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傅雷是我国翻译界的巨匠,著名的文学和美术评论家。他翻译了大量法文作品,译文传神,行文流畅,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著作。他的大儿子傅聪是世界级的钢琴家,小儿子傅敏是优秀的英语教师。《傅雷家书》这本书是由傅敏选编,于1981年出版,轰动全国。其收录了186封从1954年至1966年5月,12年来傅雷夫妇与傅聪及弥拉的家书。这不仅是普普通通的书信,是一份亲情的见证,更是一份历史存照、一本有关做人修身的指引......
金庸曾评价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
在《傅雷家书》中,傅雷与儿子谈音乐,聊美术,说写作。一字一句不仅囊括了生活琐事,更多的是艺术感悟,道德理想及做人准则。
很多人一开始看这本书,很难看下去,觉得太过于絮絮叨叨,甚至有种被压迫,被控制的感觉。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是如此。
尤其是看到傅雷夫妇,因为傅聪来信稍晚了就辗转反侧,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埋怨,甚至哀叹:“有多少人想和我通信,但是他们水平不够,你为什么不珍惜我?”在生活及婚姻上也是太过干涉,这种事无巨细的关爱,简直就是一种束缚,不过是以爱为绳索罢了。
其次,家书中往来书信,几乎全是给长子的,给到傅敏的只有三封,让人又觉得傅雷夫妇对傅聪的偏爱,同样是自己的孩子,傅敏活的却像空气一般。
后来读了叶永烈的《傅雷,傅聪》,再回过头细细读了一遍《傅雷家书》,发现自己太过肤浅,有些观点甚至被误读。
没有一本书会是十全十美,同一本书在不同的时间读,也会得出不同的观点。要学会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对于傅雷的教育,有人追捧也有人反对。不论谁对谁错,傅聪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傅雷的言传身教和潜移默化。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生养孩子简单,教育成人并非易事。怎样的教子之道才是最好的,是为人父母需要一直思考并学习的。
如何与子女沟通
如今为人父母,有了自己的孩子,面临着子女教育及沟通问题。也逐渐理解曾经在《傅雷家书》中所不能理解的地方。
抛开傅雷学者的背景,还有信中有关艺术的谈论,那些关于生活的碎碎念,不就是我们爸妈的日常唠叨吗?又或是我们对自己儿女的唠叨。
这不是父母对爱过度的索取,一切不过是人之常情而已。
世上哪个父母不念叨自己的孩子?如今通信这般发达,子女异地求学和工作时,父母都难免担忧挂念,在那个只有书信往来,信息闭塞的年代,也不怪乎傅雷夫妇,会因为傅聪迟到的信而辗转反侧,惴惴不安。
有人说:“最深的爱里含着谦卑,乃至带着悲伤和悲哀的影子。”父母盼着子女多回信,难免的唠叨,都化作一句句叮咛,而做儿女的往往是多年后,甚至父母逝世后才能明白。
傅雷和傅聪
在此书信中,父子如朋友一样敞开心扉,聊音乐,谈画画,说写作。傅雷时刻提醒儿子不要偏离人生的方向,也努力从傅聪的想法中不断更新自己的世界观。他一再向傅聪强调做人的准则:要尊重老师;要有礼貌教养;不要伤害他人感情;要勤奋,但又要注意身体 ......
当傅聪怀疑自己究竟有没有能力更进一步时,曾和傅雷说自己不配做他的儿子。对此,傅雷回信说,要说你不配做我的儿子,那我更不配做你的父亲了。
他甘愿做儿子的一面镜子,拿出自己的身上的缺点提醒儿子。
傅聪在波兰钢琴演奏界初露锋芒时,他提醒他少年成名时更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时刻不该忘记祖国人民的期望。
他叮嘱傅聪“第一做人,第二做艺术家,第三做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
如果一个人能将自己的孩子教育成知己和朋友,这难道不让人钦佩吗?
