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会发现斯多葛学派的大师们从不追求名利,但他们确实是他们自己年代的绝对精英,包括写出沉思录的马可奥勒留本人是个哲学家,同时是古罗马的皇帝。从宁静和达观中获得了“成功”,但不以“成功”为出发点。
怎么理解?
这是一种基于“宿命”的观点。“宿命论”不难理解,但是放在过去、现在和将来,就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现在影响未来。未来的就让它来。
不悔恨过去,关注现在,让未来自然而然地来。
很难的。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放在自己身上能做到什么地步,就很难说了。
所以在古罗马,很多包括斯多葛学派在内的大家都是自己开办学校的。类似于孔子,教授的内容就是思考和诡辩各种哲学的理论,也有人另辟蹊径专门教别人知行合一。
在现代,我们被海量信息所包围,甚至有人说现代人所接收的信息可能比古代人一辈子所获得的都要多。我们获得了信息,失去了思考能力。现代教育也并不会特别侧重于思考,更没听说哪一所大学会设置“思考系”。哲学等学科也都沦为了功利工具,失去了促进人类思考的作用。
我经常听到朋友们说,“别总盯着钱,你越盯着钱就越难挣到钱”。但从未听他们说过他们为什么这样认为。如果他们是暂时认同了斯多葛学派的“宿命论”,那么一切就比较好解释了。“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注意不要打翻牛奶”、“未来的牛奶会不会打翻要看你现在把它放在了哪里”。
同理,过去没挣上钱没关系,别懊恼;现在开始也不晚;将来挣不挣得上要看现在你做了什么。
今天的理解算是十分肤浅了。各位见笑。我继续看书去了。
点击阅读这本书的下一个章节:如果你被人骂了,该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