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棵老树,将我的根与他的根牢牢缠在一起,深深埋进土里。我想,不管那棵老树是否还健在,终有一天,我会回去。因为我的根就在这里,深深地,埋在这片土地里。 ----题记
老树老院子西南角有棵梧桐树,听爷爷说,它比我的年纪还大,是当时盖这院子时栽种的。
小时候,院子里还是土地,长着四五棵梧桐树。这几棵梧桐,长的甚是茂盛。春季开花时,白紫色的柱形梧桐花,一团一团,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梧桐花的气息。夏天,绿叶层层叠叠,几乎铺满了院子的上空。奶奶常说,都是这些树叶挡住了太阳光,屋里才不会那么热。那时还没空调,夏天的确是个难熬的季节。相比别人家里,我们屋里明显凉快些。我当真是怕热的,那时候,我和堂哥经常光着屁股,在树下的池子里洗凉水澡降温。要知道,那池子里是从井里抽上来的凉水。我们一般提前放满水,让太阳晒上一晌,水也就不那么凉了。某个晚上吹了一场秋风,枯黄的叶子落了一地。早上睡不着觉的爷爷可有事干了,天刚亮,就听到他拿着扫把在院子里忙活着。天冷了,我和堂哥喜欢捡些干枯的树枝烧火堆。小时候的冬天不像现在雨水很少,那时动不动天空就飘起鹅毛大雪。我们围着火堆,头顶着雪花,欢呼雀跃,现在早已忘记了在玩些什么,只清晰记得是很快乐的。
我很胆小。那时候,院子很大,又只有门口一个灯泡费力地眨着,所以院子里还是很黑,我便不敢跑到院子另一头上厕所,但又不好意思每次都让爷奶陪我去。于是,我就在距离灯泡最近的一棵树下撒尿。奶奶说,多亏我给它施肥,这棵树长的要比其他几棵好些。爸妈那时还在厂里上班,黑白倒班制,所以基本上都是爷奶照顾我饮食起居。夏天时因为没空调,我们都睡在地上。但是冬天,爷奶那张小床就显的局促了。奶奶又在床和墙间架了块板子,加宽了床的宽度。这块板子,是砍下的树干刨出来的。不过电热毯还是那么大,奶奶让我躺在中间,她只能躺在冷处,稍微沾下电热毯的热量。每天早上天还未亮,奶奶就起来给我做早饭。厨房的窗户,刚好在一棵梧桐树下。还朦胧瞌睡的天色,挂满雪花的树枝,布满白气的窗户,一个老人在昏黄的灯光下忙活的身影,宛如一幅油画。早餐一般是甜疙瘩汤配炒馍。这炒馍是个美味的东西,其实就是把蒸馍,最好是昨天的蒸馍,切片用油加葱花爆炒。但我早上一向是吃不下东西的,到现在还是。我敷衍的吃几口,就背着书包,踩着爷爷还未来得及清扫的厚厚积雪,咯吱咯吱,走出大门。
后来,生活水平提高,要把土地面铺成水泥地,就砍了几棵树,只留下两棵。这可把爷爷心疼的不得了,我们全家做了他几天的思想工作。也确实因为土地面很招虫子,那时,动不动就要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人鼠大战,甚至还抓到过蛇。地面铺好了,爷爷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他买了把二胡,经常有几个老头子,拿着土乐器,跟他在树下弹奏。水平其实很是一般,甚至可以说是刺耳,但他们几个竟还有些陶醉其中。奶奶不像爷爷,经常做出几近搞笑的事情。她的生活理念是家和万事兴和“不耍钱”,这两句,应该可以完整概括。在他们俩领导下,我们家一直是街坊邻居的榜样。我们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分家,吃饭大都在老院一起吃,只是晚上各回各家睡觉。叔父辈,我这一辈,相处很融洽。我们家虽然不富,但也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水平。我确信,这与兄弟姐妹间的手足之情不无关系。至于“不耍钱”,原指我们家内部逢年过节不要互相走礼。送礼还礼,很麻烦,而且经常闹出不愉快,这在别人家很常见。不耍钱,目前可追溯到的,最早是由老姥姥提出。这个理念,还被我妈推广到姥爷家里。
时代变迁,老院子里只剩下一棵梧桐。而我,大学毕业后留在外地工作。现在,每年回家的时间也就十天左右。但凡回去,我都要站在这棵老树下面,仔细端详一番。年复一年,我发现它的树干愈加斑驳,生机愈显衰落。透过时间的剪影,回忆拂面而过,在树下玩耍的我仿佛昨日,今天就突然长成大人。而这棵老树,站在那里,不管我去到何处,身在何方,他都盼望着,像盼望儿时放学的我一样,盼望我,早点回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