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事时,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事未至勿将迎,事已过勿留滞,坦坦荡荡鉴空衡平即第一念也。】
底下呢,就说到这个境界上了,做事,所以佛法丶世法是要打成一片的。你说我这个念佛,我坐下来念多少,闭关什么的。出了关,自己完全就是贪嗔痴,一样一分也不减,那这个以身谤法,这个叫以身谤法。我从前就对于这个佛教我不信了,我就看见一些大居士,我说,「你们这个起心动念,还是这么曲里拐弯的。」那时我念初中了,我说,「你们信这个佛,这个佛教没起作用。」所以后来等到念到大学二年级的时候,一看《金刚经》我才明白,噢,我看不是这么回事儿。我说这些人辜负了佛法,哈哈哈…。
这个在事上,我们怎么是第一念呢?就是「廓然而大公,物来而顺应。」这是儒教的话。「廓然而大公」,开廓。我们的心太小了,要开,大公无私。我们这问题,其实这都是,这个你要这么做事,你就是极殊胜的修持嘛。所以这个道教什么,也都是这么讲:「静处养,动处练」,「长养圣胎」。你也是在那个静处那儿养啊,你光是会养,你动处不能练你怎么行啊?你就是温室的花木,一到风雪之中你就完啦,那你养什么啊?花养的固然再好,你不能拿到外头来的,不能成为松柏,不能成材。所以要「静处养」,要「动中练」啊。所以这个不能离开世法,不是能打成两截儿。「大公」!所以儒家就是说:「无私者明,无我者公」。「公」,他没有我,就公啊;没有私心,他就明啊。所以总是我们这个有一个摊儿啊,那是一个摊儿啊。有的人只是扩大了的「个人主义」,这是我的家庭,或者是我的学校,这是我的什么单位,或者是我们的同学会啦,什么什么,扩大了的个人主义。「大公」!所以佛就为普度一切众生,「大公」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