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终于看完了《影响力》这本书,里面介绍了六种会影响我们做出判断,使我们顺从的影响力武器。
分别是互惠、社会认同、承诺与一致、喜好、权威、稀缺。
之前两篇文章分别说了互惠原理以及社会认同原理,现在说说剩下的。
01 承诺与一致
一旦我们做出某种选择,就会因为内心和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按照承诺去做。
有这样一个实验,沙滩上,实验人员放下随身听播放器去上厕所,另一个人扮演小偷把随身听拎走。故意让一个受试者看到,实验做了20次,只有4个人出来阻止。
实验继续:实验人员上厕所前请求旁边的人帮他看好东西。结果20人中有19人阻止了“小偷”。
承诺和一致原理是:人人都有一种言行一致的愿望,或者显得言行一致的愿望。
在接受琐碎请求时务必小心谨慎,因为一旦同意了,它就有可能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
它不光能提高我们对更大类似请求的顺从度,还能使我们更乐意去做一些跟先前答应的小要求毫不相干的事情。
一个癌症募捐协会,打电话给陌生人请求募捐。
如果一开口就直接问对方是否愿意捐款,效果很不理想,大部分人都是拒绝的。
于是他们换了一种方法,先打电话自称自己是社会道德问卷调查的,将会问几个问题,只需要回答是或者否。
其中就包括了是否愿意给癌症病人捐款,这样的问题当然所有人都会回答是。
然后过几天癌症协会的人再打电话给这些人进行募捐,这样的方式所达到的募捐率足足增长了7倍。
实验还没有结束:他们在打电话募捐之前,先聊几句客套话,比如:你最近过得怎么样?今天感觉还好吧?
面对这样的问题,出于客套,大多数人都会给出正面的回答:过得不错,挺好的之类。
然后癌症协会的继续说:听到你这样说我真的替你高兴,我打电话来是想问问你愿意给一些得了癌症没钱治病的人捐款吗?
实验证明,即便是这种普通的客套话,也能够大大提高募捐率。
02 喜好
喜好原理:我们大多数人总是更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欢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我们会对什么样的人产生喜好情感呢?
主要体现在外表魅力、相似性、恭维三个方面。
我们都属于外貌协会,做出判断时,对于长得好看的人心里自然就会多偏袒几分。
一个人的某个正面特征就能主导其他人看待此人的眼光。有实验证明:有魅力的被告没入狱的概率要比长得不好看的被告高两倍。
相似性,可以是来自同一个地方,同一所学校毕业,有过相同的经历等。
对于有着相似点的人,我们会更信任以及更容易答应对方提出的请求。
恭维,即是现在所说的彩虹屁。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即便是我们知道对方在恭维,但心中的天平已经不知不觉向他倾斜了。
03 权威
有过这样一个研究:研究人员给22个不同的护士站打去电话,称自己是医院的医生,并要护士向指定病房的某个患者用20毫克的药。
这是一道漏洞百出的指示:通过电话传达配方本身就是违反政策;这种药没通过批准不能大范围使用,而且也不在病房用药清单上;处方的剂量严重超标;
护士也不曾见过电话里的医生,然而实验的结果是:95%的例子中护士都不曾提出质疑,直接按照医生的指令办事。这时旁边的观察员就会出手阻止并解释实验目的。
通过这个研究可以看出,95%的护士都毫不犹疑执行了一道漏洞百出的指示。这都是因为“医生”这两个字所代表的权威。
一直以来,网络诈骗的例子层出不穷,骗子所用的伎俩大多一样。无非是冒充所谓的专家、教授、警察来实施诈骗计划。
面对有着这些头衔的人,我们心底自然会有一种敬畏感,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信任感,最终才会上当受骗。
就像老人总会买一些用处不大的保健品,也正是被“权威”二字所影响。
04 稀缺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去逛超市或者商场的时候,总是会买回来一些我们用不着或者暂时用不着的东西。
这正是稀缺原理在作祟。
因为超市在搞促销活动、在打折,并且只有这一天。正是这个稀缺的价格促使我们做出了不一样的判断。
网上购物也是一样,双十一我们总会买很多东西,但实际最后派上用场的却不多。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对夫妇在商场看中一个家电,正在犹豫不决。这时销售员却告诉他们这个家电不久前已经卖给了另一对夫妇,并且他也不确定仓库中是否还有存货。
这时候他会说他可以去仓库看一下,并问如果有货是否会确定买下来,一旦答应,自然就是不经意间中了“承诺与一致”的招了。
互惠、社会认同、承诺与一致、喜好、权威、稀缺,这六种影响力武器总是在相互起作用。
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做出选择,我们以为我们的选择都是循自内心,其实早已经不经意间被各种因素所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