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传习录》四七:深更半夜的良心发现

《传习录》四七:深更半夜的良心发现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3-08-16 17:00 被阅读0次

《传习录》四七:深更半夜的良心发现

“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

“夜气”一词出自《孟子·告子上》——“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

就人本身的修养而言,总是有一个“违心”的概念在的,白天做了“违心”的事儿,是会有所觉察的。一开始时,因为静下来时的惴惴不安而难以入眠,即便入眠了也会“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在颠倒梦想中感到恐惧不安。这种情况下,或者“回头是岸”,调整那些“违心”的做法,仁义为本,顺应本心。或者抛诸脑后,一条道走到黑。一条道走到黑的话,内心对白天做过的“违心”事儿会麻木,逐渐习以为常。我们看那些现身说法的犯罪分子,无不经历过从惴惴不安到习以为常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孟子讲的“夜气不足以存”,一个人到了“夜气不足以存”的境地,也就“违禽兽不远”了。

这个“夜气”,算不得什么高级的修养,却也算是人之为人的底线。

有则关于寒号鸟的寓言故事是这样讲的:白天的时候,别的鸟类都忙着储存食物,修缮巢穴,以准备过冬。唯独寒号鸟我行我素,对即将到来的寒冬全然没有规划。夜半时分,寒气逼鸟,寒号鸟呆在窝里直打哆嗦。这个时候,寒号鸟似乎也有“夜气”促它觉悟——“哆嗦啰,多嗦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第二天,天气转好,太阳出来了,寒号鸟把“夜气”促使它觉悟的那点事全部抛诸脑后。继续在阳光下逍遥自在,不肯下功夫给自己弄个可以避寒的窝。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在某个早晨,寒号鸟冻死在自己破败不堪的巢穴之中。

什么是“夜气”,说到底就是深更半夜的良心发现。这一情形下的良心发现,半是本能使然,半是环境诱发。

王阳明曾经和陆澄、马明衡两个弟子谈论过“夜怕鬼者”的问题。之所以会有人夜里怕鬼,一方面是夜半时分,阴极盛而阳极衰,这样的环境容易引发人反思自己的行为,特别是对“亏心事”感到懊悔。另一方面是因为“夜怕鬼者”“平时不能集义”,白天的所作所为不能合于神明。

王阳明的“不能集义”说和孟子的“夜气”说是一脉相承的。深更半夜的良心发现,说到底是在提醒我们行事要符合“义”,所作所为要“合于神明”。就是要通过“去人欲,存天理”让天理充满内心,如此才会问心无愧,才会远离颠倒梦想。

正因为如此,王阳明认为“夜气”是对常人而言的。对于生知安行的圣贤而言,不存在“夜气”的问题,对于勤勉不辍的“学知利行”者而言,“夜气”像呼吸一样自然,白天里有事、无事的状态,不过是“夜气”在自然收敛、聚合、发散而已。“学知利行”者觉察不到“夜气”的影响,就像正常呼吸的人觉察不出空气对人的影响一样。

只有“困知勉行”者,就像感冒到鼻塞程度的人,忽然发现空气对人的重要性,觉察出“夜气”对自己的影响来。

孟子讲的“夜气”,于人而言就是一场感冒或发烧,他是我们身体机能的自然预警。有了这深更半夜的良心发现,好好调整我们的身心,努力做个阳光、健康的人,才是“困知勉行”的意蕴所在。

相关文章

  • 四七

    辛苦慕双浮萍抓, 跪祈来世生为花。 笑尽天下长情客, 还可伴师传法华。

  • 四七

    如果某一天我又跟你说我想你了 不是因为我这天想你了 而且我实在是憋不住了

  • 四七

    人在廊上, 书在膝上, 拂面的微风里, 知道春来了。

  • 四七

    四七 小和尚生得喜庆,虎头虎脑,还总笑眯眯的,活像一樽小弥勒佛。小和尚的师父长得慈眉善目,若非常年裹着粗布...

  • 四七

  • 四七

    感觉在家里不出门就不想护肤 爆炸懒惰 带回来的护肤品基本没动过 然后作息不规律 爆痘痘 在外面的时候还想着要用药膏...

  • 四七

    静默 静心迁令皆自律,默守诚信唯独善。 空觉此生无尽期,悄然若逝须慎行。

  • 深更半夜

    确实是时间不早了,可是,睡觉对我来说很困难。 最近一直挺神经病的,觉得没有人能理解你,没有人知道你想要的是什么,对...

  • 深更半夜

    把门锁好 把窗帘拉上 隔光布遮好 把灯熄掉 把拖鞋甩远 钻进被窝 把自己蜷成小小的一团 抱着心爱的抱枕 平躺着踢着...

  • 四七小故事

    某只海马叫四七 2017.01.09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四七:深更半夜的良心发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ak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