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问鼎边塞的煎熬与困惑
开元盛世下的大唐,国力昌盛,也极度自信,文治武略一样都不落下。对于外族在边境的骚扰,只有一个字“打”。凡是边塞建功立业的将领,朝廷都给予加官进爵,甚至拜相封侯,岑参似乎看到了另外一条重振岑家的路。
既然文人入仕不能如己所愿,出塞边关,马上封侯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公元749年,岑参被时任安西节度使的高仙芝看中,赴安西(今新疆库车一带)担任高仙芝幕府掌书记,相当于节度使秘书,处理公文类事务。
从京城到安西,岑参走了整整两月,亲眼目睹了大唐疆土的辽阔,也体会到了戍边将士的艰辛。
沿途雪山的奇寒和火山的奇热,广袤无垠的沙漠和荒芜人烟的静寂,将士们离家不得归的苦寒心境,以及对家乡亲人无尽的思念,无一不燃起诗人初入西域的创作灵感。
----逢入京使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回首东望,家乡的路又远又长,两行热泪已浸湿了衣袖,还在不断流淌。在马上与你相遇,没有纸和笔,请代劳告诉我的家人,说我一切平安。
寥寥数语,就将这份思乡情结刻画得入木三分。除了思念,诗人把在西域的所见所闻一一诉诸笔端,尽管少了亲临一线战场的悲怆,但诗人独到的视角,丝毫不影响他的创作。
然而,掌书记的命运往往伴随着主将的升迁,起伏不定。
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怛罗斯一役,高仙芝兵败还朝,岑参的第一次出塞以黯淡收场。随大军回长安的他,在终南山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