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引用文章: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landingsuper?context=%7B%22nid%22%3A%22news_9041990340695980774%22%7D&n_type=1&p_from=4
一 、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暴强,老则好利,一人之身,既数变矣。
这句话语出《淮南子》,这句话概括了人一生从年青到中年到老年的生命历程。意思是年轻人初生牛犊不怕虎,多比较狂妄,不知天高地厚,多志气凌霄,容易自大猖狂,壮年人身体上身强体壮、地位上也是社会中坚,多恃强而傲,老年人不会赚钱了,多喜欢贪小便宜。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不注意防范,就会给自己带来祸端。
二、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这句话出自《老子》,这句话第一句很容易理解,意识就是不知足是最大的祸患,欲望太大想得到太多事最大的错误。后一句更意味深刻,耐人寻味。意思说所以呀,人要知足,就会觉得很幸福,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但关键是“知足之足”,也就是说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吗,你的“足”是什么?很多人正是不知道自己一辈子到底在追求什么,所以也永远不会知足,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什么能够让自己满足。
三 、世俗之人,皆喜人之同乎己而恶人之异于己也。
这句话语出《庄子》,说的是这世上的人啊!都喜欢和自己一样的,讨厌和自己不一样的。这是人性,骗子就会利用人性,会以老乡啊、都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呀,接近你,和你套近乎,获取你的信任,然后行骗。所以,凡是遇到和自己很像的人,要多个心眼,这世界没有那么多的巧合。
四、 天下非无信士也,临货分财,必控筹而定分,以为有心者之于平,不若无心者也。
这句话还是出自《淮南子》原句的意思反应了人的两个特点,一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二是人永远有怀疑他人的心思,所以要借工具分配货物。现在很多人,在一个组织中,总是盯着一块蛋糕眼红别人比自己得到的多,而从来没有想着怎么把蛋糕做大,自己得到的自然就多了。还有一些人总是怀疑别人,疑神疑鬼,做事就会畏首畏尾,难成大事。
五、昔者文王问于鬻子,敢问人有大忘乎?对曰:“有。”文王曰:“敢问大忘奈何。”鬻子曰:“知其身之恶而不改也,以贼其身乃丧其躯。其行如此,是谓之大忘。”
这句话出自《鬻子》,鬻子是楚王的祖先,是周文王的师父,文王问鬻子:人忘记什么最可怕(大忘)?鬻子说如果人如果知道自身的恶习,而总是不管不顾,抛掷脑后,不去改正,最后这些被这些恶习所害,这样子就是大忘。很多人又不好的习惯,比如抽烟酗酒,明明知道这是恶习,但是一到了酒桌饭局,就忘记了喝酒的危害,最后害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