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95584/a5a794aeb5a4a73f.png)
你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我们在解决问题、进行决策的时候,常常觉得脑子里一团乱,很多信息迸发出来,但你就是无法将他们变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一个理性的选择。这种状态持续时间一长,我们的大脑就要罢工,开始头疼,可问题并没有解决。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个。
所以,如果我们在解决问题、面临选择以及与人沟通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结构,将所有的碎片信息放进去、进行归类,就能够大大减轻大脑的负担,更容易地解决问题。而这,就是所谓的“结构化思维”.
它的作用在于:
第一, 帮助我们更全面、更系统地思考,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第二, 方便我们与人沟通,让他人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意思。有些人常说自己沟通能力差,其实本质上不是沟通问题,而是思维问题,几乎不存在思维清晰但是沟通不清的人,因为思维也是沟通的一部分。
第三, 互联时代,,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信息只是信息,可如果有了结构化思维,就能够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调用大脑中的相关信息。
所以说:解决问题、沟通、学习,如果没有结构化思维,效率都不会高。
结构化思维是最值得刻意练习的能力
如何拥有结构化思维
第一:自上而下找结构:思考一个框架,然后将信息或解决方案放入框架。
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你可以很容易找到一个结构,将思考结构化。
第二:自下而上归纳总结成结构:当你不清楚可以用什么框架的时候,四种方式把信息结构化。
第一步:信息归类。
第二步:连线分组。
第三步:提炼结构。
第四步:完善观点。
找结构的一些技巧
第一:通过常见结构类型来推导结构:你会发现,很多结构其实都很相像。
简单的:时间、空间,等等。
三要素类:比如,3C战略三角(公司、顾客、竞争对手)
二维矩阵类:比如任务分析矩阵(紧急性、重要性)
流程类:比如产品价值链。
。。。。。。。。
第二:通过学习知识来积累结构,将知识内化成能力。
练习方法:
1、累结构:看书的时候,看到一些有意思的理论,思考出它的三个应用,然后把它记下来,作为自己的素材,有空可以拿出来看看。
2、写文章:一周一篇文章,必须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写。并且,尽量使用你积累的结构素材。
3、讲议题:每天给自己的一个议题,用15-20分钟的时间,用结构化思维的方法来解决这个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