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表演者讲究“亮相”,行内人说:“你往那儿一站,就知道你吃几碗干饭。”
戏曲演员的“亮相”作用有两个,一是向观众展示美丽的造型,二是便于拍摄剧照。
一篇文章的开头犹如戏曲演员“亮相”,要好看,能吸引人的注意力,并有兴趣接着往下读。有许多好的开头都成了经典名句,传唱不息。
比如《安娜.卡列尼娜》的开首名句;“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各各不同。”但凡想到亲密关系、家庭关系等幸福话题时,很容易就联想到这一句。
再比如《双城记》:“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哪个时代都适用啊!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不一定写得出传唱千古的经典名句,但是谁不希望自己写的文章能被更多人看见呢?
因此,写好文章的开头很重要。今天分享在弘丹老师那里学到的六个开头方法,你若觉得有用,尽管拿去一试。
方法一,用热点引入法开头。
方法二,用故事引入法开头。
方法三,用对话/提问引入法开头。
方法四,用场景法开头。
方法五,开门见山式。
方法六,用图片引入法。
这六种方法里,我个人对用故事、对话/提问和场景法法比较感兴趣,因此,寻找一些例文拆解学习。
01对话/提问法案例拆解
一眼看到《10年前,被父亲逼迫零下13度裸跑的4岁小男孩,现在怎么样了?》一文,有3778的评论。这篇文章如下开头:
“4岁男孩雪地裸跑”,当看到这八个字的时候,你是不是觉得吓了一跳?甚至觉得这个事只可能发生在战斗民族或其他国家?怎么也不可能发生在以“宠爱孩子”著称的中国人身上!”
的确如作者所说的,会吓一跳,尤其是身为父母者,而且作者紧接着又三连问,都是读者想问的:
“难道他的父母不管他吗?”
“这样的父母是不是很不称职?”
“简直就是不配做父母啊!”
三个问题再一次击中读者的心。有了疑问,当然更想获得答案,于是,“往下读去找答案或解决方案”就是大多数人的选择了。
02场景法案例拆解
《中国最伟大的和尚”:汶川地震,破戒收留孕妇,在寺内煮肉杀鸡》一文也有3985的评论,光看标题就是“有故事”,更多的是好奇。
作者是这样引入的:
“2008年5月12日,这天是所有中国人都难以忘却的一天。
那天我国发生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涉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汶川大地震。
在这场可怕的灾难中,除了生离死别,也上演着无数感人肺腑的故事。
其中那个主动破戒,让108个罗汉孩童安全降生的寺庙主持,更是令人记忆颇深。”
可以说,2008年的地震已是深刻的记忆,这样的场景,会让人脑补许许多多的画面。大多是悲惨的画面、心酸的场面,还有让人肃然起敬的则是那些感人的故事、勇敢者的故事、努力活着的故事……
“主动破戒”“108个罗汉孩童的获救”,这些深含“故事”的情境,如此自然地吸引人去深入探寻故事及其背后的真善美!
03故事法案例拆解
随手又寻来一篇3.6万评论的文章:《2014年重庆85岁母亲被关门外,哀鸣一夜后冻死,四个不孝子全判刑》,点开就是生活中的真实故事。
开头简洁却直中人心:
“2014年新年第二天,85岁的老人解昌荣活活冻死在儿子家门口。
这是发生在重庆万州区的真实故事。”
我们总说“养儿防老”,是什么样的人会这么做?是什么原因让老人落得如此境地?…一连串的疑问夹杂着愤怒,让人不由得继续往下阅读了解真相。因此也就有了这数万的评论吧!
写在最后
世上有这么多的文章,尤其在新媒体时代,上至文豪大家,下至平民百姓,都可以自由书写。文章有千万篇,开头也不会千篇一律,各有各的好,我文中所提到的也是比较常见、常用的方法。我们可以学习他人的好方法,也可以用自己独有的方式。
大文豪雨果说:“已经创造出来的东西比起有待创造的东西来说,是微不足道的。”
言下之意,未来留给你的是更广阔、更无限的创造空间,尽情去创作吧,去发挥想象力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