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知道一个好男人的球迷长啥样。
2010年,我还在医学院实习,也是一个炎热的夏天,已经很晚了,快十点了吧。热度依然没有散去的意思,因为实在难熬,我决定下宿舍买瓶汽水,降降温,解解渴。
“嗨,小哥,请问这附近哪可以看球?”
我刚拧开瓶盖喝了一口,就有人搭话,是一名中年男人,按照今天网络上流行的观点,已经开始油腻:年纪四十,挺圆的肚腩,汗里冒着油,在午夜的灯光下愈显得发亮————但是他留着披头士年代的中长发。
“看球啊,”我突然想起来最近世界杯已经开赛了,“附近好像没有。”
天气实在太热,他啜了一口手中的汽水,“这附件不是学校吗?学校不是有食堂吗,食堂不是应该有电视吗?”
一连串的提问,让我突然想起了高中时代宿舍一堆人聚在食堂看世界杯的场景,“唔,这边确实是学校,不过这边的食堂好像没有。你再到别处的商场去看看,说不定有电视可以看。”
这是个很简单又很温暖的故事:一个忠实的球迷,已经步入中年,事业有成,家里有电视,为了不打扰家人和孩子的休息,影响他们的工作、学习,半夜离开家找电视看球。
望着他亦步亦趋、坚定远去的背影,我得到了一个信号:
他不再年轻,他想再找回年轻的感觉。
插一段画面————来自《权力的游戏》第7季第7集:
大战在即, 望着城外严阵以待的一堆堆无垢者,
波隆对詹姆·兰尼斯特道:“没有JB的男人。”
顿了顿,“要是我没有JB,我绝不参军打战,没有JB有什么值得我好打的?”
詹姆·兰尼斯特:“金钱?”
波隆:“我一辈子跟当兵的鬼混,你以为他们的金钱都花在了哪里?”
詹姆:“家庭?”(我猜波隆应该是想说“女人”)
波隆:“JB都没有还成什么家?”
詹姆:“看来到最后,JB还是最重要。”
当年我一直严格自律,努力当一个好男人,最后被彻底抛弃,那时我是不明白的。
后来我从心理学家的研究知道了,年轻人们搞摩托车、跳舞蹦迪、篮球、足球等等展示力量的运动,本质就是展示性魅力的活动,只不过表达得比较婉约。
后来我也知道了国外的黑人留学生不需要多高要求,随便写个申请,不用体检就可以来华留学,随意泡中国家庭辛苦培养起来的女孩子,给很多人传染了艾滋。
我也知道了中国的女留学生在澳洲被性侵是常态,而且澳洲的警察对这种性侵不怎么作为。
我也知道了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名71岁的医生性侵女生30年,以中国学生为主。

而即便如此,我也看到某些大咖还在自己的自媒体节目里唾沫星子横飞地讲道:中国的女孩子在世界各国很受欢迎,很有市场,鼓励大家多多选择————一副挺自豪的鸟样。
我一直都知道这个世界有多残酷。
校园时代被当作公众情敌,但一直努力做好男人的我,被抛弃以后,网上却有一堆认识我的人肆意地讥讽“情商低”、“负能量”。敢情哪,上面的那些案例,在这些人眼里,才是“有本事”,才是“成功”,才是“正能量”。
我是个有JB的男人。
如今世界杯又开赛了,回望自己为JB奋斗多年的历史,发现从高中时代国家队被虐了以后,已经很多年没看过世界杯了。
图片均来源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