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女是典型的美少女,长得明眸善睐,唇红齿白,高挑纤细,人群中很惹眼的那一个。她很聪明,不太爱学习,所以没去考研,就修了一个双学位,为人自信有优越感。
刚毕业的时候,侄女和男友,以及4个同学一起出去玩,同行的那两对情侣都考研或者是考公务员了,玩得一路上这个受挫,那两个女孩子根本不搭理她。
蔫蔫地回到家,开始规划自己的人生。以前从没想过这么严峻的问题,以为回到县城参加对口专业考试就能上班呢?结果她学的专业没有招考的,只好用第二学位。
现在我们的县城人才引进,返回家乡上岗的都是985,211的学生,她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根本享受不到这样的待遇。
侄女决定考公务员,这条路很难走。父母支持她报辅导班,花了五万块钱,是那种保过,不过就退款。一年经历了四五次考公务员都没有成功。
由于疫情,省考延迟,这一年侄女都快抑郁了,男友考研成功,使得她更加焦虑。失眠的夜里,她开始思考自己的方向是不是有偏差?她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这一年,说起来都是辛酸,最初在报考的时候,我建议报考师范类,她100个不愿意,不想当老师。现在后悔了,眼高手低的态度一去不复返了。
昨天见到我儿子,姐弟俩聊得欢,她说:血淋淋的现实,老弟,你一定要吸取教训:
签约走企业,天南海北的照顾不到家,工资6000+就是技术员,自己带项目还行。五年之内看不到希望,签约的同学都后悔了。
考研考公考编,你得提早准备,要不然被现实虐得遍体鳞伤。失败--努力,再努力!
自己说了算”的感受,才是健康心智的前提,才是主动进步的源泉,才是跌倒了能爬起来的动力。
哥嫂是农村人,特别能干,开着农药商店很赚钱,嫂子认为农业这一行很有发展前景。
一个实例,她朋友家的姑娘大学毕业后,没找工作,直接就接手家里的商店。买了无人机打农药,开着皮卡车去回访农民,现在很多厂家都直接跟她合作,一年剩下二三百万,上哪能挣这么多钱。
但是侄女的追求不一样,她认为卖农药,大多数都跟农民打交道,生活圈子不一样。她想拥有一个优秀的圈子,对将来的孩子也好。
她的想法也有道理,城市和农村差别最大的就是教育资源,大城市小学都是博士生在教学,在我们乡下小学大多数都是中师毕业。
按理说,在小县城年薪二三百万的生活,也是可遇不可求的,这是一个事业的发展方向。侄女就是不喜欢,每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的路要走。
她不认为个体辛苦打拼事业就是成功,反而认为,体面的工作,稳定的生活,这才是一个成功的标准,既然她现在有目标了,那就有了努力方向。
从原来的心浮气躁,到现在的沉静,看到她的眼神明亮坚定,侄女已经长大了,能为自己未来搏一搏,这就是走自己的路。
嫂子说,她考不上都愁死我了。我说你也别愁,当家长能做的就是支持她,给钱报辅导班,无理由相信她。她现在知道努力比什么都强?总比那些在家啥也不干,啃老的孩子强吧!
当家长的,终点在哪里?
不是孩子过上了你想让ta过的生活,而是你帮孩子过上ta自己想过的生活。

望舒是有情怀的乡村教师,每天讲述一个故事,关注我,解析生活困惑,一起努力前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