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我什么的不会的时候,好像也是过得很开心的。
2016年自己开始在外接平面设计单赚外快,一直到2019年初成立广告公司,这当中的三年里就是典型的土匪式创业。
就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干就完了。加上那几年都还没毕业,基本的社会适应力其实也是很弱的,连基本的为人处世方式也不会。
现在回过头来看,我甚至怀疑有经验是一个伪概念。倒不是说经验没用,而是靠本能的摸爬滚打其实是很难得到真正的经验的。
在那三年中积累起来的对现在还能有用的东西,其实都是在过程中刻意去总结学习的知识,而经历的事,其实只能作为眼界了,至于这些眼界能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转化为有所用的知识,其实还是的看事后能否去刻意总结。
在2017年的时候,遇到一位企业投资人,亲眼看见了对方在四个月内把一家公司从零做到了40余人然后卖掉,个人收益一百多万。
大概的方法就是在学校内找了一组项目不错的学生创业团队,主要创业内容大概是省内短途旅游。他与负责人沟通后免费拿到了百分之二十的股份,条件是提供自己的资源和人脉以及专业能力。
然后找了三个老板共投资了三十万,组建了前期团队,并且拿到了市级和省级的创业项目支持。
我记得当时去参观的时候他们公司十余人,有八人在写各种项目申报策划,说白了就是在想办法套钱。只有两三人在从事业务工作及其他工作。
拿到奖项后,去找了当地各旅游部门和各景点管理单位建立合作,取得了对方的订票快捷渠道和各种合作套餐以及分成方式。又用合作结果找到了广告策划公司以之后的收益分成作为条件,获取了大批量的广告投放。
直到这些都做到了又拿到了省市的项目投资,才开始组建业务团队。
主要面对客户为每周末都有外出娱乐需求的大学生群体。接单端口直接用微信群接单,免去了小程序和APP的推广成本。
人力方面只有少量公司全职人员,导游有学生组织者兼职。
两个月后打通了从政府到学校,从老师到学生,从客户端到商家的所有链条。
在整个过程中,支出成本只有少量全职人员的工资,就连场地都是学校合作提供的。开始有业务后,所有业务收入全作为广告费用投入。
随着参与的人多起来,每周都能输出一千余人到周围各景区,公司在当地开始有些名声。也拿到了几笔小投资。
最后某大厂的当地分部用三百万接手了八十的股份,这位投资人分到了一百多万和少量股份,整体用时三个月。
我听到这个完整过程的时候,他已经拿到了收购尾款完美收官。
当时让我整个下午都是恍恍惚惚的,让一直认为做生意就是买和卖的我,开始怀疑我所有的认知框架,也意识到自己认知的不足。
当时的我们挣几千块钱都是不容易的,从接单到改方案,从制作到尾款都不容易。相比别人的这一系列高端操作显得那么原始落后。后来连着几天都在和伙伴们开玩笑说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
到现在能看明白了当初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也不评价这种方式的创业道德问题。但是从那之后开始对创业,投融资,股份等概念开始有了一些映像。也感觉到了被知识碾压的迷茫。
可惜接触任何事都需要一个接受时间,一直到我开始刻意的去大量学习的时候,已经又过了一年多。
整个2019年,几乎每天花费三四个小时的时间在看书学习上,开车时候也在听课听讲座。从金融到管理,从艺术到人文。一整年之后,终于觉得自己没那么落后了。
当自己多少明白了一些道理,就觉得当初什么都不会的自己是很痛苦的,而且是不自知的痛苦。
我有时候在想,劝一个人看书学习是劝不动的,因为他在不知道“看书能学到知识”这个观点的时候,是没有所得感的,一件没有所得感的事情,自然没有人愿意去做。
而一个人如果有意的看了一些书,开始意识到自己能从书中学到东西。能有所得了,这个习惯其实一下就养成了,差距可能也只是量的问题。多看一本和少看一本自然是不同的。但只是有了一个开始,在未来的生活中,给自己留了进步的可能。
李宽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