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
《我本是高山》:张桂梅,一个按自己心愿活着的女人

《我本是高山》:张桂梅,一个按自己心愿活着的女人

作者: 苍须 | 来源:发表于2023-12-09 19:57 被阅读0次

01

群山之巅,雪山被朝阳染成金色。山谷中,一大片经霜的草地上,有人走过来。穿着浅绿毛衣背心、对女人微笑的男人,走着走着就不见了。只剩下女人,独自向远方张望。

音乐响起镜头推进,推向空茫的草地、金色的雪山。

当此情景,灵魂仿佛抽离出来,仿佛置身一个场中,一个有着许许多多人的场。里面的人们因疫情而结识,而有了深深连接。熟悉的朋友间,相互影响、促进。即使不熟悉,也知道有那样的人,同在这样的场里。一篇文、一首歌,或是一个善举,都会在心里或多或少地留下印迹。

沉浸于音乐、雪山与蓝天的场中,心中满是感动、感激。

这是在看《我本是高山》时,出现的短暂联想。独自张望的女人是张桂梅,男人是她死去的丈夫。

那时她正躺在病床上,昏迷不醒。梦境中的丈夫是温柔与力量的化身,日照金山则意味着希望,这些都在把她往光明的地方带。还有她的学生,她们站在病房外,齐声唱着她最喜欢的歌——《红梅赞》。

02

《我本是高山》,是正在上映的以张桂梅为主题的电影,海清主演。见有群友推荐,我便也去看了。看完后被深深打动,便又看了些关于她的访谈,这才对她有了稍为全面的了解。

张桂梅校长是2020年走进公众视野的,不是以教育,而是以反对学生做全职太太的激烈话语。媒体开始报道她,人们这才知道,她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女性。这一年,她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次年,又获得五一劳动奖章。而在这之前,她已得过很多奖。

她的不平凡,在于做了很多我们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的梦想通常是改变个人命运,而她的梦想,是改变别人的。

张桂梅原籍黑龙江,早年任教于大理某乡镇中学。1996年,她于丈夫去世后调到了偏远的丽江华坪县,在民族中学担任教师。此后,她把全身心都投入到了教学上。

任教期间,她注意到女生常有辍学现象。经过一次次家访,她发现这些大山里的女孩,正被贫穷与重男轻女的思想紧紧束缚。她们无法主宰自己,要么出去打工,给弟弟挣学费;要么早早嫁人,十几岁就成了母亲。

这让张桂梅十分揪心,她想改变这种现状,改变低素质母亲与低素质孩子的恶性循环。她坚信,一个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她的动力不仅出自本心,也出自对这片土地的感激。1997年她做子宫肌瘤手术时,是大伙儿凑的钱。其中一个女子捐出了仅有的五元路费,走了五六个小时才到家。这让她特别感动,她要用行动报答这份爱,报答这里的人们。

她想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只为大山里的女孩。2002年她就开始行动了,先是游说上级领导,无果。后又拿着身份证与获奖证书,利用寒暑假去城市街头募捐。有人嘲笑她天真,有人骂她骗子。五年过去,她只筹到一万多元。

当一个人心愿强烈时,全世界都会帮助他。2007年,她作为党代表在北京参加会议。一个女记者看到她破洞的裤子,询问她,和她聊天。并于次日,通过新华日报把她的梦想告诉了全世界。

因着这种方式,她被看见了。也因着强烈的执念,她才会有这样的机缘。2008年,华坪县公立女子高级中学建成,49岁的张桂梅担任校长,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

电影便是从这时开拍的。

03

女孩们来自大山里的贫困家庭,层次不等,有的连初中都还没读完。刚开学时,纪律很是松散。有抱着鹅来上学的女孩,起初,鹅就待在宿舍里。后来,张校长在池塘边给它搭了个小窝。也有女生逃课,上网逛街吃烤串,张校长就带着老师把她们一个个拉回来。

她开始严格管教她们,所有女生,一律剪成短发,不许穿裙子和高跟鞋。先从外表上去掉她们的虚荣之心,再从学习上严加要求。尽量拉长她们的学习时间,从洗漱与吃饭中,从节假日中。

她也这样要求老师,压缩他们的休息时间。大半老师受不了这样的严苛,选择了辞职。没有老师,学校还怎么办下去。这是开学以来,张校长遇到的最大挑战。好在她坚持住了,以自己坚定的信仰,和剩余的老师团结一致,共同撑起了学生的天空。

在教学中,孩子是最大的变数。因为年轻,她们极易被外界摆布,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女生。

山月和山英是姐妹俩,山月成绩好,读书用功。山英基础差,曾偷偷出去打工以资助姐姐,但被张校长找了回来。后来两姐妹双双辍学,她们中间必须有一个得嫁人。

张校长找到他们家,一边是高山,一边是悬崖的家。她经常走访这样的家庭,花五六个小时才能走到的大山深处。她来时,山月已经嫁给一个中年男人。门楣上,留着她曾经用粉笔写下的几个字:我本是高山。

张校长和同来的老师凑够了八百元钱,交给山英的父亲,带走了正在干农活的山英。

当山英在学校苦读时,山月被丈夫活活打死。当山英即将高考时,父亲、哥哥与一帮族人抬着奶奶来到学校,以此要挟山英回家,给哥哥换亲。

大山里的女孩,她们的命运是如此由不得自己。换亲、嫁人、生子、家暴,这是压在她们头上的难以搬开的大山。但张桂梅,偏偏要搬掉这些大山,以读书,以考学。

山英最终考上了大学。

2011年,第一届参加高考的华坪女高上线率100%。2023年,该校已有近两千名学生考上了大学。

张校长从大山里面,捞出了多少像山英这样的女孩,改变了多少女孩的命运。愚公移山,做的是普通人不愿做的事情。张校长做了,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04

