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周易》的几点理解
- 卜卦没什么神秘的,与扔硬币开局,数花瓣决定去留一个道理。都是没有道理的道理,都是最后把决定权交给神,也就是放弃自我的一种选择。这种选择下,干好了,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干差了,也可以把责任推给“老天爷”,“上帝”,“阿拉”,一句话,你认为应该替你掌控自己命运的那位神。这样,可以行尸走肉般的苟活,而无心理负担。
- 《周易》虽然起源与卜筮,但起价值不在卜筮。首先要清楚,祖先不比我们笨。他们也知道卜筮不过是没办法的办法,所以正常情况下,是不会用它来决定事情的。但是古代文人却非常喜欢读《周易》。比如孔子吧,据说晚年读《易经》而“韦编三绝”。这个,事古无可考。之后的文人著作中也总能看到对周易的注释、引用。原因不在于卜卦灵或不灵,而是《周易》这本书有意思。
- 《周易》中有历史,其中有周朝的历史片段记录。《周易》出于卜筮,那么就必须有一套演绎逻辑在其中,可以从中演绎推理。这个推理用来预测未来,灵不灵是一回事情,但是却完全可以用它来对历史作对比。那么,这实际上为历史加了形上学的解释。这是文人喜欢读《易》的重要原因。《周易》提供了演绎系统,提供了思考框架,世界观。
- 我们可以不信《周易》,但是不能否定别人信。那么,对于历史上的人物,他们得到一个卦象,起内心世界所起波澜如何,如果不搞懂《周易》的逻辑,就难以理解。读《易》对理解那些信《周易》人的内心世界是必要的。
《周易》的基础知识
- 爻:有两种,实线叫阳爻,虚线叫阴爻。表示阴阳。阴为静,为顺,为巩固。阳为动,为争,为激进。
- 位:单卦,有八个卦象,有三位;复卦,有六十四个卦象,有六位。
- 所谓单卦,也叫八卦,就是有三个阴阳二爻,从下向上全摆列而得到的组合。每个位置上可以有两种选择(阴爻或阳爻),所以
. 这八个,古人按照家庭关系来组织:父亲,乾卦,三爻都是阳爻;母亲,坤卦,三爻皆阴;长子,震卦,最下一爻位阳,其他二爻为阴;长女,巽卦,最下一爻为阴卦,其他二爻为阳卦;中子,坎,第二爻为阳,其他二爻都为阴;中女,离,第二爻为阴,其他爻为阳;少子,艮,第三爻为阳,其他为阴;少女为兑,第三爻为阴,其他为阳。
古人有个歌诀来记忆八卦的形状:
乾三连(☰),坤六断(☷);
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虚(☲),坎中满(☵);
兌上缺(☱),巽下断(☴)。
- 复卦,两个单卦组合而成。下卦 8 中选择,上卦 8 中选择,合计为:
。复卦,每卦也都有名字,当上下卦都是相同的单卦时,复卦大部分卦名称与单卦相同,比如乾、坤。但是也有不同的,比如习坎,是上下两个单卦坎构成的。其他的,上下卦,为不同单卦组成的复卦,则各有自己的名字。
- 爻与数字。在《周易》的卦爻辞中,使用数字表示阴阳的。九表示阳。六表示阴。表示爻的序列,用的是初,二~六。一般排列为:九或六+序数,比如“九五”,就是表示从下数,第五爻为阳。初爻,特殊,称呼为:“初六”,“初九”。
- 爻为从下向上,表示事物的发展过程。初爻表示开端。六爻是结束。
- “应”的概念,是说上下二爻对应的爻位。列举来说就是:初、四;二、五;三、六。这些爻位对应。
- “与”是帮助,合作、交朋友的意思。两爻位上的符号不同,才“应”。
- “比”,比邻意思。当一爻与起上下相邻的某爻“应”的时候,说“比”。
- “中”,中间,下卦之中位“二”,上卦之中为“五”。五为阳,所以五更重要。
- 爻与位的阴阳搭配。一般阴阳调和位妙。
- 位,三分位:天地人,天地在上下,人在中间。君、臣、民,由上到下排列。每个都有两爻。即事物发展之六个阶段,或社会的六个阶层。
- 上下、内外。上下是从地位高低来讲的,也可以说复卦的两个单卦。但讲两个单卦时,用的更多的是内外。内外指下卦,表示内部环境,个人努力。外卦,指下卦,用来表示食物发展的社会条件,外部因素。
《周易》文本形式
首先是卦辞,然后是爻辞。爻辞从初爻开始讲。卦辞爻辞,通常的说法是文王作。乾坤两卦,之后还有一个用九,用六。这是《周易》的原文。
其他的有所谓的《十翼》就是十本比较古老的注释《易经》的书。每篇作者不一样。现在《周易》一般也包括这部分,不但是因为这部分注释了原文,更多的是因为这部分包好了更多的哲学含义。解释乾坤两卦的文章,据说是孔子作的。比较来看,在《十翼》中,确实这两篇最有味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