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好的语言是什么?

好的语言是什么?

作者: 左左爱读写 | 来源:发表于2023-03-20 20:18 被阅读0次

    今日,读贾平凹谈:好的语言是什么。

    什么是好的语言呢?

    贾平凹说,“能准确表达出人与物的情绪的,就是好的文学语言。"

    怎样准确表达出情绪呢?

    答案就是文字的搭配

    好的语言,就是以准确表达情绪为目的的文字搭配

    如何搭配呢?

    1)把握节奏和韵律

    贾平凹主张,语言文学是口语的转换,所以,好的语言,节奏和韵律极有讲究。

    前后一字一句的轻重、高低、快慢、急缓、强弱,都讲究搭配

    既具有张力,又不沦为喧嚣;既富有柔情,又不陷入拖沓。

    语言的尺度,尽在一张一驰中,不急不徐,娓娓道来。

    此番语言之典范,莫过于中国古诗词,每句诗词的格律、韵味,拿捏得恰到好处。

    也难怪,研读中国古诗词,素来是写作大家的必修课。

    2)运用闲话

    什么是闲话?

    贾平凹说,把事情都交代完了,再多说的那一两句,便是闲话。

    而这两句闲话,恰恰彰显出写作者的独有风格,也呈现出写作者最真实的自己。

    怎样用闲话呢?

    用想象力和细节。

    他说,"有了真实细节,再离奇的故事都有人信,没有细节,再真实发生的故事写出来人都不信。"

    比如,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短篇小说《罗生门》,讲述了罗生门下,一位走投无路的家奴,偶遇以拔死人头发为生的一老妪,邪恶大发,弃苦从恶,剥下老妪的衣服逃离了罗生门。

    不管是家奴,还是老妪,其举动都令人难以置信,然而大量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让人毛骨悚然,仿佛置身于那个臭气熏天的尸骸堆旁,眼睁睁地看着老妪如何从死人头上拔下一根根头发,家奴又如何剥下了她的衣服仓惶逃走。

    即便合上书页,那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清晰可见。

    3)使用最节省的话

    贾平凹还说,"要用最短的话把事情说清。"

    物以稀为贵,文以短为精,这是写作界的共识。

    如何精炼呢?

    首先,得在动词上炼。就像娜塔莉所说的,"动词是句子的动作和能量所在。"

    比如,杨本芬在《秋园》里写:

    "他生活清苦,炒菜时,一只手抓着油瓶,颤颤巍巍地滴上一滴,生怕失手倒多了。加上老眼昏花,脑壳简直栽到了锅里,整个脸都贴了上去,看着就像是用鼻子嗅闻。"

    一连串的动词,"抓"、"滴"、"栽"、"贴",把一位年迈的老者清苦的生活,交待得清清楚楚。

    其次,多用类比。正如史蒂芬.平克所说,“将一个论证缩减至最精炼,做出有序的解释,要用既熟悉又准确的类比来说明它。”

    类比,即,以同类事物或相近性质为基础,进行比较推理,以了解新事物。

    如,刘军强教授曾写到,“好的文字就像窗户上的透明玻璃,读者透过玻璃可以清晰的看到窗外的景致,以至于意识不到玻璃的存在。”

    将好文字类比为透明玻璃,好文字的意义所在,一目了然,远胜于长篇累牍。

    4)还原成语和词语

    最后,贾平凹提出,“作家的工作是把牛肉罐头还原成牛。”

    什么意思呢?

    就是概括的词语具象化,抽象的词语形象化。文字,由此而立体、鲜活,富有生命力。

    也就是娜塔莉所说的,“别告诉我们你很愤怒,向我们展现是什么令你愤怒。”

    比如,冯骥才写春天,他是这样写的:

    “那时,大地依然一派毫无松动的严冬景象,土地邦硬,树枝全抽搐着,害病似的打着冷颤;雀儿们晒太阳时,羽毛乍开好像绒球,紧挤一起,彼此借着体温。

    你呢,面颊和耳朵边儿像要冻裂那样的疼痛......然而,你那冻得通红的鼻尖,迎着冷冽的风,却忽然闻到了春天的气味!”

    整段话,没有“春光乍现”、“春寒料峭”一类的成语,也没有“寒冷”、“萧瑟”一类的形容词,但初春的气息,早已扑面而来。

    5)写在最后

    文中,贾平凹提到,语言文学,是个后天修养问题。

    "什么人说什么话,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语言。

    有人心里狠毒,写出的文字就阴冷。有人正在恋爱期,文字就灿烂。

    有人才气大,有人才气小。大才的文字如大山莽岭,小才的写得老实。

    讲究章法的是小盆景。大河从来不讲章法。"

    愿你我,皆能一直行走在文学修炼的路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好的语言是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lp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