棍棒教育还是无为而治
傅雷四岁,他的父亲就蒙冤而死,只留下孤儿寡母。为了出人头地,母亲对他的管束严苛近乎无情。
她亲自督导他读书,稍有停顿,戒尺就会如狂风暴雨打在傅雷头上;有次傅雷逃学,半夜被惊醒,发现被母亲绑起来,准备拖去水塘里头,幸好邻居相救。
傅雷形容自己的童年“只见愁容,不闻笑声”,正因如此,他养成认真严苛,一丝不苟的性格。
傅雷和母亲
他要求家里的水壶,把手一律朝右,水倒完了,空瓶要放到排尾,灌开水时,要从排尾灌起;家里的日历,必须由保姆来撕,别人都不许动。万一别人撕了,他就必定要粘上再等着保姆重新来撕。甚至家里几点开饭,几点散步,都有严格的作息。
在傅聪小时候,傅雷对他们的教育,和他母亲如出一辙,严厉而苛刻。
《傅雷家书》“代序”的作者楼适夷曾经说,傅雷的孩子们在他面前都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只有等他出门了,才敢大声笑闹。
他要求他们坐有坐有坐相,站有站相,吃饭行走皆有礼法。
傅聪在楼下练琴时,傅雷在楼上监督。如果听到琴声中断或走调,傅雷就会大骂,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木棍戳地板示警,或者干脆下楼督促,甚至动手殴打。
他生气起来喜欢抓东西砸人。5岁时,傅聪在客厅写字,父亲在吃花生,不知何事就火了,“顺手抡过来蚊香盘就往他脸上砸,击中鼻梁,顿时血流如注”。
傅雷从不表扬儿子,对儿子的严厉和残酷,连楼适夷都有点看不下去:“有的人对幼童的教育,主张任其自然而因势利导,像傅雷那样的严格施教,我总觉得是有些“残酷”。
父子俩曾就贝多芬哪首乐曲更重要发生激烈争辩,最后傅聪离家出走,俩人的关系很长时间内没有缓和。
这种权威,近乎虐待的教育,是因为傅雷不爱自己的孩子吗?
可是我们在家书中明明看到他对孩子是满满的温情与慈爱,在信中他说:“我从来没爱你像现在这样爱得深切,而正在这爱得最深切的关头,偏偏来了离别。” 他的内心也有柔软的一面。
事实上,也有不少父母的都干过这种事,明明很爱孩子,却往往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我并不认为棍棒教育就是好的教育,但是严格的教育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一面,只是作为家长要控制如何把握这个度。
在我小时候,父母对我们的教育也经常是非打即骂。曾经自己经常因为贪玩不写作业挨打。有时也会逆反与父母起冲突,更对那句:“我这么做都是为你好“反感至极。
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后,慢慢的理解父母,发现他们当年的皮鞭,可能会让自己有些许不自信,但是如若他们不严格些,就我散漫的性格,肯定是考不进大学的,更得不到眼前的生活。
当然,有人也会说,教育为何偏偏要打呢,好好说不行吗?只有不动脑筋的家长才会用暴力。这种说法自然也有道理。但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就是自律的,也不是每个家长,时时能管控好自己的脾气。
现在经常有段子说,给孩子辅导作业被气到住院的事。我有时候给孩子辅导作业时,因为一道题也会大发脾气,甚至打骂孩子,事后又后悔不已。
傅聪在弹奏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还在于家长自身的素质。教育本身就是成长,父母需要在不断的摸索中,学习并改正以往的错误。
傅雷后来对自己早期的教育懊悔:“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可怜过了四十五岁,父性才真正觉醒”“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在后期的教育,他开始检讨,用心平气和的沟通,循循诱导替代了以往的责骂。
谢安问众子侄:“孩子们和自己的事有什么相干,而父母却一味想让他们出人头地?”大家都不说话。车骑将军谢玄答曰:“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自家庭院阶坡耳。”
做父母的无一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纵使读遍万千育儿书本,效仿各种教育理念,不如自己用心的体会,如何把握好严格与慈爱 ,如何引导而不是压迫式管控。一棵参天大树,离不开园丁辛勤地持续地浇水,捉虫,剪枝。树枝长歪了,适当的扶一扶,剪一剪,才能长的更高更直。
是厚此薄彼还是因材施教
傅雷的两个孩子,命运完全不同。傅聪是世界级钢琴家,少年得志,享誉中外。傅敏是普通中学老师一生多舛,屡遭迫害。为什么都是傅雷的孩子,人生却如此不同?
