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送周襄王回王畿这件事,秦穆公比晋文公要积极,也可能是晋文公刚刚成为晋国国君所以调动晋国的资源还并不是很顺手。当年秦穆公就带兵来到了晋国边境,打算借道晋国去郑国迎接天子。
这时晋国上下也感到这件事的紧迫性,秦穆公对晋文公是有恩的,但是让秦军借道也不是晋国所愿意的,于是晋文公找秦穆公商量:岳父大人你就不必亲自去护送天子了,由小婿代劳到时候在名册上把您也写上您看怎么样?
从《史记》的记载看两国应该是达成了共识并由晋国代表两国完成了这个任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22491/54c5aa9e725c60c2.png)
周襄王重回王畿心里美极了,对晋文公也是礼遇有加。但是晋文公当时却提出了一个过分的要求,就是享受“隧”的待遇。这个待遇具体指的是什么现在据说已经无法考证,但可以明确的是这是属于周天子独享的礼,周襄王虽然窝囊但面对晋文公的要求还是勇敢的说了不!并且是有理有据的拒绝了晋文公的要求。
既然无法给予晋文公“隧”的待遇,周襄王只好把自己手头原本已经不多的地盘又封了不少给晋文公。但是这些地方的居民对此却不甚满意,我们原本是天子的臣民,生活在天子脚下,你们这些晋国的蛮夷有什么资格来管理我们?其实他们主要还是想从晋国获得些实惠,但是晋文公丝毫没惯病直接出兵镇压,据说场面还比较血腥。再后来晋文公听了大臣的劝告,只是将这些原住民从这片地方赶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