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开始认识他时,他发表了很多文学作品,可谓写作高手。后来,他凭借自己发表的诸多作品进入了一家政府机关工作。他工作认真,肯钻研,不出两年,出手的公文稿(人称“材料”)已是单位一流,人人称赞。特别有意思的是,很多领导找他写发言材料,有时候一场八人的领导班子会议,就有六个人找他写稿。他加班加点写出来,然后会上,大家念的都是同一个人写的。
一晃眼十几年过去了,他出手、出口都是材料用语。虽然心底也常常会浮现起当初的那个文学梦,但终究没有时间也没有心境重握那支笔。这一天,他难得地休了一天假。那个潜在心底的文学梦又涌了出来。他打开电脑总想写点什么,总觉得心底感情涌动如奔腾的河流。然而,耗了一整天,也才憋出几百个字来。末了,自己读起来,都是公文材料的意味,少了文学作品的灵气,忍不住又删掉,一切为零。
作为既要写公文材料又爱好文学创作的同类来说,我亦深深地觉得这两者根本不是同一个话语体系,能够让它们和谐地安于自己的内心何其难?!不知道当下有没有两者都兼顾且都做得很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