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这句话我们经常听到,不论是古代的高僧大德,还是苏轼的诗中都有所提及。
在现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很疲惫,处理不完的事情、做不完的工作,加班加点,好不容易准备收工,又在想着第二天的沟通、汇报。
直至深夜,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基于这样的背景,我们才想着从紧张、焦躁的状况中,想着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瞥见一眼“自在”的光,闻到一点“自在”的空气,感受一下“自在”的心境。
对于“自在”,虽然要求不高,也不需要人、财、物的投入,但往往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甚至是不可能达成的状态。
之后为了寻找答案,也许读到了一些心灵鸡汤,如果这些“鸡汤”当作教条式的灌输,可能在那个当下似乎会“轻松”一会儿。
但回到现实中,感情的失意、朋友的背叛、家人的不解、人生的挫败甚至经历大的变故、灾难时,念头、情绪、感受在经历极大的冲击下,这种教条式的“放下”,只会在内心带来对抗。
你的内心似乎在抗议:“我现在很失落、很委屈、很难过,但我要克制,我要把这些情绪压下去,因为我需要放下”。
你仔细想想,这样的过程会不会成功,即便这次成功了,下一次会不会强度更大、更不好受。
其实重点是如何认清“这一念”,然后如何“放下”的问题。
而不是一大堆的价值观、大道理,我想这些价值观、大道理大家都懂,也没有必要翻来覆去地变着花样的来“共情”,最终带来的也只有“反感”。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这一念”,不是指一个念头,我们每天的念头有几万个都不止,关于家庭的、关于工作的、关于朋友的、关于今天的、关于昨天的、关于明天的……
这一念指的是一个“机制”,也就是主体→联结(注意、动)→客体的机制,有这样的机制我们才能辨识人、事、物,同时存储为记忆。
在需要的时候再调取,调取之后再加工、分析来应对眼前的状况并赋予一个所谓的“意义”,然后再形成新的记忆。这样的一组组的记忆再加上我们的评判,形成了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原本一个“中性”的机制,却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烦恼、苦痛。
知道了“这一念”,接下来如何“放下”?
可能和你认为的截然不同,你可能觉得既然要“放下”,必须要有个“做意”、有个“动”,有个“放下”的过程。
其实,我们不需要“作意”、不需要“动”。只是清楚的“觉察到”当下的这个“念头”或者”感受“即可,念头感受来,就让它来,它走也就让它走,即便这个过程令你不太适应。
你也就静静地当个“旁观者”。
其实,练习后你会发现,当你觉察到一个念头的那一刻,其实念头已经自己走掉了,你想留都留不住,因为它本身属于“无常”,怎么会恒常实有?
久而久之,你也会发现:“万般自在”,其实是大自在,这种自在不是因为有了钱才有、有了名才有、有了地位才有。因为它在名、利、钱之前就有,在你失去了这些后还有。
这种自在,在没有了执念的遮蔽,会初露端倪,同样你在宁静中也能体会到,也就是我们每个人共同的“自性”、“整体”、“绝对”。
这样一来,一念放下,也只是作为旁观者“接纳”一切,好的、坏的、高兴的、悲伤的……而不会跟随、也不会压制念头。
如果跟随了、压制了念头,那还是接纳:“我跟随、我压制了念头”的这个”动“本身。
剩下的,我们也不用管是自在还是喜乐,把它活出来就是了。
接下来请朋友们欣赏一组编号为138-198262的文殊菩萨唐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