《傅雷家书》基本都是写给傅聪的,字里行间都是深深的父爱,而傅敏只是几句话被带过。
有人因此得出结论,傅雷更爱傅聪,这显然是厚此薄彼的偏爱。
关于家信多少的问题,后来看《傅雷,傅聪》才知道,其实傅雷也给傅敏写了很多信,不止三封。
不过在1966年文革期间,傅雷夫妇含冤自尽,在国内的傅敏怕家书带来麻烦,将所有的信几乎烧掉,冒着生命危险保留了仅有的三封。而当时傅聪在国外,所以家书才幸免于难得以保存了下来。
相比对傅聪呕心沥血的培养,既请家庭教师教授,又不惜让他退学专心学习;傅雷对傅敏的则更多的是放任自流。
傅雷和傅敏
叶永烈这本书中记录,在1953年暑假,傅敏和父亲大吵大闹,大哭了一天。原因是:傅敏在初中时爱上拉小提琴 ,想要报考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却被傅雷拒绝,因为家里条件只可供一个孩子,傅敏资质不够不是搞音乐的料子,学的太晚,只能学个“半吊子”最后,傅雷补充了一句:“你呀,是块教书的料”
读到这段,心里不免为傅敏不平。傅雷爱两个孩子,但给他们的爱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生长环境,性格特点等种种条件,没有一个父母,敢保证自己对两个孩子的爱能一模一样。往往家里人都会更加关注那个更聪明的,或是不在身边的。
傅雷骨子里崇尚艺术,追求卓越。而傅聪又有天赋也是最早被发现的,两人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在加之傅聪远在海外,自然会更加关注。
对于这一点,做父亲的他也深知。在写给傅聪中说“觉得对敏的责备不太公平。我对他从小教育不够,初期因天资差,开窍迟,我自己脾气又不好,后期完全放任,听凭学校单独负责;他入大学后我也没写长信(除了一次以外)与他。像五四至五七,五九至现在我写给你的那样的信,一封也不曾给敏写过。无论在学业方面,做人方面,我都未尽教导之责。当然他十年来思想演变与你大异,使我没法多开口;但总觉得对你给的很多,对他给的太少,良心上对不起他。今后要想法补救一下才是。”
相比那些明显偏爱却不承认的父母,傅雷是比较真诚的,他知道自己做的不好,于是想办法去补救。
所以即便傅敏与理想一次次失之交臂,与傅雷的决定不无关系,但他最终还是如父亲所言,成了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
傅敏最后说:他自己也想不通为何当初父亲看人看得那么准,可能真是“知子莫若父”吧
爱可以是不同的但一定是相等的。教育也是如此,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路,成长的路上没有复制粘贴。
结语
傅雷曾经对傅聪说:“不要忘了!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
的确如此,父亲是顶级学者,母亲也知书达理,父亲的朋友个个都是文化名人,指导他学习音乐。傅聪所拥有的教育资源及条件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
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没有傅雷的才华与成就,也没有他拥有的人脉资源,但我们可以学习他对孩子教育方面正确的一面。
有人说:赤子教育,就是明知道你的孩子未来可能完全不会顺你的心意,但是依然殚精竭虑的想要培养好他,让他成为更好的他自己。
教育,不是让孩子成为你想要的人,而是成为最好的他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