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道德经》研读第二章

《道德经》研读第二章

作者: 方清阳 | 来源:发表于2020-07-14 17:38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研读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这一章,主要是讲自然之因果。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已。
    知,口头攻击为知,探讨也。知道,探讨道理。
    美者,自由也。
    羊大为美。大者,自由自在,鸟放松舒展的样子。
    故美,即羊自由自在的状态。
    斯者,其实也。
    恶者,心生亚之意。亚者,丑陋之意。
    故恶,心生歹意也。
    已者,反巳也。巳是孕育,故已是出生,产生之意。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已。
    天下都说羊自由自在的时候,其实人心里的歹意就已经成形了。
    自由自在的长大了的羊,生命的也就到了头了。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善,从羊从誩(音静)。誩,两个言相竞。
    言,口出不逊,直语也。
    故善,是羊的饥鸣。
    善良,是饥饿获得食物之意。良,美食,引申为和美。
    提供善良的人,是好人,善人也。
    膳食的膳从善,提供食物之意。
    不善,阻止善之意。草木未发为不。
    这一句,是说当人们探讨羊饥鸣的时候,消灭饥鸣的念头就已经形成了。羊的食物短缺,人也一样,羊的生命也就到了头了。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这两句,都是以羊的状态来说事,这是周朝当时的生活环境决定的。
    草水丰沛,羊会死。食物短缺,羊一样会死。

    善恶美丑,都不是我们现在的意义。
    美,导致了恶意,主角并不知道为什么。
    善,导致了不善,主角也一样不知道为什么。
    老子提醒我们,在做事、做人方面,应该注意各种关联,见微知著。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有,从又从月,获取肉食之意。
    无,从大从廿从亡从木,树木丛生,鸟兽出没,还有火烧痕迹,草木荒芜的样子。
    大,鸟的舒展。廿,草木缠杂。亡,火烧痕迹。木,林木丛生。
    無字只有無这一个字形。
    无,是唐时附在《说文》原文后的伪字形。
    《说文》無:“奇字无,通於元者。王育說:天屈西北为无。”
    王育,是晋朝的人。
    故许慎不可能记录他的话,这只能是晋后唐人所谓。
    故无字,不是無字的正确简化字形。
    草木荒芜,无人骚扰,动物多了,猎获必多。
    猎获过多,频繁骚扰,动物离开,导致荒芜。
    这就是有无相生。现在我们所知有无,已经虚化了。

    难易相成。
    难,是鸟饥馑的状态,从鸟从堇。
    注意,从隹是伪字形,不幸的是,我们就采用的伪字形。
    易,是动物的获取食物。勿是四足动物,日是果实。
    动物吃了食物,鸟饥馑。鸟吃了食物,动物饥馑。
    是想相互关联。

    长短相较。
    较,是车上装爻,即木棍。
    车,車,就这一个字形,没有其他。
    原始的车是抬着的,类似于轿子。两头是杠,中间的是由,空斗。穿过的,是丨(音棍)。
    长短的相较,就是由在中间与否的调节。两端一样才好,用力平均。有有轮子的车,是后来才出现的。

    高下相倾。
    建筑物,有基础,有主体。
    高,就是建筑物的样子。上面的从入从囗,下面的从倒口从口。
    入是向上,囗,范围。
    上面部分亦称高,下面部分称下基。
    下实在则高起,下虚恶而高倾。此之谓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
    音,从言而口含之。言是口出不逊,含之且长低吟之意。
    声,从之从吅从厂从殳从耳,厮杀发出的短顿挫呼喊。
    和,咀嚼相吞之意。
    发音,声就变了。
    发声,音就开口了。
    二者如牲畜吃禾苗,或之可以,但不可得兼。

    前后相随。
    前,出发、进也。
    后者,缓慢、拖拉迟钝。
    相随,不是跟随,而是拖累。
    随,爬山因为太胖而步履蹒跚、慵懒的样子。
    因为前,而显露出后的吃力。
    因为后,而前受困。
    前与后,相互拖累为随。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者,是老子为进一步解释因果耳而反复叮咛。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做作,不矫情之意。为,做作之意。
    无为之事,说的是做事朴素直接,不来虚的。
    不言之教,是不苛责的教化。言,出口不逊之意。
    不辞,不杀伐。
    辞,治乱而处罚。辞世,即死去。
    万物生长,不管它怎样生长、瞎闹,都不干涉。
    作,就是我们现在所说胡作的作。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生养,不是为了获取肉食。有,获取肉食。
    欺骗了别人,就不会得到信任。
    为,伪也,矫饰欺骗。恃,赖,信任,期待。
    用心挖好的成,把捉来鸟放进去看起来。
    弗,松懈,解开。弗从乙从八,会意为解开绑住的鸟。引申为散开、松懈。
    费字从弗,散财之意。
    佛,是汉代形成的字,是很有水平的一个字。字形上就是散人之意。会意自由自在的人解脱了的人。
    成,从厂从丁从戈,是看管者着的住所。
    厂都若含,遮蔽处所之意。
    丁,烧过木棍。戈镇守。
    合起来会意为有烧过木棍支持的有镇守的住所。
    功败垂成,是说造“成”失败了,土塌了。这个词是以前挖窑洞得来的。
    居,老年人坐直看守之意。
    不有,不恃,弗居,皆有得。
    不有,得以生生不息。
    不恃,得以信意长存。
    弗居,得以食货不断。
    这些果,都是有因的。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夫,不是语气助词,而是绑着木杠拉车的牲口。
    后来,转义为赶牲口的人。
    车夫就是这样来的。
    女人赶车,称夫人。
    大夫,自由的赶车人。后来转义为医生,车夫接触人多,知识广博。古代有知识就是牛人,什么都会,治个病什么的也是常有的事。
    辇,就是牲口拉车的写照。
    唯,活着的隹。隹,是短尾巴的鸟总称。
    夫唯,就像牲口那样,给抓回来的隹绑上木杆杠。
    夫唯弗居,就是给活着的隹绑上木杠,散开(散开)看管(居)。
    是以不去,就是是不会逃离之意。
    去,从大从凵(音曲)。大,鸟的舒展飞翔。凵,容器。
    去就是鸟套逃离的样子。

    这道理,老子旨在说明因果的关联,见微知著的先机。
    修炼之士,当体会其中关窍,以果而追因,找到修炼法门。
    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六者,在体内为何?在体外为何?在上为何?在下为何?

    略举有无之数例。
    《参同契》有无的理解:
    以无制有,器用者空。
    上闭则称有,下闭则称无。
    无者以奉上,上有神德居。
    此两孔穴法,有无亦相须。

    《悟真》四四 有无的理解:
    恍惚之中寻有象,杳冥之内觅真精。
    有无从此交相入,未见如何想得成。

    清阳道人注曰:
    有者,虎也。
    无者,龙也。
    有是火中水,谓之水银。
    无是水中火,谓之朱砂。
    水银是神水,神水入华池,则大功告成。
    朱砂是真火,真火融成块,则三家相见。

    清阳于2020.7.14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研读第二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wlmfh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