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固定资产摊销”这个词。这个概念也会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公司报表和财务状况的理解和判断。那什么是固定资产摊销?为什么会有这么一种处理方式?哪些资产需要摊销?且听账无忌君为你细细道来!
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固定资产的折旧,其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对一项资产在其受益期限内进行摊销。其区别主要体现在:
1:无形资产因为在受益期结束后一般无价值,所以按照全额摊销,无残值(如软件使用权等);而固定资产一般有处置价值,所以折旧的时候会留个尾巴,即残值。但是随着税法的放开,现在企业可以自行决定固定资产的残值,也可以不留残值进行折旧。
2、无形资产从入账当月起摊销,处置当月不用摊销;而固定资产购置当月不提折旧,处置当月要提折旧。
我们不难想到,如果资产本身为公司提供价值的时间在一年以内,就不存在摊销这一说。所以平时我们所说的需要摊销的资产一般都是使用年限在1年以上的。比如说固定资产(财务上更习惯于称其为固定资产折旧,而非固定资产摊销,但本质差不多),还有获得的专利权,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
那固定资产的具体算法怎么计算呢?
为体现一贯性原则,在一年内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不能修改。在各折旧方法中,当已提月份大于预计使用月份时,将不再进行折旧。
平均年限折旧法
月折旧额=(原值-累计折旧 – 预计净残值 – 本固定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预计使用月份 - 已使用月份)
月折旧率 =月折旧额 / 原值
已使用月份的计算:每计提一次折旧,已使用月份便加1,未使用月份=预计使用月份-已使用月份
累计折旧 : 每次折旧时,都将当次的折旧金额 加在原累计折旧中
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每年的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月折旧率
不过资产折旧摊销确实是个麻烦事,现在有一种方式可以自动实现资产摊销!
使用账无忌智能财税软件的资产管理模块-点击资产管理-新增资产卡片,新增完毕之后固定资产到期自动摊销!再也不用人工操作,彻底解放会计人员,以减轻年度统计和申报表填写工作量,如图:

此外,“账无忌”智能财税软件还有八大核心亮点:

分享完毕,信息量有点大,但很值得占用你的时间好好看完!欢迎拨打”账无忌”智能财税软件24小时免费热线咨询:400-6060-386,别的不多说了,寨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