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新的觉察,且慢慢梳理。
事件1: 和妹妹的双重关系
前几天和妹妹有一番论战,因着几年前我推荐她吃一款营养补充剂调理身体,她吃着效果也很好,后来就一直在吃这个牌子,最近我决心从事这个事业,让她重新注册了账户,自己下单。但妹妹不熟悉这个操作,没有下单成功,而我没有get到这个信息,投射性地认为已经OK了,妹妹又特别体谅我,知道我那几天忙,自己一边着急,一边劝自己不是很急。等她讲清楚自己没有下成功单,等我操作呢我又一直没有给她信儿,她的情绪抛过来时我接不住了,立即进入“防御”状态——解释,自己也脸上挂不住,为了躲过去,赶紧找手机操作下单……
一来二去的,我掉进了“犯了错的小孩”的状态里,觉得特别丢脸,特没面子,又挑不出理儿来 —— 人家说的都很对嘛, 于是默不作声了。一离开那,在车上眼泪吧嗒吧嗒掉,自己的委屈开始升腾,哭了几分钟,决定还是找当事人表达一下我的感受吧,妹妹好一顿安抚也不怎么见效,到了第二天还是一想起来就掉泪。我这是怎么了?
和咨询师的工作中,让我审视自己的需求—— 希望得到(至少是)重要他人的认可。
当我把这个需求放在首位时,我就没办法去处理具体的事情了,也没办法跳出来看见对方的情绪和需要。一旦对方表达意见,我就掉入了自己的情绪中,去辩白——对方不想听这些,至少不想只听这些。 一个合理的理由不能让对方感受到被看见,反而像是一堵墙,挡住了对方想表达的东西。在妹妹这边,那个需求是—— 我在等待你的回应,你总是不回应我,我很着急。
这番事件也让我意识到,我在和妹妹的关系里只希望自己呆在“上面”——我是你姐姐。当我感觉自己处于“下面”的时候——我是你的服务者,你是我的客户——我不能正视这种关系。真实奇怪,当个姐姐有什么好豪横的呀?ε=(´ο`*)))唉 。检讨ing~
事件2:和娇姐的相处觉察
娇姐是我在成长道路上相遇的“战友”,一起007er,一起聊心理学和人生过往,我们有特别多的相似之处,她年龄比我大,社会地位也比我高—— 这是事实,但也是我的bug。
慢慢的我就觉察到,我把自己放在了小妹妹的位置上,特别希望她认可我 —— 被重要他人认可的需求 启动了。 当处于这种状态时,我很难表达自己,因为只要听她说,然后我点点头表示认同会让我觉得更安全。所以觉察到后,我就刻意去提醒自己,放松一点,做自己。
事件3:和“老师”的关系
去年的运动会,孩子的班主任老师挑了几个学生参加,我女儿也想参加运动会,但是当她跟老实说的时候,老师说她不行。她垂头丧气的回家告诉我,我安慰她老师不了解你的实力。但心下想的是,可能老师有自己的判断,听说是体育课上选拔的,于是告诉女儿以后好好表现,此时罢了。
显然,我没有站在孩子这一边,安抚到她,她平时不爱表现自己,和我的性格也有关系,我可以和老师沟通一下,看看在老师的眼里,孩子的表现如何,也好有个更全面准确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件事里,我又像个被动等待评价的小学生了。
看起来只有一个坑,却让人在人际关系中处处踩雷。想想这个需求决定了自己多少的思维模式和行动模式啊,太可怕了!
填坑,好在看在了坑在哪里,下一次可以更快的爬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