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陆锺琦特别尊重历史人物与掌故,致敬先人。故,他常访古迹,寻先人掌故,重修祠墓,祭奠先人,以砥砺后人。
宣统元年回归苏州府后,陆锺琦更历游西山。登西山,坐峰顶,遥看太湖成顷火上烟波浩渺,洞庭诸山匍匐脚下,谓此地高且胜者也。
再遍寻西山古墓、祠,阅读祠墓碑碣上的谒文,以挽之。
但见被盗或废之墓祠多矣。陆锺琦叹:“朋友散,无讲习;宗族散,无亲睦;丘墓散,无祭埽。无敬先人,浮屠何以消弥刦运,子孙何以知祖之鸿鹄哉?后代何以欢迎善气、承继祖荫?”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27743/6c95196fb4203570.png)
(椤伽寺塔)
宣统二年,计批重修“汀洲会馆”。
宣统二年,在西山踏察至“吉勇烈公祠”时,将军战功卓著而以节死,生在吉林,功在吴越,威名震撼。但见祠已倾圮,甚是惋惜。遂陆锺琦以巡抚护理之名,计定重修此公祠。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27743/510179bc42a9270a.png)
(民国吴县志)
看官要问了:这“吉勇烈”是何人?
吉勇烈——吉尔杭阿(1792——1856),字雨山,姓奇特拉,满洲镶黄旗人。初为工部笔帖式,历官坐粮厅监督,在江苏历任常镇道、按察使、巡抚。
咸丰四年(1854年),在德英法侵略军队助力下,吉尔杭阿率兵攻破上海城,擒杀“小刀会”首领刘丽川,赐号“法施善巴图鲁”。而后,吉尔杭阿《致英法公使照会》:“彼此相待两歧,未免相形见拙。”
次年,吉尔杭阿赴江南大营镇压太平军,帮办向荣军务,专任镇江一路。率军围攻镇江。
次年六月,被太平军围攻于高资(今江苏丹徒),战败自杀,为国殉职。
追赠总督,封一等轻车都尉世职,谥勇烈。
苏州府为吉勇烈修建公祠,以敬仰其英名。
陆锺琦正在重修寒山寺之中,但命他人主掌重修吉勇烈公祠事务。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27743/53328c6dc146fd8d.png)
(吉林三杰之成多禄)
在此期间,陆锺琦结识了来自吉林府,在江南地方游走的成多禄并成为书法好友。此成多禄者,虽年轻于陆锺琦,但出于对诗书的热忱,二人一见如故。
看官又问了:这成多禄又是何人?
成多禄(1864-1928)吉林人,原名恩龄,字竹山,号澹堪,又号澹庵居士。祖居山西,清初由京师迁乌拉,后北迁吉林省其塔木镇,隶汉军正黄旗。
其父成荣泰曾任吉林乌拉总管衙门六品骁骑校,授中宪法大夫,对子女要求甚至严。
成多禄自幼颖慧好学,五岁始识字,八岁能诗,每书必抄,记诵耳熟。年十六应童子试考取附贡生,列为案首。二十二岁遴取为光绪乙酉科拔贡。1886年,在京候考,闻父病故,急于奔丧,未能应试。
光绪十九年(1893年),成多禄考国子监,“八百余人余取第一”,以为科举考试定能得中,谁知“甫入场,即感寒大病,昏昏然不复醒人事,遂狼狈而出……于是归家,不复做科举想矣”。
成多禄系吉林人,对乌拉情感深厚,曾作“乌拉怀古”篇:
将军冢与故候门,玉爵金鱼话旧恩。
一自素波愁帝子,独留芳草怨王孙。
宫禾踯躅遗民泪,塞树飘蕾宿将魂。(踯躅,读音zhí zhú,意即以足击地,顿足)
且喜白衣宣召少,此乡端合老梅村。
虎踞龙蟠拱上京,当年雄长此间争。
狼烽已靖孤城在,乌拉犹存四部名。
断垒十重摇树色,大江三面走秋声。
老来别有兴亡感,不向西风诉不平。
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吉林家中为母守孝的成多禄感国伤情,作《庚子塞上四首》诗,内有“深宵无限关心事,卷入胡天画角哀”句。忽有一日,内兄魁升引一人急急来见。当成多禄得知站在自家门前的就是赫赫有名的程德全时,惊喜不已。程德全拱手相请:此番赴任龙江,仰望贤才相助,专程赶来相邀,希望出山鼎力相助。成多禄随即真诚相应,奔赴龙江,入程德全幕府。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成多禄陪同当时还是黑龙江将军署理黑龙江巡抚的程德全南下青浦访医治病。成多禄即对江南产生无限感情,滞留江南游历。后,宣统二年(1910年)程德全调任江苏巡抚,成多禄于宣统元年至宣统三年,在江苏几年间,遍游江南,以文会友,留下不少诗词墨迹,使关东文化流入江南。现在苏州市沧浪亭公园与网师园廊壁上的六首五言律诗石刻,正是多禄宣统元年(1909年)留下的墨迹。
按:作者即吉林人,悉知在吉林的著名书法家成多禄。成多禄精诗文、功书法、诗词、文稿,墨迹遍及东北三省,驰名全国。民国时期北京旗人书法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至今亦被喻为“吉林三杰”之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27743/075a25ad9116283a.png)
因巡抚程德全因病访医治疗,多有不能履职期,遂由陆锺琦任职苏州巡抚护理。期间,成多禄正在苏州游历,结识陈伯韬、吴昌硕等等诸多名士,但程德全还是专门托付陆锺琦合适照应。陆锺琦与成多禄相结交并后来相交甚厚。他们常一起交流诗词、书法墨宝。苏州文人界相评,陆、成二人墨宝不相伯仲。
在重修吉勇烈公祠期间,陆锺琦物邀请成多禄随同前往西山踏察。
每每,陆锺琦都会慨叹先人功绩,而愧叹后人无德继。
成多禄为陆锺琦的举动而感慨:
西山青到谷为陵,谁向荒亭问废兴。
半老年光秋似嫁,独来风味恨于僧。
乡心满地滋鲈脍,兵气缠霄引雁绳。
欲折黄花还自笑,白头傲骨两崚嶒。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27743/08821a4c3c06d791.png)
平时闲来,陆锺琦与成多禄时常品茗以聊叙。一次,当陆锺琦心情大悦时,随口哼唱起京剧“武家坡”,字正腔圆。成多禄听得起劲,也接上了一首京剧“杜十娘”,有模有样儿。
这一唱一和,京腔十足。二人不觉相视而笑。
陆锺琦曰:“由成兄的唱段即可见,吉林城堪称京剧第二故乡和京剧发祥地,一点不假呀。”
成多禄回曰:“陆大人见笑了。略懂而已。”
二人有聊不够的话题。
宣统三年,陆锺琦主张的重修“吉勇烈公祠”落成。陆锺琦撰文题记,并捐花瓶与烛台于祠门前。
在重修“吉勇烈公祠”间,陆锺琦见吉尔杭柯正是吉林人,遂特邀请吉林人成多禄为自己所撰的“重修吉勇烈公祠记(按:《吴郡西山访古记》有记,未能找出此记,故在此略)”给予书文(按:民国吴县志有载:重修吉勇烈公祠记 陆锺琦撰 吉林多禄书 宣统三年)。
陆锺琦与成多禄二人合作,终成就“重修吉勇烈公祠记”碑刻立于祠宸内。完美达成重修业。
欲知陆锺琦撰书好友墓志故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