏城南门外东面,故称为"东公馆"。院内建筑浮雕贴金,精巧玲珑,砖雕、木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整个院落共有砖雕189幅。其气势之恢弘,造型之高雅,殿堂之华丽是我国北方民间传统私宅的典范,可谓国内园林文化之精品。
临夏州博物馆那也要参观,以了解临夏的发展史。临夏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是我国史前文化最集中、考古发掘最多的地区,先后出土了“彩陶王”、天下第一铜镜、天下第一铜刀,玉七联璧等珍贵文物,也是中国彩陶文化唯一没有中断的地区,也是“中国彩陶之乡”。
临夏州博物馆一层主要展出的是马家窑文化彩陶展。马家窑文化是一种受关中地区仰韶文化影响发展起来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具有明显的地方特征。随着制陶技术的进步,彩陶应运而生,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的彩陶文化缔造了史前艺术浪潮的"黄金时代"。同时开辟了中华文明生存与发展的新空间,沟通了中西文明交流的通道。
临夏先民创造了极富地方特色的彩陶文化体系,绚丽多彩的马家窑更是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被誉为“彩陶之冠”,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璀璨夺目的瑰宝。临夏地区是马家窑文化的核心区域,出土了数量巨大、品级上乘的彩陶,这些彩陶以器形丰富、图案精美、花纹瑰丽、工艺精湛著称于世,以出土于临夏州积石山县三坪遗址的“彩陶王”为代表。临夏州彩陶馆(州博物馆)收藏的马家窑文化彩陶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博物馆出来已经不早,正好想着在八坊十三巷逛完看看夜景。临夏市八坊十三巷历史文化街区北至红园新村路、南至前河沿西路、西至新西路、东至西关路和解放路,保护范围面积45.80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北至华寺街、南至前河沿西路、西至新西路、东至王寺街及南关清真大寺,面积33.74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12.06公顷。八坊十三巷街区与历史上丝绸之路、茶马互市等商贸活动的兴旺发达密切相关,是临夏历史上最早的回族聚居区,是河州(临夏)盛衰沉浮的重要历史组成部分,保存了“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回族聚居生活空间格局,在组群布局、造型结构和装潢修饰上将中国内地传统木构架建筑和回族传统建筑技艺相融合,展现出精巧华美极具特色的临夏回族建筑风格。八坊十三巷浓缩了古河州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是中国西北回族文化的典型代表。
八坊十三巷的八坊说是八个清真寺,十三个巷道。早晨去参观的清真寺其实是包括在这里的。十三巷由大旮巷、拥政巷、仁义巷、沙尕楞巷、石桥巷、大南巷、小南巷、铁家巷、坝口巷、细巷、北巷、王寺巷、专员巷等十三条街巷组成。
说这是个是景点,又和生活区紧挨在一起,保存了回族“围寺而居,围坊而商”的传统。从这巷子走出来又会绕到另一个巷子。也不知道我走过了多少个巷子,天也黑了,人真是累了,回住处休息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c9852959411f6beb.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dfd1512fa5363a15.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c3ac1e641344d17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d3b1b1d04435d5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56cf0664db9118c1.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8618ebf8c931e5e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34279/ae94e54ed9395d7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