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傍,行在东湖沿湖路上,在这个被称为一周中的“小周末”。车内收音机传来“幽默段子”,虽然已入冬,我依旧摇下半边车窗,让车外浓浓的秋味儿扑向我。很喜欢走这条沿湖路,一年四季,慢慢开,是为了让我思绪万千。今天不同。我强迫着自己将游离的思绪和近来凌乱的灵感,整理、归纳、架接。
为何如此?因为我明天要交一篇稿。为何要交稿?是因为我报了“07不出局”?为什么要报这个?是因为我想督促自己坚持写作。为什么要写作?是因为要思考。为什么要思考?是因为我还想成长?为何这个年龄了还想成长?因为我不想空虚。为何不想空虚?因为我一直都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随心所欲地活着。为何随心所欲?因为我不功利,就求随缘。
但——为何今天要谈功利?因为我想我接下去的日子还能继续随心所欲地活着 !
为何要说功利读书?因为最近我总和书泡在一起,因为昨天刚和拆书帮的小伙伴一起学习了一段《跃迁》中的片段——“如何功利读书”。读书都可以功利,人生何处不功利。
![](https://img.haomeiwen.com/i5790491/895a6f414cca4c39.png)
为何要从“功利读书”聊起?因为发现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其中有我认可的观点,但更多的是我拒绝的价值观。当然,各有各的活法,我不能批评别人,参差多态才是人生本源,但我这个“愤青”就想找个渠道,于是就借助这里,抱着既不违法,也不得罪人的态度。
“功利好不好?”虽然这个话题很大,但我也来试图从书这个角度来探讨一下。算是给自己拟清一些思路。
原来看书:找到想看的书(已经知道书名和作者)后, ①习惯看看出版社,比如我现在很中意的中信出版集团,印刷均匀,纸张不错,排版清晰。拿到想要的书, ② 先看目录,了解主要篇章,主要内容,之前关系。 ③ 一般挑着看,偶尔顺着看。 ④ 关注自己所需要的内容。一般这种情况会在顺着看的过程中产生。感触深时就会在书旁做批注,当然是联系着以往的经历,写下最多的是I(新知)和A1(过往经历),很少写A2(对未来的规划,并伴有很清晰和具体的计划),而我不喜欢给自己压力,所以这一段总是想回避,是不是一直像极了自己随性的个性。
现在回想一下,看来自己也算是蛮功利地读书。
最近看书,从原来不看工具书的,到90%是工具书,因为要拆书。为了能快速读书,我下载了思维导图,也开始用这个工具,觉得特别好使,于是习惯用思维导图做读书记录,㈠ 把书的大致脉络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用这种方法记录下来,快速阅读,并有效提取自己想要的重点。㈡ 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点,用符号标记下来。㈢ 围绕一个点,写。之前几乎都写了逐字稿,未来无限可能。
附上首秀《人性的弱点》,单位组织的第一场读书会,用半天不到的时间梳理。
![](https://img.haomeiwen.com/i5790491/7557bfefccde0d7a.jpg)
再秀一段今天做了一半的读书记录《如何阅读一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5790491/627fe26d3f4c17ba.png)
写到这里,回望之前的提纲,发现接着写下去估计今晚睡不了了,于是我准备给手指头放假了。不功利不功利。
此篇,未完,待续。——啊,这功利的人生,看来也是有点趣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