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小时看完《莫扎特传》,一个下午就没有了。影片以倒叙的方式讲述音乐家沃尔夫岗·阿巴迪斯·莫扎特的一生。电影1985年获第5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八项大奖。为这样的电影花费3个小时是值得的。
萨列里在疯人院里说,“到处都是庸才,我宽恕你们的罪”,犹如牧师,最后还传出莫扎特标志性的神经质的笑声,嘲讽似的笑声。影片结束。
天才是怎么死的?天才是被拼命工作赚钱的生活累死的吗?压榨式的创作让人几近疯狂。一边要为剧院创作歌剧,一边还要写安魂曲,为了多挣点钱,庞大的工作量让莫扎特几乎精神失常,他说:“ 我快被工作给杀死了”。通宵创作安魂曲,虚弱到极致、压榨到一无所剩,天才不到36岁就去世了。
生前穷困潦倒的莫扎特到处借钱,却很难清偿债务,所以不得不接受各种作曲的任务,即便身体已经支撑不住,他的音乐还是完美的无可挑剔。《遇见莫扎特》里透露,莫扎特挣钱能力很强,但是他也很挥霍,所以经常穷困得到处借债。身为天才的妻子,她也没有尽到照顾天才的责任。如果莫扎特的父亲在世,大师莫扎特应该不至于这么年轻就去世。
在维也纳,萨列里作为御用作曲家,无比欣赏莫扎特的才华,但是也妒忌莫扎特。影片里说是萨列里害死了莫扎特,这只是一种影视化的表达。
莫扎特是一个天才,一个奇迹。在《费加罗的婚礼》演出的时候,萨列里说,“我听到了真正充满宽恕的音乐在整个剧院里响起,让人们都能理解救赎。上帝透过这个小子,对我歌唱,被全世界歌颂,简直是无法阻挡。每一个音符,都使我的挫折更深刻。”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面,《费加罗的婚礼》中西风颂的唱段响起,所有人都得到了救赎一样。天才从来不会妒忌他人,天才只需要宽恕庸才。
庸才害死了音乐大师,这个社会倒是常见的,但是萨列里也是最懂莫扎特的人。既生瑜,何生亮啊?可惜萨列里不是天才,只有天才之间才会惺惺相惜,如海顿爸爸对莫扎特的欣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