电影拍摄了首届学生从入学到高考,仅仅三年间的故事。虽然时间很短,但张桂梅的重要特质已被表现出来。

张桂梅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取得的成绩,是她和老师们用命换来的。在电影首映式上,海清也曾这样评价张桂梅:她是无我的。

没有子女、没有房子、没有存款。身为校长,没有一张报销单,餐饮的、出差的。她的工资,多半用来资助贫困学生了。她的奖金,也全都捐了出去。

可以清贫,也可以没有自己的空间。和学生们同吃同住,高三的宿舍里,挨着门的下铺,就是她的床。和学生们共同作息,晚睡早起。身患多种疾病,每顿都要吃大把的药,却不知补充营养,补充睡眠。

她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活着。为了山里的女孩考上大学,她陪着她们,像陪读妈妈那样陪着她们。

她的喇叭陪着她。起床喽,姑娘们。每天早上,她都这样喊醒睡梦中的孩子们。跑快点,还可以再快点。她如是催促跑向食堂的孩子们。吃快点,吃饭不要说话。睡觉喽,关灯喽。她拿着她的大喇叭,他们总是形影不离。

过于严苛的管理方式,也让她遭到了不少批评。他们认为那种半军事化的管理,疯狂刷题的模式,一点也不科学合理。我们都知道还可以有更好的方式,但如果,这是他们目前摸索到的最合理方式,那就允许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吧。

张校长唯愿改变大山里女孩的命运,那是一条险路,而一旦打通,便可让很多人受益。

这些女孩们通过高考摆脱了大山的桎梏,走向了广阔的天地。可是,中国还有多少大山,还有多少大山里的女孩,还有多少留守儿童。他们也需要被看见,也需要有一所免费高中,也需要张桂梅这样尽职尽责的教育工作者。

0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场域,如果所处的场能量强大,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促进,那么这个场便是值得存在的。

电影里有一个镜头,很是感人。卢老师在得知前女友将要结婚的消息后,郁郁寡欢。他们曾经是同事,但女友选择了辞职,而他留了下来。那天,他去上晚自习,发现教室里一片漆黑。就在他让学生开灯时,学生们打开手电筒,齐齐照向黑板。黑板上写着,卢老师我们爱你!

背景音乐响起,镜头推向画着爱心的黑板。此刻,我和卢老师一样感动地落泪了。我又想到了那个场,想到了两个字——互助。

晃动的手电筒的光束,温馨的教室,是卢老师和孩子们的场,也是张桂梅和学校的场。这是属于他们的场域,它有着自己的运行方式。这里不只有严格,也有关爱、互助与彼此成全。

张桂梅和老师们以命相搏,孩子们则以成绩、以爱心为报。很多学生工作后,会从自己的收入中捐出部分,回馈母校。也有选择回母校教书,承担起那辛苦的工作。

电影的上映,让张桂梅再度走进公众视野。关于电影,我不想去质疑什么,它打动了我,它便是好的。诚如群友们看完电影,便组织了一场以张桂梅为主题的读书会。他们被张桂梅的精神感召,便也想把这种精神传递出去。

张桂梅一生清贫,却得到了足够多的敬仰。人何须占有太多物质,而以行动搭建的精神殿堂,却需要辉煌起来、高贵起来。

做了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是让人敬重的。燃烧自己照亮他人的境界,是高尚的。有人说她是搬山者,有人说她是燃灯者。她也是她自己,一个按照自己心愿活着的女人。

相关文章

  • 致敬燃灯校长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燃灯校长(张桂梅),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多少女孩因为...

  • 高山仰止——张桂梅

    见过太多或枭或雄的男人站在世界顶层,举着手臂喊着这样的口号。世界的光辉刹那间仿若全部聚拢在他们身上,而女性在这个时...

  • 张桂梅校长驱赶全职太太学生的举动背后是对女性地位和价值的痛惜

    “女人要靠能力”。——张桂梅 (图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侵删) 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张桂梅.校.长...

  • 第176天:谈“家庭主妇”

    看了个新闻:“张桂梅校长反对当全职太太”。她说:女人靠能力……听完后,我认为很有道理,女人就该好好绽放自己的光芒,...

  • 张桂梅校长反对女人当全职太太,你是怎么认为的?

    最近,云南华坪女高的校长张桂梅因为反对女人当“全职太太”的言论上了热搜。 张桂梅因一学生当了全职太太,不愿意接受其...

  • 张桂梅

    一个落户云南山区的东北女知青,身挂“人民代表”的胸牌,穿着补丁裤子走进了人民大会堂这个辉煌殿堂。是她用她那柔...

  • 张桂梅

    今天老公转发给我一篇文章,题目是:“谢谢你,张桂梅!”瞬间被张桂梅这个熟悉的名字吸引了,因为在去年就看过她...

  • 张桂梅

    他乡的生活提纯着您温暖的善良,人生的苦难从未撼动您执着的坚强;没有孩子,却被几百个孩子称呼为“妈妈”;日子清苦,内...

  • 震撼

    昨天一个老师讲课,说到了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女子高中誓词太震撼: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 女性亦当自强

    我很少专门去写某个名人,但有一个人让我觉得不得不写——张桂梅先生。 张桂梅先生是云南华坪女性中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本是高山》:张桂梅,一个按自己心愿活着的女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ku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