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恰同学少年

恰同学少年

作者: 遥远星球的小文子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21:55 被阅读0次

    最近空闲的时候重温了儿时的一部剧《恰同学少年》,讲的是毛泽东青年时代和同侪好友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日子。意气风发,引人感慨。

    “孩儿立志出乡关,不学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这是毛泽东离家求学留给父亲的一首诗。那时的他不过十七八岁,第一次走出韶山,到达东山新式学堂学习新学问。因为没有基础,只能跟七八岁的娃娃一起上一年级。他说:不懂就学嘛,没什么害臊的。也就是在东山学堂,他遇到了此生挚友萧子升和萧子暲两兄弟。脚踏实地,慢即是快,很快他就从一年级升到四年级。

    后来考上第一师范,认识了诸多良师益友。因嗜书如命,常挑灯夜读,鞋子破烂地没法穿也不舍得换,但买书却是毫不犹豫。心里有家国,胸中有天下,考虑的都是国事天下事他人之事,从未执着于自己得到什么。也正因如此,顺应时代趋势,时势造就了他,后来他也引领了时势。

    而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另一个人:刘俊卿。他家境也比较贫困,父亲靠卖臭豆腐供他读书,妹妹在别人家当丫鬟。他因此产生浓浓的自卑感和虚荣心。为了掩饰家境说自己的父亲是自己雇的挑夫,花去父亲攒了很久的钱就为了买一双新式皮鞋。因嫉妒毛泽东蔡和森的才华而处处针对他们。最后也因自己的自私和虚荣,走上了背叛师门,卖国求荣的道路。

    我以前觉得讲仁义礼智信是空的,太抽象,也太好高骛远。现在明白了,先贤之道在于:正吾之心胸,正吾之观念。因浩然之正气在胸,就会势如破竹。相反,一心执着于小我,自私狭隘,绊倒自己的不是他人,不是环境,而是自己。所以先贤之道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地基。是应对一切好坏顺逆的拳脚、盾和剑。

    毛泽东青年时代也不是一下子就开始思考国事。他学过算账、上过私塾、当过兵甚至还去学过做肥皂。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对社会有点作用。后来通过读书、学习,经历了辛亥革命、看到了身边人的各种各样的疾苦,才发现要改变大家的生活,必须要找到最本质的解决方法。

    所以我至少明白,用先贤之道灌以勇气从而勉励自己、开阔心胸;用心感受和观察生活,找到时代趋势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广交朋友,取长补短;然后为了一个目标而不断努力。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验证理论,在书中不断找到理论投入实践。这样一来:勇气底气有了、方向有了、战友朋友有了,方法论有了,只管放开手脚去干就行了。

    我看到评论有人说刘俊卿是务实的人,毛泽东等一行人的成功是偶然是因为他们本就不凡。我非常不同意这样的评论。

    向来“不平凡”是后来历史的评价。没有人一开始就拿到了“不平凡”的剧本。刘俊卿的悲剧恰恰是因为他不务实,这恰恰也表明一味的利己主义和“务实”两字相差太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修身”二字并不是教人“自私”。杨昌济老师给毛泽东一行人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修身”。修身是找到自己的志向所在,而找到志向必须看到“趋势”,而看到趋势,要经过不断的“试错”、“栽跟头”等探索的时间。

    所以我理解的修身二字是某种决策:自己要成为什么人,干什么事,为什么。

    刘俊卿想成为有权有势的人,因为这样就不会再被人看扁。看似没什么毛病,但是却是本末倒置。这个想法不是回答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种想法实质回答的是想要从这个世界得到什么。

    但得与失其实只是行为的结果。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如果是果上努力,因上随缘,就变成不耕耘却想要稻米,不为他人着想却要别人都拥护自己。这不是务实而是贪婪。

    还是那句《道德经》里的话:夫唯弗恃,是以不去。心有大局,局势就会推动个人到合适的位置。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恰同学少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dmf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