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无戒学堂: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干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行动

干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行动

作者: 俗过敏 | 来源:发表于2017-11-20 22:06 被阅读0次

01

在这冷风渐行的早晨,我重新打开了采铜老师写的《精进》——如何称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这本书是1年前买的,一直舍不得扔,就是因为它的副标题:如何称为一个很厉害的人。我记得我1年前读的时候,完全没读懂。所以就搁置一边,直到最近身边很多人都对这本书点赞,才重新点燃阅读的欲望。

《精进》共有七大方面的内容,他们分别是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采铜表示,这7个方面,会反应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反而言之,要想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就必须要在这7个方面表现优秀。

今天就想与大家分享第三个板块的内容:行动。

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所以,即刻行动应该是我们最重要的一条行动法则。作者告诉我们:先把必需要做的小事处理掉,是我们保存积极性和从容性的一刻良方。

02

但有朋友可能会说:“我还没准备好,怎么办?”

采铜利用“精益创业”中的关键概念“最小化可行性产品”来解析,我们永远也无法等到准备好了再去做,而是应该像“最小化可行性产品”一样,在“构建-测量-学习的循环中成长。

因为如果不构建最小化可行性产品来做试验,就无法在现实中被测量,更无法基于反馈来学习,而只能是游离在市场之外,闭门造车,最后很可能一步步偏离航道学习,直至走向不可逆的失败深渊。

但是,拿出最初的最小化可行性产品还远远不够,这只是开始,之后的进程就是不断地获取反馈并在反馈中进行优化。

03

这个时候,你可能知道:是的,没有准备好也无所谓,我要马上开始行动了。”

可是,你知道如何行动,效率最高嘛?时间是最宝贵的,也是最公平的。有些人可以一天学会一项技能,而有些人则需要一周甚至更长的时间。两者的成长速度就相差了7倍啊,这就是效率的重要性。

采铜和我们分享了一个叫做“图层工作法”,非常有用,它可以大大提升我们的工作学习效率。什么叫“图层工作法”呢?我们平时接受到工作或者学习的信息往往不止一种,而是多种。比如,我们处理语言文字、视觉图片、数值计算、判断空间等都是不同类型的认知信息,如果我们不断地在它们之间来回切换,会大大损耗我们的精力,效率会很差。

而“图层工作法”就是将我们需要完成的工作后者需要处理的信息进行分类,就像用photoshop来画图一样,可以把一幅图分成多个图层来处理。

举个例子:领导让你做一个PPT,你第一步准备做什么?是先挑一个模板嘛?不是!是去百度谷歌查资料吗?也不是!正确的答案是:设计PPT的架构即你要分析你的受众,他们的知识水平、理解水平以及兴趣点、关注点,在此基础上设计你的内容以及展现内容的顺序,先讲什么,占比多少?再讲什么,占比多少,以及讲的时候,采取什么风格,策略,然后PPT的架构就出来了。

用图层工作法来分析,就是,先设计大纲,再寻在文字类信息,再找图片类信息,在整合排版。这样做,就会比你一页一页地做PPT要快很多。

04

采铜有2个习惯:一个是每住到一个宾馆,首先要看门背后的楼层结构图,记住安全出口和逃生通道在什么地方;另外一件事没做完一件工作,脑子里回想下,做一个回顾总结,也就是“复盘”久而久之,就能学到很多东西。

这2个习惯让作者受益匪浅,前者是提醒他要前瞻性,后者是提醒他要回视。我发现,牛人总是在前瞻性思维和总结性思维上都非常出色。他们技能提前设想未来事件中可能出现的方方面面的情形,又能从已经发生的行动中加以反思,因此他们总是比一般人想的更加深入和周全。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要照本宣科,要清楚行动先于思考的价值。从小到大,我们都倍灌输了一个观念,我们想要获取知识,就只能看书。殊不知,还有一些知识并不在书本上,它们不易用语言表达,这便是隐性知识,比如,一个拉面师傅怎么样才能拉出很长很细的面条,这些技巧蕴含在他的动作里,但要他用语言表达就没那么容易了。

参考资料

《精进》采铜


#无戒365天写作挑战营 第27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干货|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行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cxp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