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生在十几天前城城去小河家做客的一件小事:
城城和小河都想穿鞋子,城城看见小河要穿他前一天借穿过的鞋子后大喊“我要穿这双鞋子”,不到两岁的小河摇头表示不同意,并不受力量明显比他强大的外在因素(城城的大喊)影响的按自己平时节奏将鞋子穿在了自己的脚上后,自己走到鞋架前将一双小一些的鞋子给城城,城城再次带着哭声大喊的叫到“我不要穿这双鞋子,这双鞋子太小了,我要穿那双鞋子”(伴随手指),小河不紧不慢的转身,再次走向鞋架拿了一双他心爱的黄色雨鞋向城城走来,我看到说到:“小河拿一双雨鞋给城城哥哥,这鞋够大,城城能穿上”,城城见状大喊到:“我不要穿雨鞋,我要穿那双鞋”(手指小河脚上的鞋子),小河见状,表情愉快的将雨鞋放在地上,自己换上了雨鞋,我说到:“小河穿雨鞋,橙色凉鞋借城城哥哥穿,是吗?”,小河笑着穿着雨鞋走着,城城如愿穿上了橙色凉鞋。
当天对于小河这一系列的操作,我非常感叹,惊讶于这娃小小年纪专注在一件事情的能力之强和如此有度的调整能力,有种被深深的上了一课的感觉,以至于隔了十几天我还想写篇文记录一下,但打文字的这一刻,临时舍弃写专注力和调整能力,转而想写写如何培养孩子这种“不被外界干扰,在不委屈自己的前提下,发自内心的适当照顾他人情绪”的能力。
二、
我想到了以下几点:
1.重视孩子的情绪表达,使孩子从小能觉察自己的真实情绪。
孩子摔跤了,父母蹲下来陈述事实“绊倒石头摔跤了”,观察孩子的动作和表情。如果孩子伤心的摸着腿,可以接着说:“摔痛了,好伤心”(可据孩子的理解能力组织需要的长度);如果孩子笑着站起身,可以说:“搞笑,绊石头摔了跤,……”(可引用孩子喜欢的儿歌旋律编唱);如果孩子气鼓鼓,可以说:“生气,坏石头害我摔跤了”等,第一步重点在共情,表达出孩子的真实情绪,如果孩子大一些,先等待孩子自己表达出情绪或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会合适些。
2.与主要照顾者之间有舒服的相处模式
父母平时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每天或每周有几次高质量陪伴孩子的时间的同时,不一味的以孩子为中心,让自己舒服也是非常重要的。
昨天中午午睡时间,躺床上感冒的城城说:“妈妈,我想喝水”,想睡也有点渴不想起床的我说:“城城想喝水,妈妈也想喝水,但妈妈不想起床,怎么办?”,城城立马从床上爬起来说“哦,我去拿水啊”,一会儿城城提了桶矿泉水进来,转身又去厨房拿了个碗进来,我从床上坐起倒水先喝了,然后再给他倒了碗,整个过程心很暖。
我认为尊重自己的状态,是我给城城做的最好示范,嘻嘻,尊重自己带着享受和爱与儿子相处是我和城城舒服的相处模式。
3.社交冲突时,孩子遇强,父母做后盾,孩子旗鼓相当,父母让子弹飞会。
前几天带城城去铜官窑玩,晚上城城认识了位小姐姐和一个小哥哥,小姐姐借给城城一个奥特曼,小哥哥是小姐姐的弟弟,他看见了城城手中的奥特曼要拿走,城城不同意,哥哥要抢,城城跑到我身边,我带城城找到小姐姐再次确定了是她的奥特曼后,和城城一起很坚定的对小哥哥说“这是姐姐借给城城玩的,城城还没玩好,不能给你”,小哥哥最后放弃的走了,城城继续开心的玩着借来的新鲜玩具,这里我给城城做了有力的后盾。
小河是个幸福的崽,他身边的人总能相对较好的给予他支持,所以他能按自己的节奏与熟悉和陌生的人相处着。小河遇到明显声音和力量比他大的城城的喊叫,他相信着城城不会伤害他,也相信着我会保护他,这份来自父母与周边友好赋予他的相信之力量,让他与城城在此次交锋中处于旗鼓相当的对手。
4.提供大量社交机会,让孩子在不同环境下有大量练习的机会,从而内化。
一份相信的力量是非常宝贵的,这份力量可以让孩子勇于做自己,有了这份力量孩子会乐于去验证,这种验证的机会就在于父母提供的环境,如果验证效果好,这份力量会扎根于心底,我坚信着。
好的社交,必不可少的需要相互的利他因素来维持,当孩子心中有力量,他的社交是有度的社交,这份有度会让他好好的去感受他自己和社交对象,从而在一个小或大的社交环境中做到“不委屈自己,适当的照顾他人情绪,从而获得舒服的社交”的能力。
三、
最后我想感谢两个小天使,让久久没在简说里打下文字的我写下了这篇不算完善但对我来说很有意义的文。
第一个,想感谢的是小河,因为与小河一起的愉快时光,和他大方借城城鞋子的事件让我有用文字梳理的冲动。
第二个,想感谢城城的棒棒哥哥,因为总是给城城带来欢乐的棒棒哥哥,在请城城去游泳池游泳时,在城城哭闹要棒哥哥手中的游泳圈时,因为自己想要而不迁就城城,让近段时间用哭闹在大孩子中几乎是无往而不利的获得自己想要结果的城城,有了一次被拒绝而自己调节情绪的机会(情绪调整之快出乎意料)让我看到了“不委屈自己的照顾别人”是如此利己又利他,从而促使我文章主题的转变。
和孩子一起成长,用心感受与孩子们的点滴,乐于让孩子做我们的老师,貌似很好(✪✪)感恩!
网友评论